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先指的是黄河改道,沿岸村庄随着河道的改变而迁徙。虽然无奈,基于趋吉避凶的原因却造就了周期性的兴衰更替。大作家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里头,引用这句俗语作了一段描述。乡里来的成老爹对虞華軒的西席余大先生说:“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我是親眼看見的。......”一句话就把虞、余两家的过往与现状说了个透彻。 本世纪中国房地产业在“城镇化”、“解决刚需”等口号下,一路高歌猛进,蓬勃发展,兴兴旺旺超过了三十年。期间虽然有些“烂尾楼”,有些由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反响,总体上还是可以归结为一句套话“成绩是主要的”。不过最近两三年,地产界似乎有点强弩之末、难以为继的态势。2019 年 10 月 30 日, 第一财经日报文章《地产行业洗牌:百强地产商也爆雷 中小房企日子越来越难过》这样写道: 截至目前,今年有超过 400 家地产商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清算。不仅有大量小微房地产公司,更有曾经一度拥有一定规模的 ST银亿(000981.SZ,下称“银亿”)、三盛宏业等公司。土地储备过于集中、财务杠杆较高、多元化等问题,成为很多中小地产商最终面临破产的原因。 2019 年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清算的 400 家地产商,只占中国数万家地产企业一个很小的比例。即使加上今年上半年申请破产的 203 家中小房企,也不足以评断整个行业的现状,要注意的是最近一些大型地产商的负面新闻。今年 7 月 8 日,昔日“渝派地产三强”的重庆市协信远创实业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7 月 30 日止,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公司(华夏控股)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已达 815.66 亿元。这还仅仅是未能如期偿还的债务,而不是全部债务。因此,华夏幸福被相关金融机构执行强制处置程序,前景不容乐观。到了 9 月份,地产界最大的一颗雷也隐隐然将要爆发,那就是“恒大地产”。 财经界消息显示,与恒大相关的一系列危机处理程序正在悄然展开,后续情况如何演变,且让子弹飞一会。今天谈一谈另一个行业巨头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 被全球性金融监管体系 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在 2016 年 11 月 21 日框选入围世界九家“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今年 3 月份开始,股价拾级而下,在国内上市的 A 股(601318)自 3 月 11 日的 86.36 跌到 8 月 31 日的新低 49.90,近日稍有回升。在香港上市的 (02318)则由 3 月 11 日收 99.10 跌到 8 月 31 日的低位 60.40.加上路透社 8 月 30 日发自上海的一篇独家报道,引述了两位知情人士的话,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正在调查中国平安保险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并已经下令平安保险停止销售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另类投资产品。以上消息引起人们思虑平安保险牵涉地产行业的投资究竟有多少,隐藏的祸患患究竟有多大?基于上述传闻,中国平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房地产风险敞口远低于监管层规定的上限。平安并未回应有关监管调查的质询。银保监会也没有回复媒体的置评请求。 中国平安的声明可视之为“官样文章”,但是财经界所报道的讯息是,中国平安保险投放到华夏幸福的长期股权投资面临“计提投资减值”的境况。“计提投资减值”是技术性行话,说白了就是“亏了”,亏了多少? 359 亿。这个亏损数字直接导致其上半年的净利润下滑。至于投放到中国金茂(持股14.1%)、碧桂园(持股8%)等地产行业的股价表现也不理想。加上今年上半年寿险新单销售疲软、寿险改革效果的叠加因素,导致投资者减低对中国平安保险的期望值,因此股价跌跌不休也就可以理解了。
回到文章的标题:平安保险平安吗? 可以这样说,对于平安保险兑付保单的能力完全不必担心。原因不在它属于世界性的“Too Big To Fail”。因为全世界任何政府都会视保险业为最重要防线,保险公司倒闭,保单将会被分离出去,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这在保险学上叫“保单无风险”。全世界都是这样。譬如香港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的赔偿支付能力超过 300%,留有充足的余地。至于中国的保险公司,更是由国家保底。譬如“安邦保险”虽然解散了,但是它的旗下业务,经过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及安排,由大家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接管。 因此,在平安保险投了保的朋友无须担心它的承付能力,至于平安保险的股票,市盈率 6.9 实在可说是被低估,是否值得投资则是见仁见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