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语“卖啥吆喝啥”真是历久不衰,不过要做到令人难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最早穿街过巷小贩的“叫卖”到如今网红在屏幕前“带货”,套路都是一样一样,关键都在于如何能够勾起买家的购买欲。以往物资匮乏,多的是针头线脑的小买卖,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各有自创的“叫卖经”。经历过“八亿人民八个戏”年代的朋友,大概没有人不知道“磨剪子咧锵菜刀”这一声吆喝。对于我来说,这一句广州“收破烂”的吆喝同样记忆深刻:鹅毛鸭毛换火柴,有烂嘢拎嚟卖!
五六十年代被郭颂老师唱彻大江南北的《新货郎》,着眼点在于“新”,而 1983 年北京人艺一帮老艺术家们演出的《叫卖组曲》所展现的则是历史记忆。可惜的是,类似《叫卖组曲》的音像档案有如凤毛麟角,不可多得,记录不同时代生活风貌一个方面的“货声”,虽然部分被以文字方式记录了下来,恐怕散佚不存的更是无法统计。
著名戏剧艺术家翁偶虹先生是一位老北京,他的《北京话旧》一书中专辟一章介绍北京的“货声”。这一章里又细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分别是:流动性的十二月货声,详细列出每个月时令叫卖共计 253 条;长年性的串巷货声 84 条;街头货声 16 条;市场、庙会的货声 15 条,总数 368 条。翁先生这样描述旧日京城的货声:听惯了每天清晨即兴直到子夜仍不止息的串巷货声,交错喧阗,不觉其厌,反觉其美。美感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听到货声,随心境而各异其趣;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创唱货声的人,以朴素的艺术构思,艺术手段,组织成有旋律、有节奏、内蕴感情、外昭节令的生活之籁。
相对于翁先生所记录的 368 条货声,《叫卖组曲》所录制的只占极小的比例。不过看了老艺术家们的表演,再读翁先生关于货声的词条,就多了一点感性认识。翁先生对于货声的描述细腻准确,不仅是介绍了“吆喝”,还对售卖的货物作出详尽的解释,试举一例如下:
吃的香、嚼的脆来 - 茶果! 真好吃!
这是卖茶菜的货声。茶菜昔名茶果,实质是炸白薯片,浸拌蜂蜜,洒沾青丝红丝,东南城货声为“吃的香、嚼的脆来 - 茶果!”; 西、北城则直喝“真好吃!”
有一段时间,人们爱说“高手在民间”,货声可说是集民间高手之大成。拿卖藕来说吧,三月间上市的藕,吆喝的是“藕来 - 白花藕唻!”解说是:春季食藕,可通气解热。北京例以“红花莲蓬白花藕”为标准,故货声标卖“白花”,以示货真。六月时分,由于兼卖老莲蓬,货声却有了变化,被吆喝为“白花藕来!河鲜儿来,卖老莲蓬来呀!”翁先生的解说是:白花藕、老莲蓬均属河鲜,自具清凉之味,暑昼闻之,已感诱惑;而售者兼卖鲜核桃瓤,鲜榛子瓤、鲜菱角瓤,统称“河鲜儿”,尤增美的魅力。
教人想不到的是,明明卖的是鸭梨,却又把藕给搬了出来。七月鸭梨上市,为了标榜鸭梨的鲜嫩,吆喝竟然是“藕芽儿嫩的 - 鸭梨呀哎!”翁先生注解如下:中元节后,再逾月即至中秋节,中秋节北京俗称“八月节”,果子均熟,荐新先尝。所以在中元节后叫卖果子的货声,又添新韵,卖鸭梨的以“藕芽嫩”突出其鲜。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忽然想起流传于香港的一段传说。据说早年间住在港岛太平山顶的以洋人为多,却也有一些“高等华人”。即便是洋人家庭,也有不少雇用华人家佣或华人厨师,烹制粤菜。因此有小贩不辞辛苦,到山顶叫卖时鲜货物,一般可以卖得较高的价钱。广府人的一种家常食材是粉葛,粉葛煲汤、粉葛焖五花肉都是美食。粉葛上市,小贩自然也会到山顶叫卖,没想到却遭到洋人的投诉。据说卖粉葛的货声大致是“卖葛,卖葛!有好靓粉葛卖!”听到洋人耳里却是“My God !My God !XXXXXX!”,令他们产生极大的困扰,殖民地政府于是下令不许这样叫卖。好的是,群众的创造力无穷无尽,卖粉葛的小贩很快就想到了对策,他们把吆喝改成了“卖实心藕!卖实心藕!卖好靓嘅实心藕!”
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把有创意的货声记录下来,发到网上,其中不乏饶有趣味的叫卖调,不过,精品却不多。以下两个,感觉不错。
“你考上了清华,他考上了北大,我烤上了地瓜。烤地瓜,烤地瓜,又香又甜的烤地瓜!”
还有这个“大萝卜,红又胖,吃完萝卜火力旺。猪肉香,牛肉香,不如吃点咱家大萝卜更健康。”
《叫卖组曲》 - 花甲合唱队
VIDEO
《老北京叫卖》 - 维州“知青协会”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