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此文根據去年年底的拙文《海歸或洋飄——如何決策?》,做了較大的改動,更多地從決策心理的角度專談是否海歸,以應投萬維讀者網“海歸,海不歸”之徵文活動。】
自八十年代中開始中國政府開放個人海外留學至大約九十年代中,中國人出國多而海歸少。不可否認,由於中國與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顯著差距,多數中國人到海外後獲得了更多的機會,更多的自由和更好的物質生活。那時候出國留學的人員有相當大的優越感,因為他們的出國為同輩們所羨慕。作者當年來美國時,即是屬於這種情況。所以“有機會有本事就出去,出去後能留下就留下”是當時嚮往出國和已在國外的中國人的主流價值。大家對於海歸或出國的決策幾乎不用思考,只要隨潮流即可。有極少數所謂“放棄國外高薪、轎車和洋房”而回國的海歸們,立即成了中國政府的愛國政治標兵。但事實如何,恐怕只有天知地知人知我知了。
二三十年過去了,正如俗語所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西方之間在物質生活方面的差距已大為縮小。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不但為國內有才華的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也吸引了諸多的海歸。中國人無論在國內國外,都有了更多的選擇,價值觀也趨向多元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但很多中國人在面對多種選擇時顯示出決策能力的欠缺,這是長期以來的傳統和政治與社會環境所導致的。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給個人的選擇自由度極小,包括職業和居住地的選擇。而在改革開放後,雖然個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但這種選擇基本上決定於單一的社會價值導向。許多年以來,中國人的“上進”追求,從“入黨提干”,到“高考讀研”,到“出國留學”,到“下海經商”等等,基本上是一種單一的社會浪潮。趕上浪尖的人往往並非有先見之明,而是處於偶然或迫不得已的因素。 個人的決策在一般情況下是避害趨利。當選擇自由度太小時,避害尚不足,何論趨利?但選擇自由度太大並非一定是好事,其副作用是決策的壓力。當年作者在巴南躬耕時,當地農民有一句俗語,叫“谷黃雞眼瞎”,描述的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雞能毫不猶豫地啄取地上散落的穀粒,但當你把雞扔到谷堆上,它就不知所措了。西方好象有類似的俗語,叫“兩捆乾草餓死了一頭駱駝”。現在不少海外華人是否海歸的決策心態,多少有點與此類似。早期出國的人,多年以後回國發現國內不少同輩的生活品質和事業成就超過自己時,會反思當年自己選擇出國是否正確。而一些海龜在國內掙扎多年無所成就後,也開始後悔當年回國的選擇。那麼,應該考慮哪些因素,怎樣決策海歸,才可以儘量避免將來的後悔呢?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觀察,以美國為參照點,給出一些分析和建議,供讀者參考。 首先,你必須認識到,同一種選擇,對別人而言是幸福與成功,而對你而言很可能是不幸與失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多樣性提供了更多的個人發展機會,從而使得心理學的所謂從眾行為(俗語謂“趕潮流”)變得越來越無意義。早年出國或海歸的決策,很容易根據當時社會認可的好與壞而作出。而現在海歸海不歸的決策,更多的是基於個人的需要。如果你的選擇正好趕上了某種潮流,你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是潮流正好滿足了你的需要,而不是你需要趕潮流。 其次,你對中國和美國的發展趨勢應有一個大致正確的預測。假如你預測一個國家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經濟崩潰與社會動亂,那麼你的選擇是不難作出的。但要正確地預測一個國家——比如中國或美國——的發展趨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眾所周知的天安門事件和前蘇聯解體發生後,很多國內外的專家,有的預測中國會很快發生相應的政治變革,有的預測中國的經濟會很快崩潰——但事實是,許多年過去了,專家們所預測的並未發生。美國的“中國通”們和中國的“西方通”們常令人感到汗顏,使人不免有“肉食者鄙”之嘆。不過,假如你認為你沒有這方面的分析預測能力,不妨諮詢於有識之士,也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天機神算非凡人能盡識,你所作的只能是一個風險決策。 其三,不同年齡的人應有不同的考慮。對年輕人而言,個人事業的發展必須是一個考慮的重點。年輕人沒有自己的事業,就是對社會無用之人,無論在哪都難以感到幸福的。熱衷於自己事業的人,會相對地看淡生活的其他因素。儘管將來的成功未有完全勝算,但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業,已經是幸福中人。如果你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卻難以找到一個對口的工作,回國也許是自然的選擇。類似地,如果“海龜”回國後長期成為“海帶(待業)”或“海草(做小事糊口)”,恐怕還是不歸為好。而中國或美國,其中之一可能更能發揮你的才能和潛能。中年人除事業外,還不免要考慮夫妻分居與子女教育等問題。欲退休而考慮落葉歸根的人,則要更多地考慮個人的生活習慣與相對適合的生活環境。 其四,當沒有最佳決策或最佳決策太費時傷神時,應當學會風險決策,這與玩股票類似。既然是風險決策,就有相應的代價,對此你要有清醒的認識而且你必須有承受最壞結果的心理與能力。許多海龜的失落,多是由於對自己真正的需要認識不清和對應付的代價估計不足。人的本性當然是避害趨利。但做得過分,想中美兩面的好處都沾、壞處都免,“魚與熊掌兼得”,通常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其五,假如中美兩國的物質生活差別日益縮小,兩國在未來一二十年裡都不會有大的衰退和動盪,那麼是否海歸的決策就更加個性化。這時候,正確的決策將更多地取決於你對中美文化異同的正確認識和你對自己文化個性的正確判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略的因素。 近年來,涉及中西文化差異的文章與研究幾乎泛濫,而真正能觸及實質的,幾不可見。許多人幾年以前談到的文化差別,如今可能不復存在。作者十多年前提出了一個關於中美文化結構性差別的理論,或有助於讀者從整體上把握中美文化之間的一些穩定的本質差別。今略舉一項,其概要當另文專述。比如,中美文化的本質差別之一,是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差別。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差別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黑白居兩端而漸趨於中間的灰色。顯而易見,中國人偏向於集體主義,而美國人偏向於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人,親情關係、同事關係、同學關係與鄰里關係等,遠比美國人密切得多。集體主義的好處是人際交流密切,人與人之間不易感到孤獨。但過於密切的人際關係也可帶來心理壓力,如使個人隱私減少、人的個性與創造力容易受到壓抑等。假如你喜歡熱鬧而且善於與人打交道,你可能更適合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反之,當你感到人際關係壓力太大時,你可能寧願選擇孤獨。這時候你可能更應該選擇美國的生活。但是為不少中國人所忽略了的是,美國的個人主義文化是由法制與法律來支持的,其相應的代價是大量瑣碎無比的文牘工作(paperwork)。 概而言之,就中美文化的差別和個人性格而言,大致可分為四類人。這種分類與國籍無關。第一類是典型的中國人,只能在中國才能有較好的生活;第二類是典型的美國人,只能在美國才能有較好的生活;第三類是自己有性格障礙而不自覺的人,他們無論生活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會抱怨;第四類是超越文化差異的人,他們任選中美兩種文化之一都可以瀟灑地生活。當你在做關於海歸海不歸的決策時,首先對自己的文化性格要有一個較為客觀的判斷,其次當學做第四類人,勿為第三類人——這主要不是靠你的智商,更多的是取決於你的德性。 若退/2011年5月26日 本文在萬維讀者網《“海歸,海不歸”萬維有獎徵文》中的聯結: 《若退:海歸海歸,如何決策?》
相關閱讀: 海歸或洋飄——如何決策?(多圖) 2010年夏回國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