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營一看,這麼說就是美國海軍的主力真到新幾內亞一帶來了,鬼畜上鈎了,“亞號作戰”有戲,於是聯合艦隊就繼續“渾”下去,這次更加“渾”了,加上了大和和武藏,由第一戰隊司令官,原來的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中將親自指揮,兵力編成是這樣的: 攻擊部隊:戰列艦大和,武藏,重巡妙高,羽黑,輕巡能代,驅逐艦衝波,島風,朝雲。 輸送部隊:重巡青葉,輕巡鬼怒,驅逐艦滿朝,野分,山雲,敷設艦嚴島,津輕,再加上一艘獵潛艦,一艘運輸艦。 還有一支由一艘油輪,一艘獵潛艦和一艘掃雷艇組成的補給部隊。 這支非常地“渾”的部隊準備在6月12日從索隆出發去增援比亞克到,但這時候鬼畜突然變了主意,不讓日本人繼續“渾”下去了。 正當日本人鼓足幹勁在爭取大“渾”特“渾”的時候,美國人突然開始攻擊起馬里亞納群島來了。從6月11日開始,大群美國艦載機對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提尼安島,關島和羅塔島進行了轟炸,這天塞班島攤到了190架,提尼安島140架,關島139架,連寬不到17公里,長不到5公里的羅塔島都攤到了13架。 聯合艦隊不知道鬼畜又要幹啥,美國人經常吃飽了撐的搞這種半訓練半解悶的轟炸,估計轟炸也就是兩天,得到了滿足自然就會走,因而沒怎麼注意。 但是這種密度不對,第二天轟炸塞班島的是480架次,關島達到了700架次,但是大本營還是沒有反應。反而還有點激動起來了——這次的判斷總算對了。人或多或少都有把願望當作現實的傾向,而日本海軍就更加嚴重些,這次的“亞號作戰”就登峰造極了。 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美軍進攻馬里亞納群島,因此才計劃了亞號作戰。而亞號作戰的基礎從根本上只是美軍從帕勞方向向菲律賓發動進攻這種希望而已,這樣起碼日本人還可以抵抗一下。但美國人沒有義務根據日本人的希望行動,更不要說是在全部通讀了“Z作戰計劃”以後了,問題是大本營根本不去這樣想,大本營的判斷是:“現在可以肯定美國的進攻方向在帕勞,不然不會在馬里亞納搞出這麼大的動靜,這就是要牽制日本人的注意力嘛”。 但是這次不像牽制行動,而是真要來登陸了,因為13日開始是七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和22艘驅逐艦對塞班島和提尼安島的艦炮射擊了,不好,美軍這是要從那個最倒霉的方向來了,再也“渾”不下去了,趕緊想法子怎麼應付。 這麼一來就不增援比亞克島,島上以第222聯隊為中心的一萬五千多皇軍只能自救了,別說那幫皇軍還真能幹,後來讓麥克阿瑟在那個島上忙活了快三個多月,一直到8月20日才打下來,當然皇軍最後活剩下來的也就只有520人了。 1943年11月,羅斯福,丘吉爾和蔣介石在開羅會談時預定的進攻馬里亞納群島的時間是1944年10月,而現在剛過半年居然就提前了四個月進行這種行動,也不知道是鬼畜太狡猾還是皇軍太愚蠢。 公平來說是兼而有之,像這次斯普魯恩斯扛把子,美國第五艦隊的特納和米切爾帶領的51,58兩個特混艦隊,共有十五艘航母,七艘戰列艦,三艘重巡,四艘輕巡,五十八艘驅逐艦,艦載機達到900架,全部船舶800余艘和在霍蘭德·史密斯指揮下的陸戰二,三,四師,陸軍27,77師加起來將近13萬的作戰兵力從5月25日左右分別從珍珠港和瓜達卡納爾島出發。其中攻擊塞班島的北方部隊在埃尼威托克環礁中間集結,攻擊關島的南方部隊在夸賈林環礁做中間集結。 同時在歐洲,艾森豪威爾在發動諾曼底登陸。 美國已經是一個能同時向英國,蘇聯,中國提供為進行戰爭而需要的物資,並且其自身還有可以同時在歐洲和亞洲進行大規模作戰的軍事力量的超級強國了。 這麼大的軍事行動不讓日本人知道是不可能的,日本人在6月5日的偵察飛行中還在馬朱羅島附近看到了美國航母艦隊,而在6月9日的偵察飛行時發現馬朱羅附近已經空無一人,美國的大艦隊不見了。 但是大本營的解釋是經帕勞往菲律賓而去,這才有定於6月12日進行的大和武藏一起上的第三次“渾”作戰計劃,該計劃因為6月11日開始馬里亞納群島受到空襲而被推遲,正式地說來,是到了6月13日美軍開始艦炮射擊以後才終止。 鬼畜往馬里亞納去了,原來到現在為止的麥克阿瑟的行動才真正是在牽制擾亂,現在該怎麼辦? 據說是日本海軍中唯一一名不靠參謀,自己就能擬定作戰方案的第一機動艦隊司令長官小澤治三郎中將一直就在準備着對策。小澤不太相信美軍會在帕勞動手,但又不敢賭馬里亞納,就採取了個折衷方案:在美軍還沒有開始在比亞克島登陸的5月19日就把艦隊從林加錨地拉到了菲律賓棉蘭老島和馬來的加里曼丹島中間的塔維塔維島,這樣兩個方向有事都可以照顧到。 小澤治三郎占了個準備出擊的位置,真的要準備出擊嗎?或者是能夠出擊嗎? 能,起碼在小澤治三郎心目中還不是完全絕望的。 小澤的第一機動艦隊包括栗田健男的擁有大和武藏長門金剛榛名等完全無傷的戰列艦的第二艦隊和自己親率的航空母艦第三艦隊。 開戰以後雖然沉掉了不少航母,也造不出什麼航母出來,但是第三艦隊還有大鳳,翔鶴,瑞鶴,隼鷹,飛鷹,龍鳳,千歲,千代田和瑞鳳等九艘航空母艦,特別是三月份剛剛就役的正規航母大鳳,排水量34,200噸,速度33節,對空雷達炮火俱全,艦載機全是取代了舊式的九七式艦攻和九九式艦爆的新式“天山”艦攻和“彗星”艦爆。 不管怎麼說,小澤治三郎手裡還有450架左右的艦載機,雖然這個數字不到美國人的一半,但再加上為“亞號作戰”準備的450架陸基飛機,和美國人差不多。 但是燃料補給怎麼辦呢?聯合艦隊不是沒有油,到不了馬里亞納嗎? 那就不去,在海上用飛機攻擊美國航母。 小澤長官思路開闊,把大炮巨艦的哲學用到了航空戰上,就是所謂“距離外攻擊” (outrange)。都說日本飛機裝甲不行,被美國人一打就往下掉,日本人節省裝甲的目的當然不是讓自己的飛行員去送死,而是讓飛機能夠飛得更遠些,事實上日本的艦載和陸基飛機航程都長於美國飛機。美國艦載機由於重視機身和油箱的裝甲防護而使得重量增加,一般的攻擊半徑在250海里以內,而日本飛機的攻擊半徑能夠達到350海里。如果能夠在美國飛機無法攻擊日本航母的距離上起飛攻擊,是不是有成功的可能?這就是小澤“距離外攻擊”的思想。 實際上小澤甚至把攻擊完全放倒了350海里之外,這是去增援馬里亞納群島,攻擊任務完成以後不需要回母艦,直接就可以在馬里亞納群島日本控制下的機場降落,而從馬里亞納機場上起飛的飛機在完成攻擊任務以後也可以直接前進到在等着他們的母艦上降落,這樣交叉降落,等於把進攻的距離放大了一倍。 應該說小澤治三郎還是很善於學習的,這種交叉跨越的進攻方法是從1942年杜立特用陸軍轟炸機轟炸東京以後不回母艦而直接飛往中國大陸降落的事例脫胎而來的。 有了好的主意,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而且塞班島南雲忠一中將還很罕見地下屬了一個陸軍第31軍,小畑英良中將的31軍雖然都是一些零散的旅團和聯隊拼湊起來的,但在5月25日,也就是美軍開始登陸的20天以前,第43師團總算奇蹟般地登上了塞班島,雖然由於第43師團本身就是臨時編成的國內本土防衛師團,加上運輸的困難,從編制上來說第43師團還是缺少重武器,但塞班島守軍在每公里正面防線上配備了五門大炮,五門大炮哦,這是皇軍從來沒有過的壯舉。 所以在昭和天皇問起塞班島防衛的時候,首相陸相軍需相兼參謀總長的東條英機陸軍大將拍着胸脯對天皇說:“塞班島防衛固若金湯,沒有任何問題”。 沒有任何問題嗎?那只是因為在塞班之前沒有人認真考慮過那個美國鬼畜到底是什麼樣的鬼畜這個問題。而塞班島以後才有人去真正給鬼畜下定義,這人就是參謀本部英美課的情報參謀堀榮三少佐。 根據堀榮三的計算,一艘美軍戰列艦所攜帶的艦炮炮彈的重量是一千九百噸,就算只將其中的一半用於對地面陣地進行艦炮射擊,其破壞力也已經相當於日本陸軍五個師團火炮的總和,“一艘戰列艦等於五個師團”的話就是從這裡來的,現在美軍的七艘戰列艦加上其他巡洋艦驅逐艦什麼的大約相當於八艘戰列艦,就是說那個倒霉的第43師團被40個師團的炮火在壓着打。 堀榮三根據美軍公布的數字知道美軍在塞班島使用了艦炮彈藥14,000噸,航空炸彈6,000噸,合計兩萬噸,而美軍的登陸正面陣地的寬度是10公里,也就是炮彈密度是每米正面兩噸。如果艦炮炮彈的有效威力半徑按800米計算,這個縱深度可以達到3.2公里。 堀榮三的計算還在繼續:如果按照塞班島的總面積122平方公里計算,兩萬噸的意思就是每78米左右的見方地形就落下了一枚一噸重的炸彈。 一噸是什麼意思?下面這張照片是筆者在靖國神社拍的: (四一式山炮) 看過《南征百戰》的朋友都熟悉這種炮,共軍用這種炮打得張軍長抓狂呼喊李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伸出手來拉兄弟一把”。 皇軍在瓜島用這種炮打陸戰一師,共軍在長津湖用這種炮打陸戰一師,可是這種炮的炮彈多大分量?根據彈種不一,一般7公斤,最大不超過10公斤,得一百多發這種炮彈才有一噸重。 這是日本陸軍第一次正式計算美軍到底有多大的火力以及這種火力到底是什麼意思,而在此之前沒有人知道美軍的“強大火力”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日本人對火力的理解就是東條對天皇的解釋:“塞班島守軍在每公里正面防線上配備了五門大炮,平常一般只有3.2門的”。 (靖國神社的這輛“97式中戰車”是1981年從塞班島弄回來的) 再舉一個數據說明一下皇軍的火力概念,1941年的長沙會戰中,日軍第39師團在宜昌被中國軍隊重重包圍,師團長內山英太郎都已經準備自殺了,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在10月10日出動第三飛行團進行大規模航空支援,怎麼個“大規模”法?出動了135架99式雙輕,投下的彈量是15公斤炸彈125發,50公斤炸彈25發。 日本軍隊對於火力的認識就是從大陸戰場得來的這種概念。在美軍如此猛烈的炮火打擊之下,幾乎沒有做好任何準備的日本守軍被逐漸壓到了角落裡,7月6日,中部太平洋艦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第43師團長齋藤齊次中將和第31軍參謀長井桁敬治少將在“地獄谷”的一個洞穴中自殺。潛水艇部隊第六艦隊司令長官高木武雄中將在向美軍發動的玉碎衝鋒中斃命,8月11日,第31軍司令官小畑英良中將在關島戰死。 馬里亞納群島一戰掛掉的海軍閣下不少,除了在塞班島上的南雲忠一和在泗水海戰中不敢往前衝的高木武雄兩個中將外。還有兩個老熟人,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角田覺治中將和參謀長三和義勇大佐8月2日在提尼安島自殺。 應該說像福留繁參謀長那樣怕死的在日本海軍中還是鳳毛麟角。和貪生怕死的將軍一大串的陸軍不同,日本海軍高級軍官還真不怵自殺,以至於戰敗以後小澤治三郎要專門下令不准自殺。而陸軍的元帥杉山元陸軍大將是在他太太的再三催促之下才自殺,東條英機大將的自殺更是成了笑話。 回過頭來說那個在南太平洋海戰中有名的“猛將”角田覺治中將,和南雲忠一一樣,角田也是日本海軍人事的悲劇。角田覺治這號船油子出身的水手楞被弄去當了一航艦司令,比南雲還要徹底,手下連一條船都沒有。一直有一種說法,就是馬里亞納海戰的小澤治三郎和角田覺治兩個人的位置是安排反了。 1943年7月,這位首次在陸地上升起將旗的海軍中將手下還有1,750架飛機,聽着像一個很大的數字。但這些飛機是分散在漂浮在幾百萬平方公里的中部和南部太平洋上的無數孤島上,無法形成集中打擊力量作戰。在所羅門戰役開始以後被美軍像吃零食樣的零敲碎打,到了1944年初已經所剩無幾了。古賀讓角田回國去重新招兵買馬,在準備開始“Z作戰”的時候角田手裡又有了530架飛機,1944年2月21日,角田帶着人馬又去了提尼安島,準備配合古賀長官玩鬼畜。 但實際上是鬼畜在玩角田,而且很容易玩,角田是真正的海軍兵學校培養出來的日本海軍軍人,講究英國式的“見敵必戰”,而不管條件如何。只要美國人在什麼地方喊上一嗓子“角田覺治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角田肯定跑得比誰都快。比如到達提尼安第二天的2月22日,角田聽說美國航母艦隊在附近,也不管提尼安的機場都沒有完全修好的事實,不顧參謀長三和義勇的反對,命令飛機立即起飛去找鬼畜玩命,而且是在夜間起飛,結果起飛的25架飛機一架都沒回來,反倒是第二天美國人來了,那是剛剛炸完特魯克的美國艦隊,回家以前還把剩餘的炸彈全扔在了塞班,提尼安和關島。 要想角田留點實力來一起和鬼畜玩花活已經就不可能了,偏偏還有人在動角田本來就這麼點飛機的腦筋,不是有位高須四郎中將代理過幾天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嗎?那時新幾內亞的荷蘭迪亞正吃緊,臨時長官讓角田覺治把飛機弄到自己兼任司令的第13航艦去了。 雖然都是中將,但是一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二來角田是海兵39期,高須是35期,角田只能乖乖地交出飛機,以至於到豐田長官策劃“亞號作戰”的時候一航艦已經幾乎沒有飛機了,這就是豐田上任為什麼要把南雲忠一那兒的第14航艦的飛機收來給角田覺治的原因,因為角田手裡又空了。 可就是給了他也沒用,本來美國人就成天在拿日本的殘餘陸基航空兵當零食吃,更不要說他們還知道日本人搞了一個什麼“Z作戰”的計劃,想用岸基艦載航空兵力一起打美國航母艦隊,在一時無法捕捉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的情況下,美國人的當然選擇是先把日本人的陸基航空兵最後消滅掉,省得到時候添亂。 亞號作戰從6月2日開始以後到13日終止只有11天,不明真相的角田在這11天內疲於奔命,從比亞克到帕勞,中途還轉進到了荷屬東印度的哈馬黑拉島(Halmahera Island),最後才回到馬里亞納。全部是毫無意義的移動,因為飛行員的技術實在太差,移動過程中還掉了不少飛機,回到馬里亞納以後又給美國人在空中和機場上全部收拾了,到6月11日角田手裡只有兩架偵察機和兩架中攻了。這兩架偵察機照樣還是毅然起飛當然就回不來了,中攻被美國人擊毀在了地面,角田手裡一架飛機都沒有了,他除了自殺還能幹嘛? 但有件事一直讓人想不通,角田向聯合艦隊報告說他手裡沒有了飛機,但美國人在塞班島居然俘虜了日本的零戰!美國人立即就興高采烈地專門弄了艘護衛航母把這些飛機全運回了國內,雖然是舊式零戰,但地瓜也是乾糧啊,現在美國國內不少零戰的收藏品是從塞班島來的。 由於馬里亞納的所有高級軍官都玉碎了,沒人知道這些被俘虜的零戰是怎麼回事。 (美軍在塞班島俘虜的零戰,其中還有蓋着防塵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