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先生与老师 一 四中回忆之六”
十九 忆同窗
59年初中毕业升高中。俺和班上大约半数同学被保送,省却了一场考试的辛苦。高中班共有四十多人。除了保送的外,又有十几名原初中同学考取。剩余的十几名是从其它学校考取的。所以全班大约四分之三的同学是六年的同窗。
因为四中是男校,学习和生活可能单调,但是很轻松自在。而且思想单纯。同学之间相处融恰。上课学习之外就是踢球和田径场上运动。有时去石刹海体育场游泳。其中有过几次去农村参加劳动。
到了高二考大学的压力增大。大家都开始专注学习。课外活动和相互来往也减少了。到了临近高考时,才逐渐知道其它同学的家庭情况,而且发现了差别。那就是有些同学在班主任推荐下可以报考哈军工和西安军医大学。而大多数同学没有这个资格。
原来班上同学中有九名是将军和部级高干子弟和几名校官和局级干部子弟。他们平时都很低调,学习刻苦,生活朴素,从来没有显示过家庭身份。他们大多出生在抗日时期的延安或其它根据地,从小与父母分离,过集体生活,受到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与解放后出生,从小就享受特权的干部子女有很大差别。
班上还有一位同学的父亲是著名少数民族付国级,是高一时从民族学院附中考取的。还有一位父亲是随傅作义起义的国民党军官,应该也是统战对象。班上也有约五,六位工农家庭出身的同学。还有一位四川来的同学,其父为当地的地主。其余同学为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虽然每位同学个人情况,家庭各不相同,但是同窗三年或六年,之间没有发生过什么纠纷(特别是因为家庭背景)。大家都是好同学。 二十 毕业照,各奔前程 高中毕业前有海军来学校招收新兵。说是技术兵种,要求家庭出身好,本人政治可靠,身体健康,而且是要高中毕业。最后有两位同学被批准入伍。在他们临行前,全班同学拍了毕业照,並给他俩送行。
高考发榜后,有八人考取哈军工,八人考取清华,三人考取北大,二人考取西军医大,二人考取北工大,二人考取北师院,除二人高考落榜外,其它都是一人单独考取某校。
同学们离校去大学报道后,只有在京的少数同学以后見过面。毕业分配到军队农场劳动后,就全部失去联系。后来只是在报纸上和一些大学网站上偶尔发现几位同学的消息。直到去年由于新冠疫情而退休,才想方设法与几位同学建立了联系。
有三位同学值得一提。第一位是少数民族付国级的儿子。他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内蒙任中学教师。文革后调中央民委工作,升至省部级后退休。
另一位中科大毕业,改开后赴美读博。毕业后先在硅谷工作。十几年前回国在上海成立国际公司。在半导体领域颇有建树,在中美两国业界内都是名人。又在四中设立奖学金以资助年轻学子。以上两位都入列四中箸名校友名单。
第三位毕业后直接参加海军。文革中退役后回北京。因为参与反四人帮的活动被捕入狱。文革后出狱,又被捕入狱一次(不清楚原因)。出狱后开公司。赚了一些钱。后来公司停办(破产?)。
俺等其它同学只能说是芸芸众生。目前已确伩五人已经去世。还有十几人互相取得联系。其余诸位失联。明年是俺班毕业一甲子。如果疫情能得到全面控制。真想回去看看这些仍然健在的老同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