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将中美贸易战想象为“斗鸡博弈(Chicken Game)”:两辆车相对迎面高速驶来,谁先转方向盘,谁就是“胆小鬼(Chicken)”;如果都不让步,就同归于尽。博弈特征:双方都有让步或对抗的选择;最优结果是“我坚持你让步”;最坏结果是“都不让步→双输”;因此,这是一种“高风险博弈”,讲究心理战、信息传递与误判成本。然而,中美并非对等博弈,也因此不是拼胆大的“斗鸡博弈(Chicken Game)”。要精准理解真实局势,我们需要换一组更贴切的博弈论模型视角。一、四种更贴切的博弈模型1. 惩罚性互赖博弈(Punishment-based Asymmetric Interdependence Game)一方高度依赖,一方掌握主导,贸然对抗只会令依赖方自损更大。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4389亿美元,顺差达2954亿。出口占中国GDP增长贡献近三分之一。现实:中国离不开美国,美国却可以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所以,中主是依赖方,美方是主导方。这就像一个外卖员,八成订单来自某平台,平台要提价,外卖员很决定拉黑平台。谁慌?2. 宿主—寄生依赖模型(Host-Parasite Dynamics in Trade)在美国一手打造的全球秩序中,中国更像全球制造系统的“寄体”,美国则是“宿主市场”。一旦宿主脱钩,寄体更快衰竭;宿主虽受损,却有恢复和转向能力。虽然这个比喻未必完全恰当,但在经济依赖外,更从体系角度形象地揭示了中美博弈中双方“不对等”的依赖关系。3. 委托—代理失衡模型(Principal-Agent Imbalance Game)中国好比是制造商代理,美国是委托加工的全球消费主导者。双方合作关系本应稳定,但一旦代理人反向对抗主导方,机制就会崩溃,但先伤的是代理人自己。4. 自毁型纳什均衡(Self-defeating Nash Equilibrium)“纳什均衡”:在某种策略组合下,各方都认为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因此不会单方面改变策略。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叫做**“自毁型纳什均衡”:即便各方在当前策略下都“理性选择”了自己的应对方式,但这些“理性反应”叠加起来,却导向了集体的非理性。也就是说,中美双方明知合作双赢、冲突双输,却在情绪裹挟下,一起冲向悬崖。贸易战,若演变成民族意志的较量,很容易堕入这种“理性下的集体非理性”。在美国,尚有宪制体系制衡。在中国,目前缺乏刹车系统。二、中国的三种策略选项:从最优到最糟1. 最优策略:韬光养晦 + 结构调整关键词:降依赖、保市场、强内需含义:对外稳住基本盘,对内加快改革,缓解结构性失衡定位:构建新均衡,回避危险区,是理性胜出的唯一路径2. 次优策略:以牙还牙 + 制造对抗关键词:嘴硬手软,维稳面子含义:象征性回击美国,满足国内“强硬期待”,但避免实质脱钩风险:短期维稳,中期受损,非合作性均衡,易陷入内外夹击3. 最坏策略:全面对抗 + 脱钩冲突关键词:脱钩、强硬、对抗到底含义:将贸易战当作国家生死战,走向孤立代价:出口塌、外资逃、结构崩、增速失血,堪称“自毁型纳什均衡”三、经济学的启发:重要的并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谁能活下来贸易战,从来不是“谁赢了谁”的简单剧本,而是“谁能撑到最后,谁能构建新均衡”的复杂博弈。情绪、口号、吹牛、喊话统统掩盖不了结构现实。真正决定胜负的,从不是对抗姿态,而是:谁更能降低依赖,构造替代;谁更能激活制度活力,化解内需焦虑;谁更能从全球的结构变动中,找准落脚点。中国的选择,不该是呈一时之气,而是让自己站得更稳、活得更久。
不要高估中国人反皇帝的精神,更不要低估中共高压能力。
=======================
非常正确!据说王歧山说过:中国人能吃草,美国人能行吗?在59、60、61年的大饥荒时期,草都吃不上,造反了没有?这种情况在古代皇朝,早被饥民推翻了。许多西方学者不知道中共的二手都要硬,一抓紧枪杆子,二抓紧笔杆子的手段,多次预见中共崩溃论,但是预见总是不见出现。这次是不是如50年代末期一样?我想两种可能;1、造反被镇压,全面锁国,再次回到毛泽东时代,凭票吃饭,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度;2、温和派执政,与美国妥协,实行部分开放。有人问党内反对派上台后可不可能全面开放民主自由,我认为可能性很小,因为中共的选拔干部的原则造成的,这些上去的高官大多是奴才,听话,有主见的大多上不去。
中国的选择是绝不放弃自己的发展权,凭自己的努力,让中国人活得更富裕,自由,幸福。
而川普即使把美国股市弄垮一半,美国还是美国
美国人的财富集中在股市。老年退休金是在股市里一直需要变现支付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连共和党的cruz 都说如果衰退造成下个中期选举惨败,川普就又提前跛脚。啥也干不了了。美国这个地理位置当然不变。其它的就难说了。
当然对包子本人还是政权都有风险。没风险川大爷吃饱了撑的?但是,不要高估中国人反皇帝的精神,更不要低估中共高压能力。义和团是大清的有生力量。
你忽略了一个现实,就是北韩人从来就没有过好日子,从来就没有改革开放过,他们一直在穷困中适应穷困。
而如今的中国人并不是50年前的中国人了,他们也尝到了好日子的甜头,他们也曾经享受过部分的自由,所以我们绝对不应该把如今的中国人和北韩人相提并论。等价齐观,贸易战实际上对习总并不是毫无风险的。
中美脱钩,不是谁的主观愿望,而是必然趋势。经贸战争虽然可以导致直接战争,但是中美的经贸战,即使双方打得银弹光光,也不到核武大战。因为中共只要靠树皮草根加刀把子枪杆子就能活下去,比如金朝鲜以及塔利班。而川普即使把美国股市弄垮一半,美国还是美国,轮不到加拿大领导美国。因此,这不是殊死搏斗,可以都不眨眼一直斗下去。
哈哈哈。
Chicken Game,中美不在经贸领域,只在战争领域。那就是打台湾,打核大战。毛泽东复活也不敢。
其他的,最终考量是党如何活下去:没问题,只要有树皮和刀把子和枪就行。金朝鲜活的好好的呢。塔利班也挺滋润呢。
川普更没问题:四年后反正历史留名,美国股市掉下去一半还是美国。给下一任创造成名条件。
中美关系唯一出路:一直对峙博弈到只保持核武大战热线。美国打造天穹系统星球大战网络,中共深挖洞。合作建造高墙。
原来“ 美国2000亿美元的逆差,是美国依赖中国”,是“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象NBA转播,会计,审计,评级,版权,专利,电影等等”。难怪,这几天左人/左媒如痴如狂聚众口号示威游行如丧考妣
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象NBA转播,会计,审计,评级,版权,专利,电影等等)是顺差,每年大概有2000亿美元。已经看到一些报道中国准备在这方面开刀。
美国2000亿美元的逆差,是美国依赖中国。美国真有选择,也不会对所有外国加税了。真想解决逆差,开放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一下子就平衡了。不想卖货还抱怨逆差,纯属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个分析有意思,但还有两个维度需要考虑。一个是时间:中美博弈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博弈,所以更适合用囚徒困境来分析:以牙还牙的策略能迫使(鼓励)对方回到合作的通道来。另一个是空间:美国目前是与全世界博弈,中国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它的行动对其它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