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湮灭之城的博客
  地上之物终将湮灭,天上之城永恒,在生命短暂的超越中寻找瞬间的化境。
网络日志正文
来自古巴比伦的诗歌 2024-09-18 19:58:31



威尔第于意大利,犹如瓦格纳于德国,既代表着两国19世纪歌剧的巅峰,同时也代表了全球古典歌剧的巅峰。

因为经典,因为厚重。

2001年威尔第逝世百年纪念音乐会上,他的歌剧《纳布科》(Nabucco)中的大合唱“飞吧!思念,乘着金色的翅膀”成为音乐会的开始曲目与结束曲目,一首曲子在同一场音乐会上被演奏两次,这在以往绝无仅有!

这冥冥中呼应了1901年在威尔第中风去世时,米兰街头的送葬队伍自发地齐声唱起了这首合唱为他送葬。

一个月后,他被安葬在米兰由他自己于1896年创立的“音乐家的安息地”(Casa di Riposo)中,他的妻子陪伴在他的身边。当时,年轻的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指挥着多达800人的合唱团,演唱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合唱。

这是何等地空前!

Milano_monumento_a_Verdi_Casa_riposo.jpg

米兰的Casa di Riposo


因为这诗歌不只是安抚人们痛苦的心,还激发出了人们的相信、忍耐与盼望。它意味着,作曲家的音乐,从此不朽。

这首合唱的歌词是:

飞吧,思念,乘着金色的翅膀

飞吧,飞过辽阔的平原和高高的山岗

远方,有我熟悉的家园

在那儿,风光迷人,空气芬芳

给约旦河捎去我们的问候

去凭吊锡安山上破败的庙堂

啊,我的故国,你美丽而不幸

啊,回忆往事让人如此亲切,又充满悲伤

为什么预言先知的金色竖琴

悬挂在柳枝上缄默不响

唱唱梦魂中的家乡歌谣

说说那过去的好时光

我们在苦难中强忍悲伤

我们在黑暗中藏着梦想

主,赐给我们力量吧

让我们支撑到最后见天光

这是一首流亡歌曲,是歌剧第三幕中的合唱曲,它还被称作“希伯来奴隶大合唱”。

歌剧《纳布科》,讲述了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被毁后的一段记载。当时的犹太人被巴比伦君王纳布科(尼布甲尼撒二世)击败并逐出家园,并被掳往巴比伦,那是一个关于流亡的故事。

正是这部歌剧,奠定了威尔第作为19世纪意大利重要作曲家不可撼动的地位。他于1842年创作这部歌剧时,时年28岁,正值人生的最艰难时刻:他的两个孩子和妻子因病先后去世。这令他无比悲伤,发誓从此不再染指歌剧。然而,当斯卡拉歌剧院的导演“简单粗暴”地将一部歌剧的剧本塞到他手上时,他看到这句话:“飞吧,思念,乘着金色的翅膀”。

他几乎听到了歌词在歌唱!

第一次排练时,全体舞台工作人员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一致的赞同,他们大声欢呼,用工具敲击着地板和布景,营造出更热烈的场面。正如威尔第后来回忆:“这部歌剧才是我艺术生涯的真正起点。尽管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纳布科》的诞生是幸运的”。

歌剧上演出之后,这首合唱曲在整个意大利开始传唱,甚至差一点成为意大利国歌。

而这部剧的灵感,则来自《圣经》的诗篇137。那是一首2500年前来自古巴比伦的诗歌。歌剧中这首著名的合唱歌词,正是自137的词意改编而成的。诗篇137,是圣经150篇诗篇中唯一一篇设定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诗篇。

让我们看看诗篇137所表达的内容吧。这首诗歌被冠名为“以色列被掳于巴比伦的哀歌”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

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

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女子)啊,

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

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

Gebhard_Fugel_An_den_Wassern_Babylons.jpg

富格尔(Gebhard Fugel)的画作《巴比伦河畔》


古巴比伦的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的统称。其时耶路撒冷圣殿、圣城均已被毁,以色列百姓被掳到巴比伦。他们坐在巴比伦河边,追忆约旦河畔的故乡锡安城,倾诉无限的悲苦和悔恨。

这是一篇悲歌,它提醒人们:无论何时也不应忘记过去失败的教训与犯罪后果的痛苦!

诗中,“把琴挂在幼发拉底胡杨树(Euphrates Poplar)上”,表示他们抗拒仇敌的命令、拒绝为胜利者奏乐。而胜利者,则命令这些战俘为他们唱歌,甚至要战俘们“唱一首锡安歌”,以此嘲讽以色列人,羞辱上帝之名。

然而,过去的歌唱可以荣耀上帝,此刻的沉默也可以荣耀上帝。

以色列人向上帝控告。而被告则是以东人和巴比伦人。作为以色列人近亲的以东人,原是雅各孪生哥哥以扫的后代,代表人的肉体。但在耶路撒冷被围攻的时候,以东人却幸灾乐祸、趁火打劫,成为巴比伦人的帮凶。

公义的上帝,对付肉体的原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肉体要“拆毁”上帝的建造,上帝就用十字架去“拆毁”肉体。以色列人求上帝审判,因为上帝应许:“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12:19)。

诗篇中“拿……婴孩摔在磐石上”一句,代表着古代外邦人战胜后常用的作法。这种暴行所得到的报应,就是按他们所加给别人的痛苦来回报他们,因为上帝说:“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马书2:6)。

诗篇137,如同一篇悲愤的抗议,让人动容,无法躲避。它不但抗议人类的暴行,也抗议一切为罪恶开脱的虚伪。正如今天人们看到的,许多人似乎更关心施害者的感受,却反过来责备受害者的悲愤,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婴孩不曾被仇敌摔在磐石上。他们仅仅用不付代价的“爱”来淡化罪恶的后果,这是何等的恶!

有人说耶稣曾经教导:“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5:44)。但那是为他们的得救祷告,而不是为他们逃避审判祷告。罪是有代价的,要平息仇恨和苦毒,一定要有人付出死亡的代价!

就是这样的一首诗歌,如何会得到意大利举国的认同于重视?

这需要审视当时意大利的状况。意大利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但近千年来分崩离析,当时的意大利人民正对抗着异国的统治,又期盼着国家统一,这首歌恰好表达出这样一种情感。威尔第恰如其时地写出了人们的心声,这让他在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中有了一定的影响,意大利统一独立后,威尔第当选为国会议员。

“飞吧!思念,乘着金色的翅膀”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曲子,前奏便将人们引入一个虔敬庄严的情境,之后,倾诉的低声唱出对约旦河与锡安城的思念。接着,用略微提高的声音,述说着故国曾经的辉煌,而后,再次提高声音,伴着高鸣的小号用最大的热诚唱出对上帝以及先知的迫切呼唤,那轻得令人伤心的叹息,唱出了上帝或是先知没有回应。随着强弱间的反复变化,勾画出诗人起伏跌宕的心情,有回忆,有叹息,最后以轻柔的请求,求告上帝顾念满目怆然的耶路撒冷,赐与他们未来……

视频: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合唱团、乐团版本


无论如何,一首有着2500年历史的希伯来诗歌,长久以来直到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是有原因的。

因为它一直是全世界被征服、受压迫的群体增强信心、鼓舞斗志的振奋人心的力量源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第一位本土作曲家威廉·比林斯(William Billings)创作了一首赞歌,将波士顿人描绘成受压迫的犹太人,将英国压迫者描绘成巴比伦人,歌中有这样的词句:“波士顿啊,我们坐在沃特敦河边,一想起你就流泪了……”

1852年,废奴主义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在美国独立纪念日集会上的演讲《七月四日对奴隶来说意味着什么?》,采用了这首诗篇作为他演讲的核心。他告诉观众,对于像他这样的自由黑人来说,被要求庆祝美国独立就像是被嘲弄地强迫犹太俘虏演唱赞美耶路撒冷的歌曲。

“二战”之后,持不同政见的演员兼歌手保罗·罗伯逊(Paul Robeson)看到了犹太人和非裔美国人的困境之间的深刻相似之处,他常常演唱德沃夏克为这首诗篇谱写的曲子。

还有一些最著名的非裔美国传教士,包括底特律的C. L.富兰克林(C. L. Franklin),也曾以这首诗为主题进行布道。富兰克林以响亮的“Yes”,回答了这首诗的核心问题。

2011年,著名指挥家穆蒂(Riccardo Muti)在罗马歌剧院(Teatro dell' Opera)演出《纳布科》(Nabucco)期间,在指挥这首合唱之后发表了简短的演讲,抗议意大利削减艺术预算,然后要求观众一起唱歌以支持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

2024年,在电影《卡布里尼》(Cabrini)中,卡鲁索拒绝帮助卡布里尼修女为医院筹集资金。为了说服他,一群意大利儿童合唱团聚集在他家门外唱起这首歌,动情地唤起了人们对流亡和祖国的想象,其中的独唱是由安德烈·波切利的女儿弗吉尼亚·波切利演唱的。

那么,这首2500年前的古老诗篇,传递给当今世界的核心信息究竟是什么呢?

它要我们记住什么,原谅什么,以及如何思考之前从未有过的、如此令人烦恼的正义实现问题。

在曾经的古巴比伦河畔,如今是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地区和人民。与此同时,圣经学者正在努力解读最近发现的楔形文字板,这些楔形文字板更细致地描绘出犹太流亡者在巴比伦的真实生活。

面对所有的不公正,原谅固然重要,但记住,同样重要!

 

(文中图片与视频均引自网络)



浏览(852) (3)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湮灭之城
注册日期: 2022-10-30
访问总量: 1,048,32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百年古董表的“复原”
· 美学,是可以中毒的!
· 在旷野中寻觅——神奇的应许之地(
· 立此存照(2)—无以复加的耻辱
· 来自古巴比伦的诗歌
· 它针砭的不仅仅是希腊
· 信息开放了,又如何?
分类目录
【杂记随想】
· 百年古董表的“复原”
· 美学,是可以中毒的!
· 立此存照(2)—无以复加的耻辱
· 来自古巴比伦的诗歌
· 它针砭的不仅仅是希腊
· 信息开放了,又如何?
· 输球以后
· 41年前,她选择了叛逃
· 以偏概全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 一个“善意”的弥天大谎
【照片的魅力】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濒死前的祈祷
· 一幅充满故事张力的老照片
· “有工作,有饭吃,就是希望”
· 波罗的海人链:他们为何坚定地反
【边走边看】
· 在旷野中寻觅——神奇的应许之地(
· 从东到西,K-pop文化的融合
· 告别约旦,跨入以色列——神奇的应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神奇的应许之地(6)—面朝红海,
· 神奇的应许之地(5)——佩特拉:
· 神奇的应许之地(3)——摩西的深
· 神奇的应许之地(2)——初识约旦
· 神奇的应许之地(1)
· 这里,只记录下了欢乐——神奇的应
【恍如昨日的回忆】
· “716”:当年游泳二三事
· 忆我的藏族朋友“阿里王”
【回归常识】
· 尊严,需要正确的表达
· 拒绝“标准答案”
· 是非、知道、“卮言”
· 朋友与镜子
· 党,是有差别的!
· “不耻下问”可以休矣
· 游戏的遵守与超越
存档目录
2024-10-08 - 2024-10-08
2024-09-05 - 2024-09-30
2024-08-01 - 2024-08-22
2024-07-03 - 2024-07-29
2024-06-02 - 2024-06-28
2024-05-01 - 2024-05-28
2024-04-03 - 2024-04-29
2024-03-01 - 2024-03-29
2024-02-02 - 2024-02-26
2024-01-08 - 2024-01-29
2023-12-05 - 2023-12-31
2023-11-03 - 2023-11-30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20 - 2023-09-27
2023-08-01 - 2023-08-30
2023-07-02 - 2023-07-30
2023-06-01 - 2023-06-29
2023-05-03 - 2023-05-25
2023-04-02 - 2023-04-27
2023-03-01 - 2023-03-30
2023-02-24 - 2023-02-27
2023-01-04 - 2023-01-11
2022-12-01 - 2022-12-31
2022-11-01 - 2022-11-29
2022-10-30 - 2022-10-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