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这个菜名就是“太香了,不吃肉的佛都忙不迭的跳过墙来吃一口”的意思。在我短短的FB生涯中,我坚信佛跳墙是中餐里最好吃的菜之一,从营养成分来看,因为用的料多达三十余种,所以综合起来应该胜过单独烹饪的燕窝鲍鱼鱼翅海参等等。
佛跳墙名称的起源有三种传说。一说是一群乞丐,把要来的饭菜放在一起煮,不错,后来就发扬光大成了佛跳墙。二说是一个大户人家女儿出嫁后不会做饭,弄了一锅福建“乱炖”,就成了佛跳墙。第三个说法流传最广:清末,福建那边有一个官甲,有一次请另一个官乙来家里吃饭,官甲的太太亲自把好多好吃的都弄一块儿,做了这道菜。官乙一吃,不得了,太好吃了。回家就叫他们家厨师赶紧来好好学习。厨师毕竟是专业人才,回去经过仔细的研发,终于形成了后来的佛跳墙。再后来,那个厨师开了个餐馆,一天,他端出来佛跳墙,被一帮文华青年赞赏,有人就写了我这文章的题目里那两句诗。(具体的人名我就不说了,说了你们也记不住,还增加学习压力。)
最正宗的佛跳墙里到底应该有那些材料我无从考证了,根据网上记载,至少有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虾肉、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肫、鸭掌、枸杞、桂圆、冬菇、冬笋等等,调料有:蚝油、盐、冰塘、加饭酒、姜、葱、老抽、生油、上汤等。。我在不同地方吃的佛跳墙材料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地方有裙边,有的地方是水鱼肉,有的地方有鲜贝,有的地方有鱿鱼,有的地方有火腿丝,有的地方放鸽子蛋,有的地方放鹌鹑蛋,有的地方海鲜多点肉少点,有的地方肉偏多一点,也有的地方会加一两根油菜和一两根小小玉米。
一道佛跳墙从开始准备到上桌是很花时间的,因此现在很多餐馆都为此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以我一个朋友在北京开的酒楼为例,经过我实地考察,他们是把各种材料分别发好,分类包装,如果有客人点这菜,他们就同时打开三四个火眼,进行分别加热和处理。汤汁也是事先熬好的,主要是鲍鱼汁,干贝汁和高汤。大师傅对我说,这些汁真是从鲍鱼和干贝那儿熬出来的,你看看多浓,你就知道多珍贵了。高汤也不是普通的鸡汤,而是用几种肉一块儿炖的肉汤。光是看这些就够眼花缭乱的了,等师傅把其他作料加热处理完了,按顺序放入炖盅,加入这三种浓汤,盖盖上火再炖,终成最后满盅都是好东西的佛跳墙。
在国内不是每家做燕鲍翅的酒楼都有佛跳墙,根据原料不同而价格不同,一般在180-380左右一盅,里面的东西都很软和,咬起来不费劲,即使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吃。加上汤浓味美,吃完了有时候觉得上下嘴唇都会因为有胶质而粘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给你们讲个逗事儿,一年多前有一次在深圳的华强路附近,有家宾馆外边写着:佛跳墙,38元。我实在想象不出怎么可能有38块钱的佛跳墙,太好奇了,就走进去要了一个凉菜一个热菜和一盅佛跳墙。等服务员把佛跳墙端来的时候,我差点跳出门去:这家的佛跳墙竟然是清汤的,小鲍鱼比手指甲大一丁点儿,看见一个水鱼的小脚丫儿,干贝的丝丝也能找到,海参也有一小块儿,还有一块虾肉,等等,总之很多材料都有存在的证据,但是用来判定是佛跳墙就实在是不够了。
我一边吃一边乐,心想,看在38块钱的份上也就凑合了,不过,别以为佛是那么好糊弄的,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