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不再有青春影迹,脚下不再穿历历春风,银丝正茁壮成长着,追赶那蔓延的不可收拾的回忆。历史在记忆的长河中留下那一道一道的绚丽磷光,忽闪忽闪地映在我们的脑海,萌萌动人。在这万道磷光中,有一道磷光长睡在记忆深处,随波逐流--那是我青春的回忆。
我偶尔轻轻地碰触心中曾有的那段青春萌动。更多的时候,我把它深深地埋在心中,唯恐语言和文字的表述会让那个纯情的梦失去光彩。英俊的白马王子,潇洒的体育明星,聪明的少年才子,美好的歌声,灿烂的笑容,....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片段,成了我们所有人对7852班的美好回忆。恰逢毕业典礼30周年,这些片段回忆连成了电影,时时回放在我的脑际,愈久愈清晰。
那个年代,那个纯的可以一眼看到底的清清湖水围绕的青少年时代。17,18, 19 ,20岁的大学生,如同没有见过世面的山里的中学生,没有个性化的美学教育,没有个人的兴趣培养,更没有对人性的认知,有的是一色的穿着,一律的数理化,父母和社会灌输的一致的道德规范。在我的印象里,我没有跟任何一个中学异性同学主动说过话,好象开口和异性同学说话就会把自己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暴露于众。那是多么害羞的不可原谅的一件事。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大学。我们把语言,这个可以淋漓尽至表达情感的工具,废了,把情愫的流露,青少年最需求的交流渠道,断流了,我们每个人的感情本应交汇成河,在青春的河流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不幸的是,成了一个一个宁静的堰塞湖。唯一可以欣慰的是,我们还有一双眼睛,由着心,截取了一个一个的美好画面,借着漂浮在堰塞湖上的轻雾,深深地把朦胧之美印在了我们的视网膜上,记在我们的心里。
30年了,我还记得沙河两岸的绿荫垂柳下的篝火晚会,青城山上的嚼着成都春饼的野炊,都江堰上使劲摇晃的悬浮桥,还有莫名奇妙当上的民兵连副连长(统领着5系78级全体女生)----我这辈子当的职位最高的"官"。没人记得这些。只有我还记得,靶场上一发不中的尴尬,肩膀上青紫了数月的疼痛,叫队列时声音太小,最后被王蕾替代的雪里送炭。
我还记得,舞蹈,"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每天排练的快乐,还请来了成都某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亲临指导。这位指导要求我们,用眼睛传神传情。才过17岁的我,既不懂抛眉弄眼,更不知传情给谁。一群小鸭子,没情没爱也无妨,照样开心上了架。
我更记得,王同学是个故事大王,只要她看了一部小说,我们就缠着她讲故事。她讲的有声有色,精彩绝伦。我们听的滋滋有味,回味无穷。她真应该学文科。那个年代,我们只听党的号召,实现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怎么就没有现代文学呢?如果当时号召五个现代化,起码五分之一的同学,也包括我,就奔第五个现代化去了。
期待30个春秋后的第一次会面,第一次交谈,第一次发现,第一次心灵的碰撞,让我们回到3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