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在扬州鉴真图书馆开讲,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到布店买八尺布,三块一尺,是多少钱呢?店员回答:「二十四块。」买布的人说:「不是呀,应该是二十三块。」争执不休之际,孔子的弟子颜回刚好经过,也说是「二十四块」。买布的人拉著颜回去找孔子理论,如果我输了就把头给你,颜回说:「如果我输了,就把帽子给你。」
两人到孔子那理论,孔子听了两边说法后说:「三八是二十三块」。于是,颜回就将帽子给了买布的人。隔天颜回和老师请教,明明就是二十四,您为何说是二十三呢?孔子对颜回说:「到底是你的帽子重要呢?还是他的头重要呢!」孔子不被是非所动,而是以一颗仁慈的心,来解决问题。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上面这个故事难道也是典型的“中庸之道”吗?
且看下面的说法(摘自百度Wikipedia ): 中庸之道同《大学》之道一样,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养。《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篇就是在讲性。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讲情。《中庸》是主张内中,外和的。为什么要说喜怒哀乐,不说一个喜字或其它一方面?因为古代的“和”必须是多元构成,“物一不讲”。接着《中庸》引用了大段孔子的话论述中庸,归纳起来有时中、中正、中和三种。时中就是因时变化以求其中,孟子赞扬孔子“圣之时也”即此意。中正,一是认识论,要客观;二是思不出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是讲秩序之正。中和则是一个外在的和谐状态。《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过,中、和有主次。中是内,是本,是体;和是外,是末,是体,没有中,便没有和。这是中庸之道的内容。中庸之道绝非不偏不倚的调和之道,孔子并非不讲极端,而是主张以他平他,例如宽猛相济,就是这样。所以不偏不倚是假中庸。 现在再回头读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如果避开真理,而去寻求中和,只能说是一种方法论。与其在某些事情上可以圆满解决问题,不如说以牺牲真理为代价。 悲,这是我的第一感觉!惑,这是我的第二感觉! 我用这段文字记录下我对中国文化的困惑,希望日后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