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是政治的基础
--大宗师
这次回国的时候和一些朋友们聊天,不少人就抱怨中国为什么总是这么软弱,总被人欺负,为什么就不能像列强一样,到外面去抢、去夺、去欺负其他国家呢?我当时就问他们,和你们想法一样的中国人有多少?有能力、有意愿、有决心去这么做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你去抢、去夺、去欺负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一定要以各种形式反抗、报复,又有多少中国人愿意并且能够承担对外侵略的后果,能常年坚持、支持对外侵略呢?我这么一问,他们就不说话了。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这个国家的关于如何与他国相处的民意决定的,也就是由这个国家大多数人的关于如何与他国相处的共同的认识、意志,或者是由全体人民关于如何与他国相处的认识、意志的平均值决定的。中国从古到今,关于如何与他国相处的民意有延续性,从历史就可以看到今天,就可以看到未来。中国有史以来一直是对外重礼尚往来,忍辱负重,厚积薄发,有限扩张,后发制人的国家,这是中国历来外交一贯的基调,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类似,将来也不会差太远。中国一下子转型,从吃草的一下子变成吃肉的,一下子成为对外扩张侵略性的国家,根本不可能。这个民意上180度的大转弯,这么大的国家,这么久的历史文化,惯性奇大无比,没有十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门儿都没有,更不要说没人去努力了。
不仅对外政策是这样,一切政治都是如此,民意是政治的基础,因为说到底终归还是要全体人民来切实执行一切方针政策,领导人物只是指个方向,起个催化剂的作用,实践者是全体人民,所以毛主席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政治的技巧就是实时、准确善察民意,并在长远战略的高度上感受、体察民意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顺民意施政而领风气之先,火候到了该做的就必须要做,不做就是违背民意;但如果火候不到,人民不觉悟,则不可妄行,做了也是违背民意,要耐心等待,静观其变,做与不做都要注意方式方法。违背民意,就是所谓“逆历史潮流而动”,政策不可能得到完全、彻底、持续的执行,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出乱子。所谓民意,有几层意思,一是大多数人共同的理想、思想、观念、态度、看法和感受,大多数人对某政策、事件可能有的共同的反应;二是大多数人可能有的共同的行为;三是大多数人随时间、事件发展变化,其可能有的共同的思想、观念、态度、看法和感受直至行为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变化趋势。
“能实时、准确善察民意,并在长远战略的高度上感受、体察民意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顺民意施政而领风气之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我们很多朋友都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说这个政策不对,那个策略有误;这个领导笨,那个管事的蠢。这也是人之常情,其中有些看法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更多的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了。有人讲:“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言下之意很多事情凭表面现象就可以下结论。也许有些事情确实可以这么做,但另外一些事情可就不这么简单了。北美人讲:“Devil is in the detail”,毛主席也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再加一点:“没有专业知识也不要张嘴乱说”。一般人不可能有在位子上的人、专业人士了解得多、深入、全面,而且完全没有在位子上人的责任、压力和感受,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只知道一星半点,甚至还不如盲人摸象,完全是道听途说,缺乏感性、理性的认识,就匆匆忙忙的下结论,只可能是以偏代全,有失偏颇,甚至是南辕北辙。南宋时与岳飞同时期齐名的著名将领韩世忠,当年他的有名的青楼出身的太太梁红玉随他驻守金山,与金兀术统领的数万金兵交战,当时战事紧急,梁红玉身先士卒,登高楼击鼓督战,后韩世忠率宋军终于大败金军,这夫妻将军当年是何等的威风。但秦桧当权后,取消了韩世忠的兵权,他便每天骑一匹驴子,在西湖喝酒游赏风景,绝口不再谈任何国家大事和同僚们的人事,这就是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要想了解民意,洞悉民意的发展趋势,就要了解民意的基础,这就是人性。人是有感情的、有理性的高级社会动物,但人根本上终归是感性的,因为欲望、激情、感受等这些感性的元素是人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动力,所以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成为机器。而人又是有觉悟的、有理想、有梦想、有追求的,人都具有克服、战胜自身弱点,超越自我,将欲望、激情、感情升华的潜质,所以人又不是动物,不可能甘于成为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又是精神的。人不同于蚂蚁、蜜蜂等社会性生物,蚂蚁、蜜蜂一出生生理形态就有差别,这些生理形态的差别一出生就决定了它们在它们的社会里的分工,有的生下来就是工蚁、工蜂—天生的劳工,有的生下来就是兵蚁—天生的战士,有的生下来就是雄蜂—天生的种子选手,有的生下来就是蚁后、蜂后—一辈子的任务就是生育。而人,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99%的人,绝大多数的人,先天智力、体力没有太大差别,理论上讲,没有一个人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其他任何一个人做的事,人是无差别的,差别的是人与人之间对“资源”的控制、占有不同,这个“资源”指知识、机会、人力、物力、财力等。人性的无差别和人对“资源”的控制、占有的差别之间的矛盾大概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一切矛盾的根源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根本动力之一。这种差别造成了社会个体生存、发展的条件、环境的差别,自然的,在国家机器、法律的保护下,拥有“资源”的人们就会制定规则,采取各种手段、措施、方法,将缺乏“资源”的人们组织起来,形成社会分工和各种差别,提供“资源”使缺乏“资源”的人们得以生存,作为交换,被组织起来的缺乏“资源”的人们就要按照被制定规则、社会分工来运作,为拥有“资源”的人们生产更多的“资源”,同时自己也得到些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是社会有机体发展演化的基本图像。
在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拥有“资源”的与缺乏“资源”的之间的差别巨大,拥有“资源”的与缺乏“资源”的之间的“合作”形态是极为残酷的,往往是对相对弱势的人群无情的剥削。女性相对于男性在体能上相差很大,在依靠体能生产的时代,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尤其残酷。我们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不仅仅是个文化符号,可能大家真的和那些远古的部落首领有血缘关系,因为那时的奴隶制,部落首领可以随意和女奴发生性关系,而男奴隶是没有性交权利的,所以只有部落首领的基因得以流传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资源”的意义发生变化,拥有“资源”的与缺乏“资源”的之间的差别在不断减小,拥有“资源”的与缺乏“资源”的之间的“合作”形态也不断变得文明。特别在高科技的时代,人们普遍解决了生存问题,更多的集中在发展上,原为“资源”中很重要的“知识”一员,或是免费散布于互联网之上,或是很便宜的包装成软件销往世界各地,已为全世界大众所有。前面讲到,人本质上是感性的、精神的,人一旦解决了生存问题,物质的东西是手段,不是目的,这一来拥有“资源”的赖以“要挟” 缺乏“资源”的就少了不少张王牌,可以讲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就标志着大众时代的到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人性的平等终将逐渐得以伸张。
所以民意中有感性的成分,也有理性的成分,更有精神的成分,其发展趋势是逐渐使人性的平等得以伸张,这就决定了政治也要反映出民意的各种成分和发展趋势。政治除了民意中的主流,对民意中的支流也要考虑,要考虑支流和主流力量的对比和变化,特别要考虑支流和主流的差别,如果支流和主流截然相反,而且相当有力量,那么就有可能最终造成民意的分裂,甚至内乱。当然,不是什么时候民意都是可以控制的,社会、民意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察觉到以前的政治或许违背民意,以至于现在造成了民意的分裂,再想纠正有时或许来不及或根本不可能,那也没办法,只有让社会、民意按照她内在的动力、规律去发展,让她自己去形成新的平衡,因为历史终究是人民去创造的,不是能由几个人能控制得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