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是对的,错的是政治改革没跟上趟
--大宗师
一个来自国内原先比较保守的省市的朋友告诉我,他昨天给国内原单位的同事打电话,谈到原来单位同事们的人事情况,那个同事讲现在干部升迁,处长的职位没给上面送二十万,上面考虑都不考虑,现在是明码实价,完全公开,二十万不算多,一年不到就全都捞回来了。又问那谁升了处长呢?全是不怎么地的人物,小人、坏人擅长溜须拍马,敢送钱、送东西、送女孩子,就有机会;有本事的人、好人不喜欢搞这些东西,就连机会都没有。还有除了送礼这潜规则外,干部选拔的明规则是只考虑体制内的人,体制外的优秀人才连送礼的机会都没有,这使我想起以前大学里曾和我一起上过课的准备向团中央等机构输送的专门培养的所谓学生党员干部们,再看看今天台上的各级大小官员们,素质、水平果然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啊。连原先保守的地区都明目张胆公开的买官卖官了,太可怕了,这是历史上各朝代末期才有的现象啊!难怪党头们频频呼吁再不改变就要亡党亡国了!有水平能干大事爱贪点小便宜其实倒也在所难免,“水至清则无鱼”吗,只是有机会贪的人都是水平低的人,坏人、小人,而且贪的也太过分了!
有人抱怨说这些乱象都是改革开放造成的,应该回到过去,我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今不如昔的“九斤老太太”们该向前看看了。改革开放的某些具体做法可以商榷,但经济改革的决定是正确的,毛主席在也要搞经济改革、对外开放,问题不在于改革本身,而在于改革不配套,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前或许感觉不那么明显,现在卡在瓶颈口,哪儿哪儿都不顺了。老邓当年搞改革开放时,需要老军头们和整个官僚阶层的支持,当时提政治改革是不现实的,触及到太多人的利益,可能什么也搞不成,于是乎,他就策略性的有意放缓政治改革,让经济改革先行。但政治改革是绕不过去的,新的生产力形式必须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否则落后、病态的生产关系就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就如同国内现在这个状况一样。改革前,老军头们和整个官僚阶层有权力,但没有什么经济利益;改革后,老邓没有启动政治改革,老军头们和整个官僚阶层的权力没有受到影响,老军头的孩子们和官僚们就逐渐将他们掌握的权力转化成为他们的经济利益和资本,形成了官僚资本,形成了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盘根错节,能量巨大,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呼风唤雨,对国家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任何对其不利的政策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甚至都不可能出台,他们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成本大幅度升高。
政治改革是必须要搞的,只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从哪里入手的问题。老邓觉得时机不到,江总觉得还没到火候,胡总也犹豫,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但我知道,形势强于人,人算不如天算,还是要有准备的好,密切注意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矛盾主次力量对比瞬间的变化。利益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是可以分化利用的;利益集团力量再大,也还是体制内的力量,他们还是受体制内的游戏规则制约,他们是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体制内还是有体制内的手段可以使用。入手之处则是要害的关键—官本位和干部选拔制度,什么时候官不那么值钱了,什么时候官不那么容易做了,什么时候什么人都能做官了,什么时候不需要那么多官了,官僚阶层就没那么大魔力了,利益集团也就没那么大能量了。方式则是大量选拔任用体制外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竞争机制、监督体制、责任体制,往现有官僚体制里大量掺沙子,将之充分稀释,把水搅浑,让人们看到各种人才的官员,让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人才是他们需要的官员。人们注意到胡温的说法常常会变,这是因为他们不是专家,他们要听取他们手下的意见,可这些体制内官僚,近亲繁殖,水平、素质越来越差,所以他们的意见经常不对路,时不常就得改,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如果胡温能从体制外大量任用、选拔人才,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就会出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我以前讲共党炼的是大乘武功,底子厚,贪污搞女人之类的腐化问题虽伤筋动骨,但共党能挺过去,有足够的力量和时间将这个问题逐渐消化掉,怎么也有两百年天下。但现在看到如此普遍、嚣张的买官卖官现象,一个破处长都居然要至少花二十万来买,他们花了大价钱买来这个官做肯定要加倍捞回来,那社会发展得增加多少成本那,就不知道老天还能否给胡温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恐怕时间、形势都不等人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