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学中文的烦恼
--大宗师
周末约一帮子朋友来后院BBQ,其间聊到子女教育,小汪提到他的女儿中文说得越来越差,送她去中文学校学了半天,一点也没什么长进。Donna说,她现在对她的小孩讲话,如果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表达一种情绪,一定要用英文,否则小孩会理解错误或不take it seriously。我说: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在外面和朋友都讲英文,缺乏讲中文的环境。小汪接过来说:我们组里的两个同事,父母是香港人,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可广东话却讲得非常好。
小林说:你知道为什么吗?广东人、台湾人、福建人之间交往紧密,有自己的小社团,小孩子有讲中文的环境。我曾在休斯敦到朋友家,发现他们整条街住得差不多都是台湾人,大家相互熟悉,交往非常密切,所有的中、西节日,他们都在一起搞活动,大家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小孩子既学习到中国文化传统,又有机会讲中文,中文将来自然就讲得好。但是我们大陆来的,交往不是太密切,有时聚聚罢了,也没什么小社团性质的活动,大活动倒是有,但商业性、形式主义比较多一些,个人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不太高,最多是看看热闹罢了,这样小孩子也总觉得像是个局外人,没动力也没环境,中文自然越讲越差。
小燕说:常不常和中国人聚会可能没什么关系,我姨住的地方全是白人,没有中国人,两个孩子中文讲得特棒。为什么呢?小孩在家只讲中文,暑假送回国内学中文,那中文能不好吗?小帆插进来说:小孩子生在这儿,就是这儿的人,为什么一定要逼着他们讲中文呢?他们会讲当然很好,不会讲也就算了。小彭说:小孩子这个长相,永远也不会完全当作这里的人,他们早晚要寻中国这个根的,那时候他们就知道中文的必要性了。而且你的英文肯定比不上你的小孩,用英文和你小孩交流肯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一定要让小孩子讲中文。
我说:你们讲的都有道理,双重标准在哪里都是有的,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小孩虽然生在这里,但长相决定了他们必将是双重标准的受害者,当然还是要争取与白人一视同仁,但也要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作为精神支柱,中文是肯定要学的,还要讲得好,这样我们也好和孩子很好的交流。学好中文,环境第一,应该向广东人、台湾人、福建人学习,自己争取多多组织大家都能参与的活动、聚会,为小孩子创造讲中文、学习中国文化传统的环境。大陆同胞学历一般较高,眼界很高,能够放下身段,调动热情,积极投入是相对有些困难,但如果能克服一下,多能容一些人、一些事,大陆圈子里也能和广东人、台湾人、福建人圈子一样搞得红火。当然,实在不行也就只有送回国内学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