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广州要办两件事,其一是解决我家娘子的耳患,另一件则是“去饮”。“去饮”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看很普通,非粤语使用者如果不是对这种方言相当熟悉的话,未必能够知道这个词的准确含义。对于描述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这种动作,有人用“喝”,或曰“饮”。小口是“呷”,有时也被说成“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广州人的“饮茶”指的是上茶楼,“饮凉茶”说的是吃药茶。“饮滚水”是喝白开水,而“去饮”却特指“去饮喜酒”。我们这次返乡的其中一件事就是要赴宴,赴我家娘子的表妹娶儿媳妇的喜宴。 喜宴定在十一月底,加上“三朝回门”等活动要闹个三四天。因此我们月初就回到广州,回程则定在十二月二十日,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把两件事都办好。结果看病连动手术用去了三周,走完喜宴的流程已到十二月月初,加上先前并不确定要花多少时间在治病这件事上,所以并没有作较长途旅游的计划。那一个多月里,只去过离广州不远的沙湾古镇、新娘子的家乡新会。至于广州市内的打卡新点“永庆坊”,自然也是要去的。 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至今已经有 800 多年,形成并保留了不少具有岭南文化特征的祠堂、庙宇以及商业遗址、民居遗址等古建筑。沙湾离广州市不远,也就大约四十公里,非常适合一日游。我们乘地铁到了市桥,然后转乘公交车,正午之前就到了杀完。由于不是假期,也不是周末,游客稀稀落落。小街两边尽是售卖各种旅游纪念品以及伴手礼的店铺。还有那些开在民宅的民宅和小吃店。有关沙湾古镇旅游攻略的资料在网上多得很,但我们并没有按图索骥,只是信步游之,走到哪是哪。
这是文峰塔,又名文昌阁、文魁塔。塔分六角高三层,原先是此地大族何氏留耕堂的风水建筑,塔里面供奉了“文魁星”神像,充钱乡中读书人和儿童“开冬学”必来叩拜,如今塔边围栏上的红布条是莘莘学子们来向文魁星致意的印记。
三稔厅,据说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用作“广东音乐纪念馆”恰如其分。 镇南祠位于沙湾古镇内的安宁西街20号,原为何氏家族的祠堂(分支之一}。现在的祠堂,是沙湾古建装饰艺术馆。里面展示了各种广东传统的雕塑和工艺艺术品。 看看这些木雕,到处都有 先后出过两个进士的一条小巷 - 进士里巷 按照传统的婚礼习俗,表姨甥在婚宴后的第三天偕新娘子归宁。我家娘子的表妹夫妇,新郎的舅父舅妈,加上我们几个从新西兰乡下来的表姨妈、表姨父组成的亲友团,一行十多人齐赴新娘子的家乡新会。新娘子的父母热情好客,安排我们入住圭峰山麓的温泉酒店,又带我们品尝新会美食和到朋友的果园里摘番石榴。新会人引以为傲的“小鸟天堂”大家都去过就省略了,近年崛起的“陈皮村”却是不能错过。新会人加工、食用陈皮的历史据说有700多年,粤菜中也有不少名菜与陈皮结下不解之缘。譬如陈皮鸭、陈皮骨、陈皮牛肉等。至于各类陈皮小吃如陈皮梅、陈皮姜、陈皮柠檬、陈皮瓜子、陈皮花生等更是数不胜数。现在这里还有一个“陈皮交易所”,陈皮以其产地、产季、年期、品质来定价。交易的人士可以提现货,也可以存放在这里的专业库房待价而沽。 我们在陈皮村里一家规模不小的店铺里试吃了不少陈皮小吃,又喝了不同年份的陈皮茶,然后买了不少“手信”,可说满载而归。离开陈皮村之前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吃“陈皮雪糕”。普通的牛奶雪糕中有淡淡的陈皮香味,却教我想起当年在“接龙游戏室”活动中杜撰的“臭豆腐冰淇淋”,说与众人听却引来一阵“九唔搭八”的批评。 这是“陈皮村”的地标建筑 “陈皮雪糕”的广告 “永庆坊”位于广州市老区西关,是一处极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地域。“永庆坊”内有八和会馆、銮舆堂、金声电影院、泰华楼、宝庆大押、李小龙祖居等景点。2018年 10 月底,“今上”到这里视察之后,也就成为了旅游社的新卖点。 我感兴趣的几处地方: 旧日的邮箱 杂货店里的粤语俚语牌 活字印刷时代的铅字架 穿上“古装”的游客 永庆坊附近的西关大宅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