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气溶胶”这个名词与流行病传播可能有关联是在 2003 年,香港爆发“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期间。在一次报道“淘大花园”疫情状况过程中,有专家提到了“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根据医学界的定义,气溶胶是固体或液体颗粒分散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微生物气溶胶则是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在空气中悬浮。若微生物具有致病性,则称为病原体气溶胶。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而言,直径≤20 μm的颗粒为气溶胶,直径>20 μm的大液滴则属于飞沫。 近日中国大陆“新冠肺炎”疫情有上升趋势,全国多地纷纷采取措施管控。上海网民被“徐汇多地空气阳性”的传闻闹得人心惶惶。所幸者上海闢谣平台紧急出面闢谣,表示“空气阳性”可能发生在密闭室内空间,但在室外空气中,病毒引发的气溶胶很快就会分解,不具传染性,所谓“空气有毒”完全是谣言。 以上辟谣及时有力,应该产生正向作用。但是相关报道文章中又引用了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的解说,他提到,“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专家组曾在空气中采样,几乎没有阳性;此前冷链传播出现阳性,专家组前往冷库采样,也同样证实了这一观点。”以上的解释反而产生了画蛇添足的反效果,因为“几乎没有阳性”的说法引起较真者的疑虑 - 那就是有咯。 阚海东还强调,“空气分为室外开阔空气、室内密闭空气,室外开阔空气由于稀释非常厉害、空气是流通的,因此病毒阳性概率微乎其微,即便阳性者经过附近,短时可能存在,但病毒引发的气溶胶在室外空气中很快会分解、稀释、流通,几乎不具备传染性。”这样的说法同样难以被不具备医学素养的民众全盘接受,毕竟“几乎不具备”说明还是“有可能”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明确开列了气溶胶传播风险的条件和管控措施:一是相对封闭环境;二是长时间暴露;三是高浓度病原体气溶胶环境。 我认为专家学者在为群众释疑的时候,应当简单明了,给出准确的定义。譬如把“卫健委”的相关陈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来解说一番,老百姓会更加放心,绝对比使用“几乎没有”、“几乎不具备”这样的片语来得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