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士为知己者死 |
| 最近重读了三毛 ‘温柔的夜’, 里面那篇 ‘士为知己者死’ 里的贝蒂 颇令人感触。
三毛的丈夫荷西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叫米盖,由于他单身,三天两头在三毛家蹭饭。米盖过着非常潇洒的日子,他不结婚的理由是不想女友跟他受苦,他想有了一定的积蓄才肯结婚,可又没有存钱的计划,买音箱的买音箱,借朋友的借朋友。后来这位逍遥的米盖终于被三毛和她的丈夫说服,说什么世界上有很多傻女人是不要钱的,他终于鼓足勇气把女友娶到了大沙漠。结婚后的米盖成了个请朋友吃饭时,要看太太脸色,出门向太太要零花钱的的好丈夫。
“浮士德將他的影子賣給了別人。當那天米蓋小心翼翼的扶著貝蒂下車時,我細細的看著地上,地上果然只有貝蒂的影子,而米蓋的那一邊,什么都看不見。
一個做太太的,先拿了丈夫的心,再拿他的薪水,控制他的胃,再將他的腳綁上一條細細的長線放在她視力所及的地方走走;她以愛心做理由,像蜘蛛一樣的織好了一張甜蜜的网,她要丈夫在她的网里面唯命是從;她的家也就是她的城堡,而城堡對外面的那座吊橋,卻再也不肯放下來了。”
似曾相识的场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恐怕米盖和贝蒂的数量要远远多过荷西和三毛。
在三毛的眼里,米盖为了他的爱情"死"在他的婚姻里,但生活充满了选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选择的生活里寻求幸福。更何况我们不是米盖,又怎么知道他在她筑的城堡里生活地不幸福呢?
多少年来,并没有人能够改变导致男人是chaser (追求者),女人是chooser(被追求者)的上帝所赋予男女的不同。适合贝蒂的米粒,万一碰上了三毛同志,没准儿感慨更多呢。
说到底,还是每个人需要的世界大小不同。三毛和荷西,都是爱自由的散漫孩子,他们的大世界里,一定要有友情,有亲情,有自由。基于对方是跟自己同样个体的考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是双方共处的前提。
贝蒂呢,真正需要的只是身边的这一个饭碗和温度,和头上那片很大的瓦。对饭碗和瓦片,当然用不着尊重了。想来她自身也从不知尊重为何物。
先如今,好像贝蒂和米粒同志更适合这个世界。丁春秋同志是这个星宿时代的楷模。一定要丁。同性们成天呆在一起,会被戳点为 同性恋。异性们一到一起,都得赶紧变成动物,电影里都是这么演的。这样就可以继续以大一点的米粒的形式丁下去了。
三毛和贝蒂,你喜欢哪一个?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