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专题】星云大师日记 |
| 【专题】星云大师日记
450) this.width=450\" border=0>
450) this.width=450\" border=0>
450) this.width=450\" border=0>
【专题】
星云大师日记
四月 十六日 星期四 难得今天没排任何行程,大家决定去巴黎附近的名胜参观。此地已来数次,本想待在古堡看家,但拗不过徒弟盛情。他们总说:“师父不去,我们就不去。”因此只好从善如流,陪大家观光巴黎。
每天我的时间都安排的很紧凑,一日之中,平均眼睛看书看报二小时,口头说话(讲演、上课、开示、会客)八小时,手写二小时,脚行或乘车四小时,睡眠六小时,吃饭盥洗杂务二小时,很少有时间用心思想,或许正因为如此,烦恼杂念没有机会在我心中停留。
慧海、慧群昨日亮相一次,立即获得信徒重视。今午,被当地信徒们请去吃饭,意外之余,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两个宝贝,因为是男众比丘,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既懂佛法、又谙唱诵,兼以精通英、奥、潮州数种语言,条件优厚,故在此倍受礼遇。
心涵在马来西亚时自称:“在这种热带地方,我是一条虫,等到了英法这些寒冷国家,就会变成一条龙。”但是今天却看她不时喊冷,缩头藏头,大家就跟她开玩笑:“你不是一条龙吗?现在倒像只小乌龟!”她听了,不好意思起来。我说:“龟也很好啊!在中国,龙、凤、龟、鹤并称四灵。”逗得她很高兴。
参观过罗浮宫及巴黎铁塔,到了凡尔赛宫,刚好是下午五点关门时间,只得在宫外浏览拍照,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梁一瓦、一池一木,无不是鬼斧神工、艺术的结晶,令人歎为观止。
行至宫后,每人花了二十五法郎,坐上巴士,环游庭园树林。全程半小时,尚不能观其全貌,可见其宽广辽阔!刚开始时,大家还嫌车资太贵,我说:“你们这一趟去好几个国家,也花了不止上万法郎,区区二十五法郎,你们还要计较!”追怀历史,欣赏艺术,其价值岂能以金钱衡量?不当用的钱,我们固然一毛都不应花;当用之财,则应万金不惜,大家才有心安理得之感。
在观赏途中,有人艳羡地说:“古代帝王一人就享有这么大的城池宫殿!”其实,这有什么好呢?王宫贵族坐拥再大的城池,行动却受受到限制;平民百姓却可以随心所欲,环游世界。
从前,拔提王子随佛陀出家后,经常情不自禁,高喊:“快乐呀!快乐呀!”人异之,问其因,则称:“过去,我虽贵为王子,锦衣玉食,侍卫日夜保护,却日怀其忧,行动受限。现在我弃俗出家,虽沿门托钵,箪食瓢饮,却自由自在,充满禅悦。”
因此,《顺治皇帝赞僧诗》中说: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所谓:“闲”,非指事闲,而是心闲。心中富贵,就可以胸怀法界,享有万物。
游罢,心血来潮,作了一首打油诗:
“凡尔赛岂易游乎?室外观光一小时也;
游览车岂易乘乎?法郎购票二十五也。”
法国人极注重吃和穿,只见沿街下来,三五步便是餐饮店或服饰店,吃一顿饭,徐徐出菜,点心四道,费时三个小钟点;路边行人,衣冠鞋袜,古典现代,兼而有之。所谓:“南岳归来不看山”,也许法国本身拥有太多瑰丽辉煌的古迹名胜,使得他们将艺术的眼光延伸到衣食上面。
巴黎一带有许多华侨社团,其中广肇同乡会,成员四百余人,最近成立一所佛堂,我为其命名为“广肇佛院”,并题字:
“广肇功德普天下,
佛陀慈光照大千”
夜游赛纳河,别有一番情趣。河畔有各式建筑,庄严典雅,与耸动的人潮、来往的船只相映成趣。
返回旅馆,获知在英国的依益曾打电话给我,急忙回电话给他,才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害得我穷紧张一顿,这是弟子们的通病。过去我也常遇到这种事,有时算一算,对方正是深夜,又不敢回电话,担心了一个晚上,好不容易捱到第二天,接通电话,原来是些不痛不痒的事。
四月 十七日 星期五
上午应台湾驻法国代表邱荣男先生之邀至其官邸,并共进午餐。秘书齐王德先生、顾问王能章先生、组长吕庆隆先生等人也列席作陪。对于佛光会能将此地华侨社团结合起来,深表赞歎与惊喜,并寄予厚望,希望能与法国华侨文教中心合作举办各种文教活动,以提升当地华人的精神层次与文化地位。
掌厨的旺先生在巴黎开设多家饭馆,自己也烧得一手好素菜,今天来此客串,饭毕,与太太一起出来与我会面。交谈之下,才知道他原是台北统一大饭店的川菜名厨,这是第一次煮素斋,能够做得这么道地,实在很难得!可见任何技艺学问,贵在熟能生巧、融会贯通。自古以来,外交官出使国外,都要随身带一个厨子,可见“食”是很重要的;尤其中国菜,世界闻名,是千年文化艺术的结晶。
齐秘书文采甚佳,为每一道菜编了一个具有佛法的名字,与菜色相得益彰:
“佛果翠玉筠
光耀苏州香
山湖鼎上素
星辉映荷花
云光临花都
大乘绘竹参
师慈兰心远”
晚上,在法国华侨文教中心讲演,并举行法国佛光协会成立大会及皈依典礼。
法国佛光会成立大会时,首先由邱荣男代表致词,他表示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成立大会,并感谢佛光会将华人的力量团结起来。随后第三分会会长江基明先生致词,他说,听到我在讲演中提到“我们要做一个共生的地球人”,心中非常感动。因为他原本是高棉华侨,在高棉沦陷后,由柬甫寨逃到法国,来到巴黎,但是中国大陆不肯承认他是中国人,回到高棉,高棉也不承认他是高棉人,到了法国,法国也不会承认他是法国人,他曾为此痛苦彷徨。今天听到我讲“要做一个共生的地球人”,他突然想通了,他要做一个心胸开阔、慈悲喜舍的地球人。
四月 十八日 星期六
上午赴潮州会馆演讲,并且应邀吃午饭,下午即飞往伦敦,作另一场讲演。
此次法国之行收获甚丰,承多位友人及信徒热心帮忙协助,使各项法会圆满成功,而法国四十名传播媒体记者的访问,更证明了法国各界对于宗教的开放自由。
传闻中国驻法侨务官曾“劝喻”一些侨团退出佛光会,不知是否属实?但看每场讲演人巢爆满,参加法国佛光协会的人士有增无减,想来佛光会只是一个国际的“宗教”社团,无论在宗旨,目标、任务、理念上,都与世界和平、人类融和息息相关,正是大家所向往,也符合时代的需求,不但不应受到阻难,而应该是全球人类共襄盛举的美事。
巴黎海关在检查出关时,发现我们一行十人持有英、法、美、港、台、马、菲七种不同护照,惊讶地看着我们说:“你们是国际团体吗?”
巴黎到伦敦,不过四十五分钟机程,时差却达一个小时。
步出伦敦赫酬(Heathrow)机场,即直奔波斯莫斯(Portsmouth)。应台湾驻英国大使戴瑞明代表之邀,在皇后旅馆大厅讲演。戴瑞明先生亲临致词表示欢迎。来宾程度水平颇高,气质谈吐不俗。
九时三十分讲毕,伦敦佛光协会副会长赵丽珠小姐与我闲聊至十一点。赵小姐是中央社前任副社长杨孔鑫之妻。杨先生能干踏实,这一次伦敦佛光协会的成立,承他协助不少,但是他却一再谦让,力荐倪世健小姐当会长,自愿以委员身分协力推动。
我与赵家则是世交,三十五年前,赵小姐的父亲赵望先生是龙岩糖厂厂长,仗厂长不但对佛教甚为护持,还在厂内设念佛共修会,领导全体员工修持念佛,在当年学佛风气不盛的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如今菩提种子发芽,赵小姐在英国与我相逢,并且继承父志,为佛法的弘扬而努力。
她谈到目前欧美华裔第三代,虽然肤色是黄的,但是骨子里却全是西洋观念,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伦理、习俗,一概不知,因此有所谓“香蕉人”(外黄内白)之称。说他们是中华人,心想口说,却都是西洋的;说他们是洋人,肤色、血统又都是中国的,这种香蕉人的处境,在心境上是一种相当的磨练。
至于在宗教方面,耶教虽在西方盛行,但不能尽收华人之心,特别是“不信我者下地狱”的这一教条,强迫他人信仰相同,尤其不能为华人所认同,纵使耶教以介绍朋友、职业、房子……等手段接引入教,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不能尽为接受。
人并非牛、马、羊、猪,在满足生理的需求后,还会再进一步的渴望财富、地位、名望、事业,等到物质名利逐步获取,他们又会想要再实现自我,在生命的精神领域中作一番突破,这时只有真理才能使他们如饮甘露。
四月 十九日 星期日
为了要一睹伦敦繁华中不失典雅的风采,一早,我们自波斯莫斯出发,沿着泰晤士河西岸北上,浏览伦敦附近名胜,也借以了解伦敦的历史。
泰晤士沿街是由凯瑟大帝所命名,在伦敦一共有十八座桥梁,其中以外型优美的塔桥最为着称,其中间可以开合,供大型船舰往来。
桥的尽头是塔塔相连的宫缎,占地十八英亩,称作伦敦塔。一○六七年,威廉大帝看准了伦敦是全国政经中心,乃兵家必争之地,遂建立该殿(塔),俾以此为中心,巩固政权,实行高压恐怖政策。此后塔内政争波澜不断。一四八三年,理查三世为登基篡位而暗杀侄子爱德华王子的内幕爆发,耸人听闻,从此“血腥塔”之名不胫而走。远远凝视灰白的塔壁,在隐约中似乎也能听到凄厉的鬼哭神号。如今民权代替君权,象征无上名位权利的皇冠即深锁塔内。冠顶那颗全球最大的钻石,却成为观光客瞩目的焦点。伦敦市内的宫廷殿宇,除白金汉宫留作女王官邸外,其它都陆续开放为陈列馆或公园,供大众游览凭吊。
国会掌握了政权,高挂于其上的大钟,也就自然身价百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清脆的钟声,成为英国人民精神所系。
自从一○六六年,威廉大帝在西敏寺举行加冕典礼后,该寺就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寺庙,直至今日,举凡国家大典均在此举行。西敏寺外观庄严雄伟,内部金碧辉煌,除了具有宗教价值外,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举世闻名。
依益看得入神,说道:“如果我们能把它买来,该有多好!”顿了一下,接着又说:“可是我不太敢想!”
我说:“你根本就不应该想!”
午后没有任何行程,依益、永有与觉彦忙着筹备明天的法会,其它的人参观大英博物馆。好不容易逮到这个空闲,我决定在旅馆的房间礼好好享受一番。先洗个热水澡,再翻翻手边的书报,不多时,全都读完了。欣赏电视节目吧!足球、橄榄球、篮球、棒球、拳击、赛马、介绍动物.....,好一个自得其乐的下午!我虽不懂英语,但是在英国,我却可以看懂每一个节目,因为,体育的规则,世界是共通的。
晚餐,大家聚集在一起,报告所见所闻。慧裙说:“大英博物馆内收藏甚丰,只可惜没有中国的文物展览,感到有点兴味索然。”这使我想起前两天参观巴黎罗浮宫时,他们的中国馆也不开放,害得大家败兴儿归。难道中国数千年来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世人的眼前不够璀灿丰硕吗?过去,英法两国都以展出中国文物为主,但这两年才少下来,是不是与“六四”天安门事件有关呢?
依益说,在全球有联播网的欧洲广播电台,想要跟我预约专访时间。他特别在“全球有联播网”这几个字上加重语气。其实,对于这些,我都一任以平常心看待。这些年来,各广播电台找我作专访时,总是自称“全国联播”、“全球联播”,但是我却从来都没听过这些访问的播出。
昨天在波斯莫斯吃顿晚餐,十多人花了一百五十英镑;今天在伦敦午餐,又花去五十英镑。回想我这一生不曾为吃饭花过这么多钱,不免心疼起来!永均傍晚在附近买了些牛奶面包等食物回来,把以后三天的饮食包办齐全,总计不过二十英镑。
四月 二十日 星期一
伦敦佛光协会副会长陈莎莉携眷来访,谈论她对佛光会的一些期许及理想。她的十岁小儿子说:“我不喜欢英国,在这礼我受尽洋气。”真是童语纯真!但是,小弟弟,你知道吗?还有许多人想尽办法跋山涉水,来此享受洋味哩!
下午,约有八百名听众至顶好饭店(Forte Crest Hotel)大厅听我演讲,比预期人数要多了两成,其中不乏南传比丘及大陆人士,还有许多自外埠驾车数小时,专程来此。
感谢台北驻伦敦代表戴瑞明先生拨冗前来致词,对于我的名字,他有一番新的诠释──“到处弘法,如‘星星’一样晶亮繁多,如白‘云’一般遨游四海,随风自在。”非常有意思!
“希望佛光山也能在此建寺,普渡众生,并且提供华人聚会场所,这样一来,不但对世界有莫大贡献,也是海外中国人的佳讯.......”
对于佛光会,他的期望是:“.......可以从公益慈善事业着手,例如:在年节,举办活动,供给无家可归的人一顿饱餐。”
戴代表的建议甚佳,我都一一记下。
这次的演说,由慧群即席译成英语,进行约十分钟的时后,有人请求能再有粤语翻译,因为部分老侨是广东人,听不懂其它语言。幸好慧群是香港人,随即以英、粤双声带翻译,博得掌声四起。
讲毕,大家还依依不舍,不肯离去,一见我走下台,一个个都围过来,和我谈话合影,足足一个小时,才得以解“解围”。
在来伦敦以前,听说此地热心学佛者不多,但是从他们聚精会神的模样及谨慎求法的态度看来,其虔诚殷切,比其它个国信徒,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英帝国过去自诩是世界上的“日不落国”,现在在世界上也是有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有佛教徒,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会。
晚上,伦敦佛光协会请吃饭,驻英国代表戴瑞明先生与干部饶刚、钟京麟、方仲强、徐振德等人,以及英华经贸协会沈为霈会长、英国华侨民主促进会廖再思会长、英国华裔总会邓铁婴秘书长、英国伦敦中华学校张志强校长、中山中文学校叶乃琳校长、前中央通讯社杨孔鑫副社长,均应邀到席。大家对于慧群今天流利的双语翻译都赞不绝口。戴处长谦虚地说:“听到这么好的翻译,让我们这些从事外交的人员感到汗颜!”
慧海、慧群在此次英法之行中,均以畅达的即席翻译而一举成名,也让更多人同沾法益。语言在弘法上的重要性实在不可忽视。慧海是英国数学硕士,是正式的会计师;慧群在伦敦也住过十年。
十余天的奔走,发现一件怪事:老年人的精神力反倒比青年人好。昨天一路上,只见年轻一辈上车不久,低头就睡,每到晚上,一个个哈欠连天。有些人更妙,自己不做事,看着别人忙来忙去,竟然也会累倒!
四月 二十一日 星期二
在伦敦,诸事已毕,依益、永有也松了一口气,建议至近郊游赏名胜。
在车上我随兴地说了一句:“在六根里面,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都已经退化,唯有心意还是很灵敏的。”
依照马上接嘴:“我刚好相反,前五根还好,就是心意很迟钝。”话出突然,大家相视而笑。
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温莎古堡,没想到下车不久,就被一群香港游客围住,请求合照签名。原来他们是红磡体育馆的听众。
当如幻如诗的古堡映入眼帘,脑海中随即回荡着温莎公爵的千古韵事。英国历史上那些为了登基而不惜兄弟阋墙、骨肉相弑的诸位皇亲贵族中,这位“不爱江山,只爱美人”的温莎公爵显得最能透悟人生情趣。
堡外的圣乔治教堂是亨利三世的埋葬地,哥德式的建筑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堡内陈列着皇室的家具与战袍,墙上历代帝王的英姿,活神活现,似乎正在向每位游客倾吐悠悠的史话。世界闻名的“玛丽皇后娃娃屋”是宫廷的缩版,每一样迷你珍玩都与原物相仿。
下午至野生动物园,除了狮、虎、豹等放生在野外,其它动物如禽类、山羊等还是窝在小圈圈中,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最值得一看的是海豚、海狮的表演,每次自水中跃起,回旋而降,不知博得多少掌声。
从慧群这个“老伦敦”(慧群在伦敦游学十年)的沿途说明中,对英国人的生活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食的方面:英国人对于吃并不讲究。吃过丰富的早点便去上工,午餐往往以一个苹果裹腹了事,晚餐则弄些煮豆、馅饼、薯条充饥。每天的下午茶也只是准备几块简单的糕饼。
衣的方面:英国人平日衣着简单,但是每遇上剧院、音乐厅时,则郑重其事,人人盛装赴会,把最好的衣饰鞋袜都穿戴齐全。因此,在英国的大会殿堂都设有“衣帽间”,暂时收容琳琅满目的衣帽。
行的方面:英国是最早建地下铁的国家。白领阶级每日上下班花一两个小时在车上是很寻常的事,而且普遍都有在车厢看书的习惯。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立即就能发现英国人是一个守法而礼让的民族,他们的车辆大都走慢线,超车时才转到快线,超车后立即回复慢线,以恐挡住其它车辆。发现其它行车有了问题,也会向当事者打个照面,以便帮忙服务。
住的方面:一般英国人都住在郊区,而且很注重家居生活,假期中如没事是不轻易上街,大伙儿都在家礼忙着剪草、修车、装璜,自得其乐。
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如果有事请隔壁的阿公阿妈帮忙看家,他们一定会很乐意地在门口待上一整天。你找他看家,他认为你信任他,看得起他,他会甘愿为你服务。
娱乐方面:英国人喜欢赛骂,但是并非睹博性质,只是藉此调剂身心。酒吧是他们的交谊中心,在酒吧里,不论是旧识或陌生客只要一碰面,都会把酒言欢、高谈阔论一番,有助于社区居民的互相联系。长久以来,酒吧畅谈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此地,具有历史的建筑物,除了教堂,就是酒吧。
经济方面:英国人生活刻板,每月收支固定。衣食住行、娱乐消费等项目,早经预算安排。即兴的支出,往往换回日后艰辛的生活。大家心知此理,也颇能推己及人,出外拜访亲友,都会自备餐点。
在外旅游,能体验到民族间差异的趣事,也是一乐!
司机雷先生长(Ray)是标准的英国人,亲切热心,早上我在出门时加了点小费,只见他一路上笑脸迎人,而且选择有坡台处停靠,以便利我上车、下车。我是一个喜欢给小费的人,我觉得“小小布施”,每一个人都应学着去做。
四月 二十二日 星期三
晨起提笔写字,以作为人情:
“觉海性天”、“佛光法水”、“畏因”、“因缘果”、“悲智愿行”、“观自在”、“心中有佛”、“惜福结缘”、“法界一”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