痲疯神父 多情太后
一人独尊的政治局面,在夏威夷王国一直维持了两代国王,到了卡梅赫美亚三世自己执政后,才有所改良。 1819年春卡梅赫美亚大帝病重卧床不起,群医束手无策。他的巫师告诉他,这是因为神的震怒所致,必须要以活人祭之,病势才能好转。 卡梅赫美亚大帝断然拒绝,并告诉他的大臣们 :“他们只有活着才能为王国服务和尽忠,岂可随意杀之?”于是下令废除用活人祭神与陪葬的古老规矩。 卡梅赫美亚大帝把儿子李厚利侯王子,叫到床前吩咐他说 :“我为你留下无尽的好处,供你享受。”这是卡梅赫美亚大帝在世的最后一句话。话毕便陷于神志不清。 1819年5 月8 日卡梅赫美亚大帝临终之时,躺在夏威夷岛凯鹿亚(Kailua)的病床上召见约翰.杨格,予托后事。当约翰.杨格从外地快马赶到他病床边时,卡梅赫美亚大帝正处于回光返照的状态中,但已口不能言。 卡梅赫美亚大帝对着跪在面前紧紧握住自己双手,双目含泪,嘴唇微抖的约翰.杨格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吃力地举起右手,按照夏威夷土着的传统风俗,摸了摸约翰.杨格的鼻子,表示了他对约翰.杨格的感激和信任,然后安详地闭上双眼,与世长辞。 卡梅赫美亚大帝死后,许多夏威夷土著为了表示他们的悲痛,按照风俗,纷纷自我打掉数颗门牙,作为哀悼。 卡梅赫美亚大帝临死前,下令大臣们依照夏威夷土著的传统,把后事交给他最信任的老朋友郝皮里酋长,与他的妻子棋奥普兰尼王后,让他两人全权负责将自己的遗体,秘密埋葬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山洞里。 卡梅赫美亚大帝的遗骨葬于何处至今还是一个谜,夏威夷王国的古老传说,只有天上的星辰才知道遗骨埋在哪里。 卡梅赫美亚大帝已经被所有的历史学家,公认为夏威夷王国的精神代表。在美国首都国会山庄的国家雕塑堂(National Statuary Hall),夏威夷州部分,有两座塑像,一位是为夏威夷群岛当地土著痲疯病患贡献出生命的达米恩神父(Father Damien),另外一位就是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的卡梅赫美亚大帝。 1871年,夏威夷王国国王卡梅赫美亚四世下令,将每年的6月11日,定为卡梅赫美亚国家日(Kamehameha Day),作为对这位开国大帝的永久纪念。 卡梅赫美亚大帝在马上得天下,可惜他不懂必须要在马下治天下的道理。中外无数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马上得天下而不马下治天下者,最终会在马上失天下。 就像用暴力得天下者,必然会以暴力失天下的哲理一样,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定律,足以让天下专制独裁者为戒。 卡梅赫美亚大帝在二十二位妻妾中,独选棋奥普兰尼王后,作为身后大事的执行人,是有道理的。在夏威夷王国历史上,棋奥普兰尼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生了两个儿子,后来都成了夏威夷王国国王,那就是卡梅赫美亚二世和卡梅赫美亚三世。 另一个女儿哈里塔·纳亥娜伊娜(Harrieta Nahienaena),被卡梅赫美亚大帝册封为夏威夷公主。 棋奥普兰尼的意思是联合在天堂上的云彩,她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正宫王后。1778年生于马尾岛,家世显赫的她是夏威夷岛棋瓦烙大酋长(Kiwala′o),和棋奎女亚普娃(Kekuiapoiwa)的独生女,也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亲侄女,她自己继承了母亲的职位,同时又是马尾岛的最高女酋长。 1790年卡梅赫美亚大帝攻打马尾岛,棋奥普兰尼的祖父卡咯拉大酋长(kalola)被打得四处逃命,当他在莫洛凯岛被活捉时,便向卡梅赫美亚大帝投降,并献上自己漂亮的孙女棋奥普兰尼,以表忠心。卡梅赫美亚大帝见到棋奥普兰尼,惊为天人,立即接受了卡咯拉国王的降书。 棋奥普兰尼同时是卡蒲教的女教主,在马尾岛上她被夏威夷土著视为天神的化身,夏威夷群岛土著见了她,都要立即将树皮缝制的衣服褪到腰下,以示尊敬。任何人必须和她保持十英尺的距离,没有允许不得靠近,甚至连用脚踏到她在地上的影子都会被处死。 1795年,卡梅赫美亚大帝要娶棋奥普兰尼为妻,而她的条件之一,就是卡梅赫美亚大帝在见到她时要将腰带取下为敬,卡梅赫美亚大帝因畏其家世和迷其魅力而应允。在她的影响下,马尾岛和夏威夷岛,卡梅赫美亚大帝兵不血刃而得之。 棋奥普兰尼是位智慧非凡的女性,卡梅赫美亚大帝一死,她立即与卡梅赫美亚大帝的另一爱妻卡胡蔓妞组成联合阵线,稳住局势,顺利地扶持自己的儿子李厚利侯王子登基为帝。由于她的威望,使众多意图叛乱的酋长们不敢轻举妄动。 棋奥普兰尼虽然是卡蒲教的女教主,但她知道那全是些骗人的勾当,等到卡梅赫美亚二世坐稳了王位后,她第一件要处理的事情就是将卡蒲教彻底铲除。 棋奥普兰尼坚定的意志,使本来个性软弱的卡梅赫美亚二世下定决心,终使夏威夷群岛上的卡蒲教成为历史。 当卡蒲教垮台后,棋奥普兰尼激流勇退,从此不问世事,改嫁给卡梅赫美亚大帝的好友、夏威夷岛大酋长郝皮里为妻,安享天年。 1823年,郝皮里酋长被委任为马尾岛的州长,棋奥普兰尼也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为了一位虔诚的教徒,她脱下树皮制成的护体,穿上现代之华服,开始读书和做礼拜,她公开发表声明说: “我依照夏威夷的传统习俗,在我们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有了两个丈夫。我希望现在追随和服从耶稣基督,走向正道,有两个丈夫是不对的,我希望只有一个。郝皮里酋长是我的丈夫,从此以后也是我唯一的丈夫。” 1823年9月16日,棋奥普兰尼安详地在马尾岛去世,葬于拉海纳山摩库(Moku′ula, Lahaina),夏威夷群岛上有数间学校以她的名字命名,以为纪念。 在夏威夷群岛的历史上,与卡梅赫美亚大帝同被选为国会山庄的国家雕塑堂中塑像的达米恩神父,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达米恩神父不是夏威夷人,但他却是为夏威夷土著献出生命的第一位天主教神父。 达米恩神父的原名叫做约瑟夫·德·维斯特(Joseph de Veuster),于1840年1月3日,在比利时特雷梅鲁(Tremeloo)出生,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 那时的比利时,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北部因为多是佛兰德人(Flemings),说的是佛兰德语(Flemish),南部多是法国人,说的是法语。 达米恩的父亲是弗兰斯·德·维斯特(Frans de Veuster),母亲是卡托.沃特斯(Cato Wouters),都是忠厚老实的农夫,全家都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信徒,由于受到大哥奥古斯特.德.维斯特(Auguste de Veuster)的影响,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传教士。 在当地中学毕业后,约瑟夫拿出全家几年的储蓄,安排达米恩到布赖恩大学(Braine-le-Comte College)学习商业管理,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 可是达米恩对此毫无兴趣,与家人商量后,他到耶稣玛丽神学院(Congregation of the Sacred Hearts of Jesus and Mary)读神学,毕业后即得到了神职,成为达米恩神父。 1863年机会来了。达米恩神父的大哥奥古斯特.德.维斯特,被教会派到夏威夷群岛去传教,可是因为身体有病无法成行,达米恩神父自告奋勇,替兄出使,前往夏威夷群岛传教。 1864年3月19日,年仅二十四岁的达米恩神父,踏上了檀香山港口,开始了他悲壮的传教生涯。他在1865年,被派遣至夏威夷岛北库哈拉(North Kohala)工作。 这年是夏威夷王国多灾多难的一年。由外国商人与水手传进来的痲疯病、流行性感冒和梅毒,使这个南太平洋岛国,陷进了苦难之中,尤其是传染性极其厉害的痲风病,更使夏威夷王国政府束手无策。 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传染,卡梅赫美亚四世下令,将所有痲风病患者,隔离到莫洛凯岛北部一个叫做卡劳帕帕(Kalaupapa)的村庄。 卡录帕帕位于莫洛凯岛的后半岛,该地三面环海,背后是高达三千英尺的深渊,派兵把守唯一出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夏威夷王国政府并没有提供足够的食物和医生,来照顾痲风病患者,唯一的计划书,是要他们自给自足,自己想办法种菜种粮。痲疯病患者只进不出,任其自生自灭。为了争夺充饥的食物和遮风挡雨的草棚,痲疯病患者之间的互相残杀事件,时有所闻。 可是卡劳帕帕的环境,加之痲疯病患者,根本没有体力劳动的条件,因而整个村庄犹如人间炼狱,痲疯病患者,一旦被强行遣送至此,无异就是被判决死刑。 当负责夏威夷群岛的罗马天主教路易斯.迈格雷主教(Bishop Louis Desire Maigret),提出莫洛凯岛卡劳帕帕村需要关注时,达米恩神父坚决请求前往,向那些痲疯病患者,提供精神慰藉和实质的帮助。 1873年5月10日,路易斯.迈格雷主教在卡劳帕帕村的路边上,向那里八百一十六位痲疯病患者,介绍身边带着慈爱眼神和温和微笑的达米恩神父说: “这个人就是你们的神父,你们的亲人,你们的朋友,你们的邻居。他爱你们,他毫不犹疑地成为你们的一分子,他永远不会离开你们,他会与你们一起生活,一起奋斗,一起工作,也一起死亡。” 达米恩神父要那里的痲疯病患者们知道,当全世界都遗弃了他们时,主耶稣基督永远与他们同在,当全世界都用不公平的歧视眼光看他们时,他会张开双臂拥抱他们,欢迎他们,爱护他们,支持他们。 当那些聪明人站在神坛上,衣着光鲜地发表充满仁义道德的演说时,达米恩神父独自在卡劳帕帕村,卷起袖子,扎上围裙,默默地替围在他身边的那些可怜无助、精神彷徨的痲疯病患者,提供人道、精神与实际生活上的无偿服务。 达米恩神父替痲疯病患者洗擦伤口,替他们换药,替他们洗澡,替他们盖屋,替他们做床,替他们擦去泪水,为身体无法自理的痲疯病患者,准备清水和食物,也替临死的人祈祷,替死去的人制造棺木,替没钱埋葬者挖掘墓穴。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什么是大爱无私,什么是慈悲奉献,什么是宗教情怀,什么是真正的耶穌基督精神。 达米恩神父在卡劳帕帕村开良田,办学校,建教堂,视这群麻风病人为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村里的痲疯病人,也视达米恩神父,为痲疯病患者生活的唯一依赖,与精神上的唯一寄托。 六个月后,达米恩神父写信给他在欧洲的大哥奥古斯特.德.维斯特说 :“我爱这些亲人们。我已经把自己当成痲疯病患者,所以我会带着他们去见主耶穌基督。” 在达米恩神父的努力下,整个卡劳帕帕村,开始有了生气:棚户变成了房屋,地里有了农作物,学校兴盖起来了,教堂开始启用,所有的痲疯病患者,得到了基本的温饱。 更重要的是使所有在卡劳帕帕村的痲风病患者,感受到了真爱和温暖,也看到了希望。达米恩神父成为村里所有痲疯病患者的唯一精神寄托。 1884年12月的一个晚上,达米恩神父习惯性地用热水泡脚,可是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脚,感觉不到热水的温度!达米恩神父清楚地知道,这是已经感染上痲疯病的早期预兆。 达米恩神父处理这件生死大事的方法,并不是赶快离开这个麻烦之地,而是更加快速地盖房子,更加快速地播种于农田,更加忙碌地安排卡劳帕帕村的未来,务必要在自己死后,有更多的恩惠,留给他的痲疯病患信徒们。 达米恩神父的忘我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其中有四个人自愿成为他的义工,自愿前来卡劳帕帕与他一起奋斗。 第一位是:约瑟夫·杜特顿(Joseph Dutton)。他是一位美国南北战争的退伍军人,因为酗酒问题而导致离婚,在卡劳帕帕村负责所有房子的维修和保养; 第二位是: 比利时神父路易斯·兰伯特(Louis Lambert),负责传教和安抚的工作 第三位是:詹姆斯·辛尼特(James Sinnett),一位来自芝加哥的男性护士,负责照顾痲疯病患者; 第四位是:德国的玛丽安·柯普修女(Mother Marianne Cope),负责组建医院的工作。 达米恩神父蒙主宠召后,玛丽安.柯普修女当仁不让,一肩挑起继续照顾卡劳帕帕村痲疯病患的责任。 玛丽安.柯普的原名是安娜.库布(Anna Barbara Koob),受洗为天主教徒时,改名为玛丽亚.库布(Maria Anna Barbara Koob),被罗马天主教册封为修女时,再易名为玛丽安.柯普修女。 在美国天主教的历史上,梵蒂冈教廷只册封了十一位美国人为圣人,其中之一就是玛丽亚.库布于修女。 1838年1月23日,玛丽亚.库布在德国黑彭海姆(Heppenheim)出生,两岁时随着她的农夫父亲彼得. 库布(Peter Koob),与母亲芭芭拉.维岑巴赫(Barbara Witzenbacher)移民美国,定居纽约州中部城市尤蒂卡(Utica)。 在玛丽亚.库布的双亲,归化成美国公民时,按照美国法律,玛丽安. 库布同时自动成为美国公民,她自此以美国人自居。 玛丽亚.库布于跟随着父母到本地的圣约瑟夫教堂(Parish of Saint Joseph Church)礼拜,开始了她的宗教信仰。 初中八年级时,她父亲身患恶病,无法起床,家中经济亮起红灯,由于家境贫寒,而玛丽亚.库布于是家中十位兄弟姐妹中的长女,她毫不犹豫地自我停学,进入工厂为童工,赚取微薄的收入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1862年,彼得.库布病逝,在其余的弟妹们已经长大,可以自我照顾后,时年二十四岁的玛丽安. 库布,在无后顾之忧的环境下,开始追求自己长久以来的宗教理想----进入位于纽约州中部锡拉丘兹(Syracuse)的圣弗朗西斯修女修道院(Sisters of the Third Order Regular of Saint Francis)进修。 1862年11月19日毕业时,按照天主教传统教规被赐名为玛丽安·库布修女。 玛丽安.库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所德国移民学校教授英语,后又出任当地数家公立小学的校长。 1870年,玛丽安.库布再升迁为纽约中区的教区副总长,负责由天主教开设的两所圣约瑟夫医院(Saint Joseph Hospital)的行政业务。 这所纽约州中部的第一家医院,虽然是由天主教所建,但其宗旨却毫无派别,对于所有的信仰和种族,一律提供平等的医药服务。在种族偏见成风的美国,恰似一股清流安抚着众多的民族创伤。 由于累积起来的医药知识,使玛丽安.库布修女在1877年,创办附属于锡拉丘兹大学名下的锡拉丘兹医学院,大量培养实用的医学人才。 1883年,夏威夷王国的痲疯病成灾,严重失控,夏威夷王国政府束手无策,卡拉库雅国王亲自出面,向美国民间求救。由于当时的痲疯病,是无药可治的绝症,尤其是其传染性,更使群医畏如蛇蝎,在超过五十家宗教组织,全部回绝向其伸出援助之手后,玛丽安.库布修女给卡拉库雅国王写了一封热情又热心的回信: “为了岛上那些拥有特殊恩典的痲疯病患者,我愿意牺牲自己来拯救他们的灵魂,这是我全心全意的选择,并迫不急待地接受这份召唤,我不害怕任何的病毒,我奉神命,有信心地去消灭痲疯病毒。” 1883年,玛丽安.库布修女率领着三位充满了慈悲和爱心的修女,踏上了檀香山的港口。她改修和清理了小型的瓦胡医院(Oahu Hospital),专事收容来自八大岛的痲疯病患者,两百张病床立即满座。 次年应夏威夷王国政府之请,玛丽安.库布修女在马尾岛设立了马拉兰尼医院(Malulani Hospital),是为该岛第一间造福人们的大众医院。 1884年1月,玛丽安.库布修女在檀香山认识了达米恩神父。两年后,当达米恩神父自己已得痲疯病毒的消息传开后,几乎所有的檀香山教堂,全部以安全的理由,拒绝达米恩神父的进入。 夏威夷王国的政府官员,也对他敬鬼神而远之,唯独玛丽安.库布修女向达米恩神父展开欢迎的臂膀。 1887年,夏威夷王国改朝换代,新政府为了檀香山的市容,决定关闭瓦胡医院,并将所有的痲疯病患者,驱逐到莫洛凯半岛北部的卡劳帕帕村,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1888年,玛丽安.库布修女决定,绝不放弃那些被她视之为子女的痲疯病患者,遂自告奋勇前往卡劳帕帕村,继续为痲疯病患者,提供精神和医药的无偿服务,时距达米恩神父的蒙主恩宠召,仅数月时间。 达米恩神父之死,深深地打击了在卡劳帕帕村义工们的信心,但在玛丽安.库布修女的慈爱和精神感召下,很快地恢复了斗志。 在全世界的关怀下,卡劳帕帕村迅速地成为了历史。但玛丽安.库布修女的大爱并没有停止,继续为夏威夷人们提供无偿服务,她终其余生未曾返回纽约州老家。 玛丽安.库布修女于1918年8月9日,病逝于夏威夷檀香山,享年八十岁。 2012年10月12日,天主教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宣布,册封玛丽安.库布修女为圣人。 1888年年初开始,达米恩神父的痲疯病发作,他的手臂要挂住吊带才能活动,他大腿上绑满了绷带,双脚也已经不听指挥,走起路来,步履蹣跚。身上的皮肤,开始出现红斑并腐烂,达米恩神父知道自己来日无多。 1889年3月23日,达米恩神父已无力站起来,只得躺在床上,继续指挥工作。 一周后的3月30日,达米恩神父做了最后的忏悔,重新向他的主,立下新的誓约,祈求主的恩典,赐他天年,使他能为卡录帕帕村的痲疯病患者,再多做些奉献。 三天后的4月2日,达米恩神父按照天主教传统,接受了临终圣餐和涂油仪式。 1889年4月15日早上8:00时,达米恩神父在他选择的圣地卡劳帕帕村,无条件地在为痲疯病患者,奉献了整整十六年后,蒙主宠召,魂归天国,享年仅四十九岁。 达米恩神父谢世后,被简单地埋葬在卡劳帕帕村,村民为了哀悼和怀念这位天主教神父,以莫洛凯殉道者美誉之。夏威夷王国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在瓦胡岛政府大楼前,立了一座铜像,作为对他永久的尊敬、感谢和怀念。 达米恩神父之死,感动了世界,震撼了人心,使大家觉得不应该歧视痲疯病患者,因为他们亦是身不由己的受害者。 在达米恩神父的精神感召下,来自全球的大量药品、物资、医生和关怀,源源不断地涌向莫洛凯岛,涌向卡劳帕帕村,使这片充满了灾难的人间炼狱,逐渐成了历史名词。 1936年,比利时政府,将达米恩神父埋葬在莫洛凯岛卡劳帕帕村的遗骨挖移出来,接回比利时老家安葬。 为了不违背达米恩神父的生前心愿,比利时政府在移墓时,将他的手骨原封不动地留在原墓,作为夏威夷群岛人民永久的纪念。 梵蒂冈罗马教廷于2009年2月21日宣布,教皇册封达米恩神父为圣人的程序,将于2009年10月11日完成,达米恩神父慈祥的音容,永远遗留在夏威夷人民的心中。 达米恩神父的大爱与真诚,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时至今天达米恩神父的名字,已经成了全球艾滋病,和其他绝症患者的精神堡垒、希望寄托。达米恩神父的善行,不但造福了夏威夷群岛土著,还遗爱在人间,振奋着也洗涤着人类的文明精神。 卡梅赫美亚大帝一死,就像所有的寡头政治一样,人治的通病立刻涌现,他留下了一个随时都会出纰漏的烂摊子,给他儿子李厚利侯王子去继承。 1819年,是夏威夷王国风雨如晦的一年,强权政治的老君王刚死,毫无威望的新君就位,诸侯不服,暗潮汹涌,天下将乱。 夏威夷王国各岛屿上那些心高气傲的四方诸侯,根本没把既无经验又缺乏威信的李厚利侯王子放在眼里,以为他们时运已到,所有酋长都冷眼静观李厚利侯王子,如何处理这些多如牛毛的麻烦。 1819年5月20日,时年二十二岁、从小就被册封为储君的李厚利侯王子,于风雨飘摇中按照夏威夷王国的传统,在卡胡蔓妞和棋奥普兰尼两位王太后以及王后卡玛玛莉的安排下,在海边沙滩上接受酋长们的礼拜和祝福,完成了登基大典,成为夏威夷王国的新国王,史称卡梅赫美亚二世。 按照夏威夷王国和卡蒲教的传统规矩,卡梅赫美亚二世用酒水和狗肉,招待前来祝贺的夏威夷王国的前朝大臣,和各怀鬼胎準备叛乱、从外岛假装前来祝贺,实际上是来打探虚实的众酋长们。 卡梅赫美亚二世的名字,可能是夏威夷王国八位君主中最长的一位,出生时卡梅赫美亚大帝替他起的名字是:Kalaninui Kua Liholuho I Ke Kapu′iolani。 登基后,卡梅赫美亚二世自己更名为:Kalani Kalei′aimoku O Kaiwikapu O La′amia I Kauikawekiu Ahilapalapa Keali′i Kauinamoku o Kahekili Kalaninui I Mamao′Iolani I Ka Liholiho。 卡梅赫美亚二世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次子。他出生在夏威夷岛希鲁(Hilo),他的母亲是棋奥普兰尼皇后。 卡梅赫美亚二世的生日已经无从考证,多种文献的记载都只是1797年,但没有月日。卡梅赫美亚二世得到父母的恩宠和疼爱,五岁时就被卡梅赫美亚大帝册封为储君。 卡梅赫美亚二世尚在棋奥普兰尼王后腹中时,就得到了双亲的特殊爱护。他们本来计划按照卡蒲教巫师的安排到瓦胡岛库坎尼咯廓(Kukaniloko)生产,但是临盆之际,棋奥普兰尼大病一场,无法走路,只得在希鲁产之。 卡梅赫美亚二世一出生,卡梅赫美亚大帝就将他按照夏威夷当地土著的传统,过继给他另一位爱妻卡胡蔓妞,所以卡梅赫美亚二世有两位母亲。 由于卡梅赫美亚二世从小跟着卡胡蔓妞长大,她又是自己的合法监护人,常年相处,情胜母子。所以等到卡梅赫美亚大帝一死,横行霸道的卡胡蔓妞伪称她出任监国的安排,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意旨而强行执行。卡梅赫美亚二世明知这是胡编乱造,但审时度势后,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只得勉强接受。 卡胡蔓妞的监国职位是有着实权的。当卡梅赫美亚二世带着文武大臣,返回夏威夷王国首都凯录亚康纳时,卡胡蔓妞就披着卡梅赫美亚大帝那件闻名于世的大红披肩,踏着红毯为他送行,完全是一副君临天下的架势。 卡胡蔓妞拉着卡梅赫美亚二世的手,当着所有的朝中文武大臣的面宣布 :“是我们两人来统治这个王国。”卡梅赫美亚二世则强颜欢笑,敢怒不敢言。 卡梅赫美亚二世共有五个妻子,除了亲妹妹柯奎瓦卡兰外,其它四位是伊丽莎白.金娜玉(Elizabeth Kinau)、米莉亚姆. 凯卡洛希(Miriam Auhea Kekauluohi)、卡兰尼普亚希(Kalanipauahi)和安娜. 基卡瓦诺希(Anna Keahikuni-i-Kekauanohi)。 这几位妻子,都是卡梅赫美亚二世的近亲:米莉亚姆. 凯卡洛希是他自己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金娜玉是他同父同母妹妹,卡兰尼普亚希是他的亲侄女,柯适劳希是他的同母异父妹妹,安娜.基卡瓦诺希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孙女,被卡梅赫美亚大帝册封为马尾岛与考艾岛的州长,同时也是卡梅赫美亚二世的亲侄女。 虽说虎父应无犬子,可是卡梅赫美亚二世的魄力,若与其父相比,则有天壤之别,难以相提并论。 夏威夷王国的政治版图,共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个政治中心,是卡梅赫美亚二世的夏威夷王国政府; 第二个政治中心,是王太后卡胡蔓妞的监国大臣集团; 第三个政治中心,是卡梅赫美亚二世表弟,身兼卡蒲教教主的克库奥亚卡朗倪酋长(Kekuakalani),和棋亚奥艾·卡兰尼姆库酋长(Keaoua Kalanimoku)。 卡胡蔓妞是夏威夷王国历史上诸多风云人物中的一个异数,卡梅赫美亚大帝一共有二十二个老婆,美丽、可爱、豪爽而性格不拘小节的卡胡蔓妞是,卡梅赫美亚大帝众多妻妾之一。 十三岁就嫁给了卡梅赫美亚大帝为妻的卡胡蔓妞,是在夏威夷王国历史上,值得大写特写的传奇风云人物。 卡胡蔓妞具备了成为超级女强人的所有条件,她的出现,使得卡梅赫美亚大帝的其他妻妾们全部为之失色,进宫不到一年,她就将卡梅赫美亚大帝的得意爱妾,美艳绝世的棋奎亚普娃·里利哈(Kekuiapoiwa Liliha)挤垮,成为夏威夷王国后宫内使人侧目的头牌红人。 卡胡蔓妞天性聪明而有远见,是卡梅赫美亚大帝重要的政治顾问之一,每当有重要的军国大事,卡梅赫美亚大帝总是与她商量后才决定,卡梅赫美亚大帝的必须要以武力才能统一夏威夷群岛的战略思想,就是来自卡胡蔓妞。 这种决策能力是卡梅赫美亚大帝其他的妻妾所无法相比的。卡梅赫美亚大帝越到晚年,对其依赖越深,卡胡蔓妞的成长史,既是一部夏威夷王国的文明发展史,亦是一部夏威夷群岛基督教的文明传播史。 任性妄为的卡胡蔓妞,是一位半开放式的夏威夷土著,风云际会,使她在夏威夷王国呼风唤雨大半辈子。 出身官宦世家的卡胡蔓妞到了晚年,受到了美国基督教义的启发,如梦初醒,突然开窍,方知自己罪孽深重,觉悟到以前的种种不是。 卡胡蔓妞以六十三岁高龄,接受了耶稣基督为她的救主,她虔诚的跪在圣坛前,受洗为基督教徒,自此痛改前非,用其余生,跑遍夏威夷群岛王国大小群岛,披星戴月,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到处以身作则,传播耶穌基督的天国福音。 1832年6月5日,年老体弱的卡胡蔓妞,已经病入膏肓,她躺在檀香山曼努雅谷(Manoa Valley)的家中,接见了最后一批美国基督教传教士。 卡胡蔓妞双手抱着,美国基督教传教士送来的羊皮精装版、刻着她烫金名字的《圣经》,在众人轻声唱着 《主啊!请赐我仁慈》的悠扬圣歌中,蒙主宠召,含笑而逝,戏剧性地结束了她浪漫而精彩的一生,享年六十四岁。 1768年3月17日,卡胡蔓妞在夏威夷岛寒纳山(Hana)的一个山洞里出生。卡胡蔓妞在夏威夷语里是羽毛斗篷的意思。 卡胡蔓妞的家族在马尾岛上声势显赫,她的父亲是柯亚武木库.帕派亚赫亚赫二世大酋长(Ke′eaumoku Papaiahiahi II ),母亲是娜玛翰娜伊卡勒卡兰尼女大酋长(Namahana》iKalelekalani)。 帕派亚赫亚赫是马尾岛的大酋长,不但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母系亲戚,还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资深政治顾问,后来被卡梅赫美亚大帝册封为马尾岛的州长。帕派亚赫亚赫为了向卡梅赫美亚大帝表示感谢和忠心,将十三岁的卡胡蔓妞,送给卡梅赫美亚大帝为妻。 卡胡蔓妞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是些杰出人才。她的大哥约翰.库亚金尼(John Adams Kuakini),是夏威夷岛的州长,二哥乔治.基奥莫库二世(George Cox Kahekili Ke′eaumoku II ),是马尾岛的州长,妹妹莉迪亚.皮伊亚(Lydia Namahana Piia),则是马尾岛的王后。 卡胡蔓妞个性刚烈好胜,脾气暴躁,配上她那六尺二寸高、三百五十磅的强壮身材,连卡梅赫美亚大帝对她都有点儿吃不消。卡胡蔓妞自幼任性妄为,她最大的爱好,除了喝酒跳舞,就是喜欢享受夜夜换新郎式的多姿多彩的洞房生活,她既享受“一张玉臂千人枕”的乐趣,更沉迷“半点朱唇万客尝”的浪漫。 卡梅赫美亚大帝年事渐老,妻妾众多,雨露难均,难以满足卡胡蔓妞特别旺盛的生理需求。卡胡蔓妞是不会闲着的,卡梅赫美亚大帝手下的酋长和大臣,多半都曾与她着共赴巫山云雨情。 加之大溪地群岛的特殊性文化,和卡蒲教根本就对此不加约束,更骄纵卡胡蔓妞的胡天胡帝、放浪形骸的作派。只要兴致一来,或是被卡梅赫美亚大帝冷落了,风流的卡胡蔓妞就干脆离家出走,到处去找她的老情人们吃喝玩乐,玩得好不自在。 数次出走,给了卡胡蔓妞全新启示,那就是想玩得痛快过瘾,就必须离家,从此以后,只要卡梅赫美亚大帝说她两句,她就一走了之,不玩到尽兴,是绝不会回家的。 有一次,色胆包天的卡胡蔓妞,和卡梅赫美亚大帝的亲侄子玩不伦之恋,就在皇宫边上的椰林里幽会野合,却被刚好路过的卡梅赫美亚大帝逮个正着。 卡梅赫美亚大帝一怒之下,立即将他亲侄子当众砍头处死,用皮鞭把卡胡蔓妞痛打了一顿,逐出宫门,流放荒岛。 卡梅赫美亚大帝对妖艳美丽且聪明伶俐的卡胡蔓妞,是又恨又爱,拿她没办法,没过多久,因为想念着 她的种种好处,遂下令将她释放,招返皇宫,并依然留在身边,协助自己处理公务。 卡胡蔓妞是个有心计的人,她知道卡梅赫美亚大帝已经日暮西山,来日无多,她利用自己的裙带关系,拉拢着夏威夷王国政府,和夏威夷王朝宫廷内外的亲信,暗中培养班底,日子一久,自成体系,形成一股不可轻视的政治势力。 卡梅赫美亚大帝一死,卡胡蔓妞即刻利用朝廷上下、皇宫内外的有利条件,谎称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旨意,自封为夏威夷王国监国大臣兼王太后,成为真正夏威夷群岛上的最高统治者。 夏威夷王国的朝廷大臣们,人人为了自保,谁也不敢站出来说话。无奈之下,就为她特别设立了监国大臣、实际上就是首相的职位,加上她本来王太后的身份,无人敢撄其锋,从此实权在握,成为夏威夷王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性。 新登基的夏威夷国王卡梅赫美亚二世,与将自己抚养成人的母后卡胡蔓妞关系不错,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既无兵,也缺将,加之天下混乱,自觉举步维艰、政令难行。 卡梅赫美亚二世深知与王太后卡胡蔓妞合则两利、分则俱败的硬道理,虽然不愿意,但还是与她组成联合阵线,应付时艰,共渡难关。 等到卡梅赫美亚二世客死英国后,王太后卡胡蔓妞按照卡梅赫美亚二世的遗嘱,扶持年仅十一岁的小王子卡兰尼.卡尔科奥里王子(Kalani Kauikeaouli)登基,成为夏威夷王朝卡梅赫美亚三世。 王太后卡胡蔓妞的鼎盛时期,正是夏威夷王国政权青黄不接之际,她名义上是监国大臣,却是真正大权独揽的夏威夷王国最高统治者。 卡胡蔓妞凡事亲力亲为,勤奋工作,从1819年5月20日开始,直到1832年6月5日谢世为止,共十三年十六天,是夏威夷王国历史上在任最长的监国大臣。 假设那时期的夏威夷王国,如果没有卡胡蔓妞的强势领导,在荒蛮半开的太平洋群岛上,不知道会有几人割据称霸,几人自立为王,哪还有卡梅赫美亚家族的立足之地? 卡胡蔓妞用圆滑老到的手段,前后摆平了数十件政治叛乱,使夏威夷王国度过危机。在众多政治危机中,她处理得最为漂亮的就是尼赫事件(Ni′ihau Affair)。 尼赫事件是卡胡蔓妞一生中最有智慧、勇气、胆色、策略和魄力的展现。 夏威夷群岛,虽然是在卡梅赫美亚大帝的高压军事力量下统一了,但是政局并不稳,反叛与分裂之声,随处可闻,其中考艾岛和尼赫岛的诸侯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George Kaumuali′i),与他的儿子亚伦. 凯阿里奥努伊酋长(Aaron Kealiiahonui),就是最佳的例证。 曾在1810年时,由于惧怕卡梅赫美亚大帝的彪悍武力,勉强与之签订了和平统一同意书,使夏威夷王国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顺利建立。 但是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的内心,从未服气过,老是想找借口翻脸,宣布脱离夏威夷王国而独立。等到卡梅赫美亚大帝在1819年5月5日去世后,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原型毕露,再也忍耐不住,也再不肆无忌惮,立即着手策划着如何脱离夏威夷王国而独立的阴谋。 卡胡蔓妞得到情报后,知道如果动用夏威夷王国目前仅有的武装力量,来征讨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这样一来,将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岛屿上的数百个大小酋长们,亦会跟进,若真如此,则新诞生的夏威夷王国,势将因内战而陷于危殆之中。 卡胡蔓妞采取了以柔制刚的手段,来对付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使夏威夷王国开国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化险为夷:1821年10月9日,在卡乌穆亚里伊酋长要宣布叛乱的前夕,卡胡蔓妞用甜言蜜语,哄骗了卡乌穆亚里伊酋长出来,让埋伏在路旁的二十名勇士,一拥而上,将他活捉,绑架回皇宫。 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以为这次是必死无疑,谁知道事情的发展,出乎他预料之外。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被绑架回夏威夷王国皇宫后,不是被武士押送去冰冷的监狱,而是被宫女请进了温柔的洞房! 玉帐春宵之后,卡乌穆亚里伊酋长,非但不再叛变造反,还迎娶了卡胡蔓妞,为他的第七位妻子。不知道中国俗语所说的温柔乡是英雄冢,是否有其道理,但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却是在掉进卡胡蔓妞的温柔乡里未几,即一命呜呼了。 乔治.卡乌穆亚里伊酋长死了,他继位的儿子亚伦. 凯阿里奥努伊酋长,就更反叛不成了,因为卡胡蔓妞又采取了同一手段来对付他,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又嫁给了亚伦. 凯阿里奥努伊酋长,做他的第九位老婆。 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