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
接上: 小土豆的西游记(1)
2 文物古迹篇
我们这一路参观的名胜古迹按顺序排列依次为甘肃麦积山、青海塔尔寺、西宁马步芳公馆、长城终点嘉峪关、敦煌莫高窟和张掖大佛寺。甘肃麦积山和敦煌莫高窟同属我国四大石窟,但相比之下还是有很大区别,麦积山主要以险峻著称,全部石窟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上,游人靠攀登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参观一个个佛龛洞窟,可谓惊心动魄。因山势外形酷似农村的麦垛,故名麦积山。除了几尊较大佛像,大多数佛像都雕在小窟龛里,龛口用浓密铁丝网隔挡,游人很难看清佛像真面目,加之缺乏文字介绍,大多数游客只能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已。
(麦积山石窟)
而敦煌莫高窟却截然不同,参观之后给人以震撼之感,莫高窟现保存洞窟492个,上下五层象蜂窝鸽舍一样排列,每个洞窟都象住人的窑洞一样大小,有门有锁,还有编号,打开洞门你就进入了一座艺术宫殿,突兀你面前的是形态各异的佛像,有大有小、有立有坐,还有曾藏有大量经书的藏经洞,最称奇的是洞窟四周和顶部全部用壁画填满,不留一寸空白,壁画内容以飞天为主,也有排列整齐、千人一面的小佛像,还有许多佛经故事画,时隔千百年,壁画仍旧色彩鲜艳。据导游讲莫高窟的彩色塑像2千身,壁画4.5万平方米,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40多公里,难怪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河西走廊的一颗明珠,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集观赏性和学术性为一体,古今中外许多高僧大德、画家学者都为此献出了心血乃至生命,由此形成的“敦煌学”至今生生不息。
(敦煌莫高窟-这个照片来自网络)
莫高窟的旅游管理也非常值得称赞,游客一进来,先将行李相机寄存,然后按大约25人分为一组,每组由一名导游带领参观、免费讲解,导游给本组游客每人发一个耳机,耳机的频率和自己的一样,只能听见本组导游的讲解,洞窟的钥匙掌握在导游手上,你如果不跟随本组导游,既进不了洞窟,也听不见其他导游的讲解。耳机里传出的讲解声既清晰又不刺耳,导游手持的手电让游客既能聚精会神又不损害文物,这样一来,每组游客走的路线不同,进洞的时间不一样,既不拥挤,也不吵闹,既使游客再多,也都有条不紊地在不同洞窟之间穿梭,井然有序。修建在莫高窟外面的敦煌博物馆也是博大精深,有文字介绍、有图片资料、有多媒体影像,还陈列着阮、笛、箜篌等西域乐器,这些乐器不仅有实物、有文字介绍、每件乐器旁边还悬挂着耳机让你聆听不同乐器的美妙声音,真是细致入微。
(阮)
青海塔尔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金殿灿烂,气势恢宏。由于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与拉萨布达拉宫不同的是它是庭院式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殿堂寺庙都是一个个小独院,不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那样封闭严,空气浊。这里的三大宝壁画、酥油佛像、堆绣都采用石质矿物颜料,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有趣的是朋友让我去找塔尔寺管委会主任,主任站在我面前我也没认出来,管委会主任居然是一位红衣喇嘛。小时候,我经常在广播上听到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这个奇怪的名字,这次听说能见到活佛,我们就专门推迟了一天参观塔尔寺,结果除了红衣喇嘛和摩肩接踵的游客,根本没有捕捉到一点活佛的蛛丝马迹。
(塔尔寺)
(夕阳下的赛里木湖)
嘉峪关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我原以为是是一个简单的城楼,象西安市的城门一样,其实它是一座很雄伟的城池,它比万里长城另一端的山海关早建了九年,也比山海关雄壮的多。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层组成,内城东门叫光化门,西门叫柔远门,很有寓意。城墙上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14座,城内有游击将军服、井亭、文昌阁等,仿佛是驻边将士工作、生活的一个城镇,后来这里也的确演变出了一个嘉峪关市。站在乾隆皇帝题字的嘉峪关上瞭望如血残阳,遥想当年金戈铁马、鼓角争鸣,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悲壮的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嘉峪关西北地区还有两个稍小的关口,但它们的名气也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而世代流传。我想嘉峪关之所以如此规模宏大,主要是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它处于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是军事攻守的重要关隘,汉武帝时期,十九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作战,所向披靡,大败匈奴,匈奴失去了对河西地区的控制,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嘉峪关)
(待续)
预告:
3 风土人情篇
4 瓜果美食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