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Y网友发博文,列举了在海外养老可能遇到的困境。他讲的那几条可能对某些特殊的人群适用,但是对于大多数在美国工作了二,三十年后在美国退休的人来讲,这篇博文过分悲观了,可能会误导一些不知情的人。 我本人已经退休两年多,还有几个退休多年的好朋友。从我所经历的和所看到的,这些人在美国退休的情况与Y文所讲的都大相径庭。 首先,关于医疗,Y文提到“高额的医疗费用,令老人望而却步,有病也不敢去医院”。这一条我不敢苟同。美国老人65岁后有政府提供的老人医保( medicare )。美国的medicare part B (part A 管住院,part D 管处方药,这里不详细介绍)有三项选择:1. 传统医保(Original medicare part B)。2. 实惠医保(Advantage plans,也叫part C)。 3. 传统医保加额外医保(medicare + medicare supplement plans)。 如果你选择传统医保,你每年要先付deductable (2016年是166刀)然后medicare 付80%,你自付20%。 如果生大病,20% 也不少,所以老人医保还有选择3,也就是在传统医保的基础上,你另外买额外医保。额外医保有很多选择,我选的是最好的一种,也就是:medicare 不付的部分,额外医保全包。买了这种医保,你看病不花一分钱,看完病,拍拍屁股走人,连账单都没有。而且看病不受任何限制。你选择医生(包括专业医生)和诊所时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你想看谁就看谁,想到哪里看就到哪里看。因为这种医保付款有保障,绝大多数的医生和医院都接受这种医保。当然这种医保要在medicare 保费的基础上多交一份保费(我现在每月交175刀)。我的额外医保还有个好处:YMCA 和24 hour fitness 等健身房会员免费。 这种保险最大的好处是保你生大病没事。我一个朋友买了和我同样的额外医保。他买保险不久就因为摔跤,造成颅内出血,住院做了头颅手术。医院的账单显示,总花费超过十万刀。结果他一分钱没花,连住院几天的吃饭钱都省了。这老兄祸不单行,几年后又突然胆结石发炎,急救车把他送到医院做了大手术,住院5天仍然是一分钱不花。连急救车的费用保险公司都给报销了。 每月两百刀的额外医保费对于我们在美国退休的华人来讲,是应该承受得起的。如果你买了这种保险,怎么可能“有病也不敢上医院”? 有人讲,在美国看病要事先预约,排队,有些医学院教授等大牌医生可能要等上两,三个月(一般的家庭医生,特别是华人医生一般不怎么等),很不方便。这条不假,但是这条不难解决。现在美国的urgent care 诊所遍地开花,你住的社区附近就应该有。这种诊所无需预约,随到随看。如果你有额外医保,有个头疼脑热,你尽管进去看病,反正自己不花钱。这种诊所的医生都是有执照的正规医生,如果是小病,医生会给你开药。一旦发现你有大病,他们会立即帮你联系急诊医院或你的家庭医生。我有个朋友因为脸色发白,浑身无力,去urgent care。结果医生验血发现他红血球少了很多,断定有内出血,立即把他送往急诊医院,救了他一命。 如果有人不愿或不能花这两百刀去买额外保险,选择2,即实惠医保,也可以解决看病的问题。 这种医保一般只付medicare 的保费(这份钱是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必须付的,极低收入的人除外)而不另外花钱。实惠医保相当于HMO,每次看病只付很少的钱。这种医保的缺点是:你看家庭医生以外的医生需要先由家庭医生推荐。这样,urgent care 你就不能去了。另外,有些检查,比如超声波,CT等要自己花钱。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好,这也是个不错的选项。我有两个朋友就是选的这一项。 美国老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传统医保,与实惠医保相比,传统医保的好处是不受家庭医生的限制,看病选择性多。但坏处是要自付20%。其实这一条也不像听起来那么可怕。美国的医疗费用听起来高得吓人。但是医生(医院)的账单必须先送到medicare 去审批。Medicare 会给它大杀大砍,一般会把它的总数除以5甚至7。比如10万的账单,medicare 只批给它2 万。这2 万刀里medicare 给你报销1.6 万,你自掏腰包4 千。如果你连4千都付不起,你还可以同医院讨价还价,最后可能只付很少的钱。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去年我做胃镜外加食道扩张(需要全麻)。手术,麻醉,取样和化验的总账单是$12,490。Medicare 给它压缩到 $1,297,并付给医生 $1,016 (近 80%)。其余的20% ($270)由我的额外医保公司付,我自己一分钱不花。退一步讲,就算没有额外医保,自付270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哪里就“不敢看病”了呢? 其实,美国的医疗条件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除了技术和设备先进外,最关键的是医生的医德高,特别是医学院教授等大牌医生的医德,你不得不佩服。我朋友两次住院和手术的经历给我的印象极深。他的每次手术都是主任医生带领一个医生小组(全是医学院的教授)反复研究测试结果后做出几套手术方案(特别是那个腹部手术,因为腹内有感染,情况非常复杂),然后整个小组参加手术。他两次大手术后恢复得都非常好,现在壮得像一头牛。我的家庭医生是个教授。每次去医学院看病,我都觉得受到的是VIP一样的待遇,再加上诊所优雅宽松的环境,我相信条件比国内的高干病房还要好。同Y网友所讲的恰恰相反,我觉得有幸能在美国退休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享受美国优越的医疗条件。 其次关于社安金。Y网友说:“过去30年来积累的社安基金,将于不久用光”。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但不全面。我在《美国的社保会破产吗?》一文中有详细阐述,并指出“社安破产”的说法是“以讹传讹,杞人忧天”。这里的关键是上述论调有一个假设的前提条件,就是:社安系统按照以前的办法一成不变。提出这种假设的人或者是有识之士要提醒政府应该未雨绸缪,或者是“别有用心”(西岸网友在评论中的原话)。其实,美国的社安法一直在改,先是把年龄从65岁逐步的改为66岁67岁。今年从五月一日开始实行的新法案又堵了社安金发放中的一些漏洞。我相信社安法案以后还会朝着开源节流的方向改。所以社安法不变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至于“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以换取养老的费用”的说法,那主要是针对一部分平生吃光花光的美国人的,那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无可厚非。在美国退休的华裔不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401K和退休金帐户里存足够的钱。我的几个退休的朋友在退休前都把房屋贷款的钱付清(房地产税要缴,但是多数地方对老人都有优惠),这样每月领到的社安金可以支付大部分的日常开销。再加上401K和退休金账户里必须取的MRD(minimum required distribution)部分,足够生活。哪里就到了非抵押房子不可的份上了? 说到孤独,退休后我们日常接触人的圈子变了,有些人可能会不适应。但是孤独与否全在个人的心态。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人不要总把自己当个人物,觉得了不起。如果你肯放下身段,把自己当个普通人,身边的乐子多了去了。 比如健身,退休后可以每天去健身房。健身不光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颐养心智。每天,当我做完自我规定的项目,坐在YMCA的休息厅里喝茶的时候,心里轻松愉快,感觉这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候。 又比如钓鱼。我和太太都喜欢钓鱼,一竿甩下去,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那鱼竿上,一切烦心事都丢到脑后去了。真是“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垂钓乐,岂在得肥鲜”。我们经常和一对退休多年的老朋友相约去钓鱼,边垂钓边聊天,然后在清新幽美的大自然里共进一顿野餐,神仙一般。我认识一位国内的大款,他每年几次,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钓鱼。他在此地一雇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替他开车,陪他钓鱼。这样说起来,我们在这里的生活不是可以同国内的大款相比么? 再比如种菜,养花。我家的菜园不大(我不愿意破坏草坪),但是经过我们的精心培育,收获却不小。种菜的乐趣不光是在于能方便地吃到自家后院的百分之百的有机蔬菜,更重要的是每当看到秧苗茁壮成长,果实累累,特别是当把自产的蔬菜和水果送给朋友时,自己有一种由衷的成就感。夏天的时候,我和太太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我们的菜地里看看。看着小苗长得好,心里舒坦,比菜吃在嘴里还香。我们也栽种桃,枣,橘,枇杷等果树。采摘水果,把吃不完的水果送人也是件幸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像陶渊明一样,“桃花源里可耕田” 的日子是国内有些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人还感到孤独,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当然,同国内的老人相比,我们周围的朋友确实少。不过,现在美国大中城市里华人越来越多。在这边工作,生活了二,三十年后,交几个朋友并不难。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用多,有几个知心朋友,时不时的在一起打牌,吃饭,聊天,逢年过节聚一聚,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