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年多之前,读完了这本名为《美国秩序探源》之书;丝丝缕缕缠绕脑中,如鲠在喉之不吐不快。最初拥有这本书,并没想通读,只是作为备用参考,查阅之用。因为从其书名的标题,也大概猜出其章节和内容,也就是剪枝去叶的半本欧洲哲学和政治思想史。 远离集中求知年代,收藏书目,一般有三个用途和处理方式:第一,通篇精读,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精读的,因为是系统性的论述,缺章断节不能盖全貌;其中也包括需反复精读的,尤其《圣经》,才能体会“温故而知新”含义。第二,是部分章节,有兴趣,想了解,通常采用选择性地跳跃式地阅读。第三,完全不读,只是作为参考资料,以备查用。这本书,原本放在第三梯队里。 由于从美国这几十年的政治变化,而写的前言介绍,比较诱人;再加上书中所要论述的内容,也不陌生,索性通读一下,想想也不会耗费多少脑细胞和时间。同时也可以系统地梳理一下,获得一点感性素材。 读后,其结构和内容,基本没有超出一开始的想象范畴。但也有两点,出乎意料。一是中世纪的大学精神和灵魂,对美国精神的塑造,这个以前不太知道的。另一是苏格兰,在教改期间的思想及其神学实践,对美洲大陆,尤其新英格兰地区的影响。虽然这第二点以前很少听说,但也应该能猜想到的。毕竟美国的精神国父,约翰·加尔文(Jean Calvin)的学生约翰·诺克斯(John Knox),在离开日内瓦回到苏格兰后,一直在实践加尔文的教改思想,并传至北美新大陆。当然,其中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对美国大学的影响,无疑也丰富了对早期美国精神鼎立理解的内涵。 有一点早就在预料之中的,阅读之前坚信并也被证实的,就是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由此延伸的法国大革命,根本不会在美国秩序主流意识里面有任何地位。即便在最初十三州,脱离英国而独立之时,由于对付共同的敌人英国,美、法两国相互依靠而结盟。本来的嘛,法国启蒙运动及大革命,与美国精神,根本就不是一路货色。整本书,通篇连启蒙运动主将伏尔泰(Voltaire)的名字都找不到;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Diderot),只是作为一个不太正面的思潮代表,提及一下。但书中花了一个章节,介绍了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权力分治思想,对建立美国政府构架的影响。不论伏尔泰,还是孟德斯鸠,都得益于英国清教徒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源头还是离不开加尔文。 而伏尔泰可谓法兰西思想之父,似乎代表法国的良心一样。一进入巴黎的先贤寺(Pantheon)大门,正中矗立的就是伏尔泰的雕像。里面还有很多其他名人安葬在里面,比如作家雨果、大仲马,合葬的科学家居里夫妇,等等。 当时在巴黎的地图上,看到离圣母院几条街的一个建筑,采用古希腊的Parthenon命名,由于这样的好奇驱动,而去拜访。Parthenon源于希腊雅典的卫城,是供奉诸神的殿堂。意大利的罗马也有这样的Parthenon,圆形拱顶的古罗马神庙,现在是一座教堂。只是后来才知道,巴黎的这个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唯独有一个传神的“先贤寺”汉语译名。而雅典和罗马的Parthenon都通译成为“万神殿(庙)”。 尤其在居里夫人的棺木上面,有很多中文留言,赞美这位嫁入法国的波兰化学家;而其他地方,却不见中文踪影。虽然愿意谒拜先贤寺的中国人,完全有别于在巴黎老佛爷店狂砸乱购,以及在路易威登LV门前排长队血拼的豪客和广场舞主角大妈一族。但偌大的法兰西,如果只是居里夫人受青睐,也反应天朝的整体教育之畸形、以及某种精神的失缺。当然了,这样的畸形,也是天朝主流豪客,能够在老佛爷和LV店,血拼狂砸的可持续发展之保障。 看看现在巴黎的黄马甲,以及经常开展的法式“文革”运动,并非简单的“道不同,不相某”这样的辞藻,能够描述法国大陆和英美海洋国家的区别。而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