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传递了十分危险的信息 范学德
上周六下午,我们一起去影院看了《哪吒 2》,这个“们”里有个老外,是我女婿。他说,整个剧场只有他一个老外,我也不好意思说我们都是老内,那有侵略美国的嫌疑。他还说,很好看。 我是抱着很大希望去看的,希望自己被大大地震撼。只是哪吒母子诀别那一段刚刚触动我,又发现影片回忆母爱之深了,天哪,肯定要煽动母子情了,我的感情立即归于平静。 不出所料。 丰富的色彩,强烈的运动,时不时的小幽默,连猪都会飞起来,这些都让我觉得不错。但一直没有感受到那种深度的感动,打动心灵深处的感动。 从不同的层面看这个电影故事。 第一个:说的是一群在雪山峰顶走线的人们,为了得着一个绿卡,(中间印着鹰的那块绿玉),中间出了点差错,没得着。气得哪吒在好白好白好白的玉虚宫(白宫里)撒泼尿。然后又把象征着美元霸权标志的天元鼎给干翻了。魔童,红卡。 第二个:还是这个故事,说的是虽贵为官二代但堕落为底层的魔童,要考公务员,但帮着干了一些脏事后,发现被骗。名额早就没打算给。一气之下,不考了,闹一番。 第三个是历史故事,洪秀全、宋江一类的落魄书生,失意官员,本想朝廷讨个一官半职,但路子都被堵上了。于是,逼上梁山,反了,轰轰烈烈一场。 这三个也许都是胡扯,想多了。但导演饺子都说了,好影片会引起不同的联想。 我想到的这不是传统的那个哪吒,天真可爱的小娃娃。如今,成了魔童。而问题恰恰就在这里,这个魔童与生俱来的魔性究竟在哪里?换言之,他到底是怎么坏的?坏在哪里?又如何由魔性变成仙性。《哪吒 2》的最大败笔就在它不敢往深里写哪吒的魔性,而它写出来的魔性,不过是调皮、胡闹、不懂事而已,根本就说不上是坏与邪恶。因而,我感受不到他生命反转带给我的震撼。 退一步说,这个新哪吒其实是个反抗的典范,有人说是革命家、反抗者,造反派,红卫兵、战狼,等等,弄得我也挺糊涂的。其实,简单点说,就是对以“无量仙翁”为代表的权威的叛逆、反抗、斗争。要走自己的路,要成为自己,要改变世界,改变命运。 据说导演讲过:“妥协是很容易的,大家都会妥协,大部分聪明的人,碰一碰之后觉得疼,就会缩回来,但像哪吒和敖丙这样的,还是会照自己的方向继续碰下去,有点蠢蠢的,不太聪明,但大家喜欢的就是他们的这种精神,叛逆、执着、本真的少年气。” 这种反抗还没到逻辑的顶端,就是反抗元始天尊。若第三部不回答这个问题,领袖早就说,《水浒》好就好在投降。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群妖的那句名言:“既然他们要我们的命,那我们就用这条命跟他们拼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2025.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