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迈拉峡谷(Myra Canyon)骑行,往返24公里。入口处租车完毕,工作人员对着一众游客讲述注意事项,当她说到“如果在里面遇到困难就拨打救援电话”时,旁边的一对中年夫妇笑着举手说:“我们没有手机,没办法打电话。” 工作人员也笑了:“那就祝你们一路好运吧!” 这对夫妇选择不用手机,看似十分小众,也许只是加拿大极少数群体中的一员,但他们的生活并未因此而变得不正常,工作人员也没有因他们没有手机而将其拒之门外。 在这里生活,手机是必需的吗?想来想去,好像只有在疫情高峰期时,有过一段不长的时间,进入餐馆或乘坐飞机时需要出示“疫苗完成两针”的二维码,但却不是非用手机不可,只要携带纸质的二维码也行。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我们有选择不用手机的权利吗? 手机,究竟是什么? 它不是身份证,不是护照,不是法律法规要求的任何居民的ID。在我眼里,手机应该像所有生活消费品一样,是典型的选择性购买。就好像电视机,可买可不买;又或者像家中的电话座机,可装可不装;包括有线电视服务,可用可不用;甚至计算机与家庭网络,也是可有可没有,如此等等。 毋庸置疑,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曾经“高大上”的手机,早已普及大众,成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必备。 然而,手机毕竟属于自己的消费选择,花的是自己的钱,个人理当拥有选择权,即: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可是,如果回到国内,你没有手机试试? 你即便生活再窘迫,甚至一贫如洗,抑或你可以没有学上,没有工作做,可以缺这少那,可以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可以在某个时段没钱,但如果没有手机,或是一时忘记将它带在身边,那么“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你根本就无法正常生活,以至于连你存在的合法性都将倍受质疑! 没有手机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你无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交车、火车与飞机;你无法进入公园、超市、商场、影院以及所有相关公共场所;你无法进入校园上学;你无法跨入饭馆吃饭;即使去医院看急诊也不行!更奇葩的是:你甚至不能走出你所居住的小区!倘若你一时侥幸出去,那你有可能回不去小区,回不到你自己的家中,如此等等,不论老幼病残,无人能够例外。 曾有报道:一老者乘坐公交车,上车后因为手机使用不熟练,不会调出手机上的二维码,反复尝试中,司机与乘客都很不耐烦,动员老人下车。结果老人无奈地下了车…… 在机场,亲眼所见,有数个环节都需要在当场用手机扫码后,在手机上填写完成需要的个人信息。这又难坏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本来就眼神不济,又不太会用那些手机里的应用程序,只好小心翼翼地救助身旁的年轻人。好不容易这关刚过,又到了下一关,需要再次重复一遍,耽误时间不说,心情也会变得越来越沮丧、焦虑,充满挫败感…… 没有手机,不仅你外出会寸步难行,即便是老老实实待在家中,也存在因某种原因而突然失去自由的风险。常常是一个电话打到手机上,你立即就像中了“头彩”般地成了密接或次密接!轻则被要求待在家中,重则会被拉走隔离。 因为,手机里有健康码,它会变色!那颜色是你生活里一切一切的前提! 别以为健康码变绿你就是健康的,它只表明你暂时还没有被“新冠感染”的原罪,至于你身上有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晚期、突发急症乃至生命垂危,健康码一概忽略不计。 反之,如果你以为健康码只管“新冠”,那就又大错特错了。岂不知健康码还会“无来由”地变色!一旦变色,你立即就失去了原本还算“自由”的权利。至于控制你健康码颜色变化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幕后又是谁人控制?没人告知你,你压根也别想弄清楚。 记得几年前,有人在提到言论与出版尺度时指出:原来,我们在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时,至少大概知道它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只是选择做还是不做而已。可现在不同了,你完全不知道它会是什么结果,完全失去了参照标准,你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以前你面对的管理者是具体的人,是制度中的张三李四。但现在你发现,你面对的是工具、是机器,没有任何反应,没有任何表情。它对你的行为会采取什么样的反应你完全无法预估!更悲哀的是,无论你对其采取什么反应,都毫无意义!那是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几年后,工具开始有了反应,因为除了冷峻的健康码,你的面前还出现了一票声色俱厉的人。他们只要身着制服,大白也算,就意味着被“有关部门”赋予了某种权力,成为无情的“执法者”。网上不时地能看到实地拍摄的各类视频,他们轻则喝斥、辱骂、封门、闯入、消杀,重则群殴、棍棒相加,甚至可以让你一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既不遵循任何规定的法律程序,更失去了起码的人性。 无反应,变成了可以任意反应!你仍然无法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原来的不寒而栗,演变成了时时刻刻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只是因为,你身上唯一的“护身符”——手机,还有那个无从捉摸的健康码,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色,随时向你宣告你自由的终止或恢复。 手机,已成为每个人“安身立命”的依托! 想想这事得有多滑稽!用自己购买的手机,每月还交着通信服务费,使它成为工具的载体,时刻将自己的隐私合盘托出,供公权力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 相信有人会说,健康码是个好东西呀,它能让你及时了解感染风险,防患于未然之中,这难道不正是对人民负责的举措吗?况且为了安全,牺牲自己的一点隐私有何不可?如果真要取消了健康码,我还不习惯呢! 没错,持这种看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 不过问题在于:面对手机,个人有选择的权利吗? 如果没有,那么手机就不应看作是个人消费品,而是一种强迫你必须拥有的东西! 由此联想到孟晚舟在温哥华出庭时脚上戴的脚环。那是人身自由被约束的标志,是法律规定,专门给犯罪嫌疑人预备的。 倘若将那脚环与手机健康码做一比较,你会发现前者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 前者有形,后者无形; 前者只在每天特定的时段有效,后者则是全天24小时不间断; 前者只在超出一定的活动区域时才起作用,而后者则是全方位、全区域覆盖的。 有了手机,你将无时无刻无处遁形!而所有这些变化,好像就发生在疫情期间的2020年: 2020年2月7日,杭州市领导首次提出:应推出健康码; 2020年2月9日,腾讯在深圳市首个推出“健康码”应用; 2020年2月15日,支付宝健康码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和丽水使用; 2020年2月16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宣布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 2020年2月29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码”,该信息码逐步与广东、上海等各地健康码对接,实现了跨省互认; 2020年4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文,确定《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自此健康码开始全面实施。 可以预见,健康码虽是因疫情而起,却不会轻易随着疫情的消退而消失。 因为它已经成为统治者强制实施社会管控的有效工具。 如果是这样,那么将我们置于今日这般尴尬境地的,就不能仅仅责怪疫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