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近代,失焦民国——初识台湾(结语) 2017年12月23日
即将结束此次游历的述录时,想到了这样的概括:聚焦近代,失焦民国。
对于台湾近代所发生之事,似乎经历了一个由模糊逐渐清晰的过程,是为“聚焦”; 而对于民国之脉络走向,则正相反,经历的是一个由貌似清晰逐渐模糊的过程,如同“失焦”。 之所以这样,或许正应验了一个经验之谈:对于历史之宏大画面,只宜远观、难以近究吧。 现今的台湾,无论怎样强调它的原生性,近代以前的原住民也只占总人口的2-3%,其余的全部为汉族。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台湾逐渐形成了与大陆所有区域文化不同的文化——移民文化。虽然从更久远的历史看,人类总是不断地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但台湾的移民发生在近代,而且一直为统治者所禁止。 我曾多次提及,一说到台湾,往往容易联想到“乡愁”,但岂不知,“乡愁”正是一种“孤独”的表现! 早至北宋年间,大陆与台湾就有了民间的、经济的往来,“海”和“商”天然关联,“贩海”开始盛行。可惜,建立在宗法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皇权官僚体制,是一种严苛的垂直型等级社会结构。在皇帝们看来,以社会横向平等联系的“商”,确实能对“垂直”的等级体制构成致命威胁,不可任其发展。 于是,明朝发明了一切由官方主导的贸易方式,即“进贡加赏赐”的所谓“朝贡”方式。然而,官方商业进行的同时,民间商业交换悄然而起,虽违“法”,但民不告官不纠。朝廷为完全禁止民间贸易,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类似于计划经济下的外贸部加海关),谁知这样一来,对外贸易反倒有了一个若明若暗的“管道”,从上到下睁一眼闭一眼,海外贸易就这样在夹缝中蹒跚进行。 1523年,日本商人之间在浙江沿海发生了著名的“争贡之役”,明政府索性关闭了所有的“市舶司”,“海禁”更加严厉。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台湾迎来了第一批桀骜不驯的移民。当许多沿海居民参与的“海商”活动失去一切合法管道后,就成了“海盗”。 当台湾移民最早出现在我们的史书中时,台湾在明朝皇帝眼中是个地道的“海盗窝”。 明王朝最终有效地扼杀了自身仅有的生机与活力。 到了清朝,虽然出于军事考虑,在施琅的努力下总算把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夺回来的台湾接管了,但那种“视民如水火,防商如防盗”的统治意识丝毫不减。于是,清初在沿海奉行“迁界令”,即把沿海30里的居民全部内迁,严防偷渡台湾而投奔郑氏。这对于一个新兴政治势力为巩固江山之目的,似乎可以理解。可惜到了康熙,在台湾这个关乎全民族的大问题上,仍未表现出任何的开明和通达,“海禁”变成了“禁渡”,从此,在清朝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不是积极地鼓励移民,奖励垦植和贸易,而是极尽限制之能事。 迁界令的直接影响就是使农业、渔业及海外贸易都受到很大的摧残。海盗也活动猖獗,沿海治安动荡,对外贸易也一落千丈。 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背井离乡且漂洋过海去谋生,是一件痛苦而艰难的事。然而对于到台湾的汉族移民来说,更为痛苦和艰难的却是中央王朝的禁渡政策。
明令不许,只好冒险偷渡,“偷渡”中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鱼腹,又有多少虽免于鱼腹之难,却被当局绳之以“法”。由于严禁家眷入台,台湾移民单身男子居多,妇女极少。许多移民不得不与亲人天各一方,鳏居终老,过着孤苦寥落的生活。 移民,本是充满冒险和浪漫的开拓,但在我们大陆文化的边缘地区台湾,竟然是如此的血泪斑斑,苦难深重。而台湾移民,却又偏是千难百折不回头地坚忍、执着、不屈不挠、顽强抗争。 事实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从最早的中原文化逐渐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明清两代对沿海发生的大小事情,经历的却是:由不感兴趣,到反应迟钝,直到力不能及。 这些远离帝国中心,远离文化中心而漂居在惊涛骇浪中的台湾移民们,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他们以自己全部的热情、意志和生命活力,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顽强地保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禁渡”政策直到1883年(光绪九年)台湾建省时才正式废除。但随之而来的,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百年屈辱,台湾又割让给了日本。 这恐怕就是台湾在海洋与大陆之间的夹缝中,为汉民族留下的四百年思索、一百年孤独吧。 当我们的内心完全不能接受台湾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离出去这一假设时,我们更该痛苦地设问:中国历代王朝可曾真正重视过台湾,将其视为自身大家庭中的一员? 曾经的台湾,一个蕞尔小岛,只是在“二战”胜利后回归中国,以及蒋介石兵败率部踏上海岛之后,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国际社会才越来越多地将聚光灯聚焦于此。 这里引述一段史实: 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9月,日本第十方面军总司令安藤等人在台为台籍官兵举行解队式。仪式之后,设宴表示“惜别”之意。酒过三巡,一位不得已在日军中担任准尉的台湾人起身愤然说道:“今天的宴会,既然是送行惜别,应当尽礼尽欢,一视同仁。为什么席上日本人饮上等酒,台湾人饮劣酒,待遇要不同呢?日本人死到临头,还敢贱视台湾人!我们就先退席。”说完起身就走。在台湾人面前骄横跋扈惯了的日本军官哪里容得下中国人的尊严?当即喝令那个台湾人“坐下!”一副盛怒的样子。该台湾人也怒不可遏,索性举起酒瓶,“咣当”一声,扔了过去。那日本人居然开枪射击。结果是中日双方一场混战。台湾人奋力反击,打死打伤30多个日本人。台湾人也死伤20多位。这大概是中国人抗战的最后一幕。 整个日据时期50年,连日本人都承认,台湾人根本没法同化。 但也正是由于这段时期,埋下了“台独”的种子。 阴云笼罩下的“国父纪念堂”
一直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民国在台湾得以延续,因此欲寻找民国,感受民国,就要去看台湾。 但真正到了台湾,却感觉民国已渐行渐远,变得愈来愈加模糊。 从“国父纪念馆”出来,与计程车司机对话: 我:你们会常来此地看看吗? 司机:我们几乎不来,来的都是外地人,包括东南亚、香港和大陆客(本地人对大陆人的称呼) 我:“国父纪念馆”里的换岗仪式还是值得一看的 司机:那些东西现在其实就是一种表演,和其它吸引游客的景点没有什么区别…… 我:你们了解大陆吗? 司机:我没去过,但是大陆人很有钱,有点像十几年前的台湾人 我:为什么台湾现在不如以前? 司机:主要怪李登辉、陈水扁,到了现在,更糟糕 …… “国父纪念堂”大厅里的孙中山塑像
“国父”俯视着这片土地的风云变幻
纪念馆侧廊里一群锻炼的学生,他们的旁边有几位身着黄衣的“修法”者
由于时间正巧,我们体验了“国父纪念馆”的换岗仪式,一尘不染的年轻礼兵一丝不苟地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观看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即使是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化地流于表面,仍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安排还能持续多久? 准备换岗的礼兵向大厅中央行进,皮鞋落地之声“咔咔”作响
看面目,他们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不知他们对中国历史有多少认知?他们真的了解民国吗?
换岗仪式进行之中
让我们来看看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创建者孙文于1924年4月12日手书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吧,全文仅二十五条,是针对国家建设提出的规划。
“国父纪念馆”内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建国大纲》以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作为人民应有之“权”,以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作为政府施政之“能”,权能区分,以实现三民主义。另外,将建设国家的进程分为军政、训政与宪政三个阶段。 军政时期,从1917年成立广州军政府起,到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止。 训政时期,从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训政时期约法》起,至1947年发布《训政结束程序法》止。此阶段由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实行“一党训政”和“一党领政”,施行党国体制。 宪政时期,原本国民政府于1936年拟定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预备正式立宪。但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制宪国民大会未能召开,立宪遂向后拖延。直到抗战胜利后,1947年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民国应算进入宪政时期。但随后因为受到1948年5月10日实施之《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限制,实质上要等到该条款于1991年废止后,宪政才算正式开始。 如此算来,现今的民国该是宪政时期,然而,国民党下台后近些年来台湾的走向,是否延续了国父所制定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的初衷呢? 特别提一句,我在纪念馆内见到了由大陆画家李斌创作的大型油画《国父》的原件。李斌出生于1949年,1968年赴黑龙江建设兵团,1978年作为特殊人才调入省美协任专业画家,1980年成为中国美协会员,后旅美。 李斌是我喜爱的画家之一,在这里看到了他的画的确有些出乎意料,画旁标注字样为,“由台北国父纪念馆永久收藏展示”。 李斌的油画《国父》 与“国父纪念馆”相对应的是“中正纪念堂”。该纪念堂规制要比“国父纪念馆”大得多,是众多纪念老蒋的建筑中规模最大者。 “中山纪念堂”一侧牌楼
依然是乌云密布,这颇具象征意义,如今日之台海
除了高76米的主建筑外,还有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两厅院”),以及主建筑前的瞻仰大道、中央艺文广场(后被改称为自由广场)、园区环外回廊、中式庭园等。 从纪念堂向外看去
宽广的瞻仰大道连接着中央艺文广场
据查,纪念堂的设计隐含不少象征意义。外表蓝白两色同南京中山陵相似,象征民国国徽中的“青天白日”,纪念堂平面为方形格局,象征老蒋的“中正”,坐东面西,遥望中国大陆。琉璃瓦八角攒尖顶代表八德,而隐藏其中的“人”字形象征天人合一。纪念堂正面花岗石84阶、大厅阶梯5阶,合计89阶,表示老蒋享寿89岁,等等。 纪念堂的花岗岩阶梯
纪念堂配套建筑
曾经的中央艺文广场,后被更名为自由广场 围绕中正纪念堂,曾有一场“更名”风波。民进党执政期间,根据2007年4月13日核定的《国立台湾民主纪念馆组织规程》,成立了文教设施机构,将对原本设置同址的中正纪念堂进行改制。 后台湾教育部于2007年11月17日宣布,拆除大中至正门上的“大中至正”四字匾,改作“自由广场”,采用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而主建筑上的“中正纪念堂”匾额也同时更换为“台湾民主纪念馆”,新匾额则采用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字体。虽然此举引起中央与台北市政府对于民主纪念馆园区管辖权的争议,工程仍从12月6日起开始执行,“中正纪念堂”匾额先被卸下;12月7日完成了外侧“大中至正”字样的拆除工作;12月8日晚间完成了“自由广场”字样的悬挂。 民主纪念馆自成立之时即产生法律上是否存在的争议。由泛蓝阵营占多数的立法院在废止组织规程后,主张民主纪念馆不存在,也据此冻结以民主纪念馆名义编列的预算;泛绿阵营则主张,立法院无权废除相当于行政院行政命令的组织规程。 2008年5月20日,执政党由民进党变更为国民党。同年8月,行政院研拟废止《国立台湾民主纪念馆组织规程》,民主纪念馆正式复名为中正纪念堂。如此,民主纪念馆寿命约一年零三个月。民国政府遂于2009年7月20日正式将中正纪念堂匾额重新挂回,自由广场之名则保存下来。 到达“中正纪念堂”时,立有蒋公塑像的大厅即将关闭,故立即乘电梯赶赴楼上的大厅。 正堂上层青铜大门,其上天花板设有小穹顶,其中为青天白日的国徽。中正铜像位于正堂后方,高达6.3米,重21.25吨,面露微笑坐姿,穿着传统长袍。铜像基座刻有“先总统蒋公遗嘱”全文,铜像后方墙壁则悬挂有“民主、伦理、科学”字样,以及“生活的目的在于增进全体人类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等中正生前语录。 与“国父纪念馆”相同,这里也由民国三军仪队常态进驻,每整点交接换岗。 纪念堂穹顶图案
纪念堂内蒋公铜像
铜像前有礼兵站立
进入纪念堂后的大厅
老蒋的“座驾”,据介绍他只坐过一次
这里将铜像下的总统蒋公遗嘱全文列出: 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坚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膺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惟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与国父孙中山不同,蒋氏父子曾先后统治台湾,可谓毁誉参半,前者历时25年,因“二二八”和“戡乱”遭人诟病,后者则因“废除世袭、崇尚民主”令人怀念,但也有人认为,选错接班人是其失误。 在台湾的数天里,我们所接触的几乎都是普通百姓,大部分是出租车司机、小摊位老板和饭店服务生。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湾社会观点的千差万别。
与当地人A的对话:
A:对台湾的印象如何? 我:感觉十分亲切,态度礼仪尤其好印象 A:那是因为大陆是我们的主要生意来源,之前生意还好,蔡一上来,乱整,不顾老百姓死活,这一年多来台湾生意大不如前,许多旅店陆续关门…… 我:在你看来,哪任领导人是最好时期? A:当然是蒋经国时期,那时他的政策许多人看不懂,但后来证明都是对的,这才有当年亚洲“四小龙”中台湾的崛起,那时候,台湾人比大陆人有钱得多,许多人去大陆投资办厂,挣了不少钱,可惜大陆政策缺少一惯性,加上李、陈上台越整越乱,直到今天…… 与当地人B的对话:
我:听说台湾现在讲求法治,不知道如果老百姓有怨,是否有说理的地方? B:说起这个,还真不是说大话,老百姓的确有管道去告官 我:如果老百姓的确在理,能够最终告倒官僚吗? B:一定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今的官员真的有点怕老百姓…… 雨中的凯达格兰大道,电视中常看到的示威游行和静坐的地方
台北的“总统”府
与当地人C的对话: C:你们大陆人对自己的了解,不如我们对你们的了解,许多你们不知道的事,我们都知道 我:…… 与当地人D的对话:
D:你们是来旅游? 我:对 D:台湾有什么好看的?越来越糟糕 我:哪个时期台湾最好? D:李登辉时期,后来就不行了…… 与当地人E的对话:
我:能不能推荐个地方,去品尝台北美食? E:台北没什么好吃的 我:听说“鼎泰丰”十分有名? E:徒有虚名,人还特别多,我们本地人都不去那,要是真想品尝汤包,我推荐你们去“高记” 我:台湾凤梨酥很不错 E:哪有菠萝,都是冬瓜做的,骗人的(其实,吃到朋友送的佳德凤梨酥和凤黄酥,十分美味,虽然成分中含冬瓜) …… 台北“鼎泰丰”门前排的长队,让我们最终品尝了旁边的“高记”
“高记”的师傅在包包子
“高记”店内一角 还有一些对话,不便在此展开,你懂得。 …… 谈到自由,想起我们冒雨在“二二八”纪念公园见到的情景: 一群老者围绕在一个雕塑造型前在说着什么,走过去看,有一位老者正在朗读其中的碑文并进行着讲解。 这里也将碑文全文录下: 台北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纪念碑碑文 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投降,消息传来,万民欢腾,庆幸脱离不公不义之殖民统治。讵料台湾行政长官陈仪,肩负接收治台重任,却不谙民情,施政偏颇,歧视台民,加以官纪败坏,产销失调,物价飞涨,失业严重,民众不满情绪濒于沸点。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专卖局人员于台北市延平北路查缉私烟,打伤女贩,误杀路人,激起民愤。次日,台北群众游行示威,前往长官公署请求惩凶,不意竟遭枪击,死伤数人,由是点燃全面抗争怒火。为解决争端与消除积怨,各地士绅组成事件处理委员会,居中协调,并提出政治改革要求。 不料陈仪颟顸刚愎,一面协商,一面以士绅为奸匪叛徒,径向南京请兵。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闻报,即派兵来台。三月八日,二十一师在师长刘雨卿指挥下登陆基隆,十日,全台戒严。警备总司令部参谋总长柯远芬、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缉及宪兵团长张慕陶等人,在镇压清乡时,株连无辜,数月之间,死伤、失踪者数以万计,其中以基隆、台北、嘉义、高雄最为惨重,事称二二八事件。 斯后近半世纪,台湾长期戒严,朝野噤若寒蝉,莫敢触及此一禁忌。然冤屈郁积,终须宣泄,省籍猜忌与统独争议,尤属隐忧。一九八七年解严后,各界深感沉屙不治,安和难产,乃有二二八事件之调查研究,国家元首之致歉,受难者与其家属之补偿,以及纪念碑之建立,疗愈社会巨创,有赖全民共尽心力。 勒石镌文,旨在告慰亡者之天灵,平抚受难者及其家属悲愤之情,并警示国人,引为殷鉴。自今而后,无分你我,凝为一体,互助以爱,相待以诚,化仇恨于无形,肇和平于永远。天佑宝岛,万古长青。 而当时老者正在朗读和讲解的,正好是这样的一段:“勒石镌文,旨在告慰亡者之天灵,平抚受难者及其家属悲愤之情,并警示国人,引为殷鉴。自今而后,无分你我,凝为一体,互助以爱,相待以诚,化仇恨于无形,肇和平于永远。天佑宝岛,万古长青。” 我想说的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都需要付出代价! “二二八”纪念造型
右面的为朗读碑文的老者
短短八天,台湾带给我们的信息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需要一个时段进行梳理。其实,即使“初识”,可能也算不上,因为有太多的空白需要填充。 曾几何时,我们自以为了解台湾,关心台湾,并时时评论台湾,但当我们真正面对台湾历史、追寻民国踪迹、探求社会现状时,你会忽然发现,我们原来对台湾所知甚少,少到甚至无从下笔归纳。 如今,国际上所谓的“台湾问题”又成为一种干预遏制的筹码,而“台独”势力的蔓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台湾及其文化,虽然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然而你会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始终居其本位,是其灵魂! 借用一个人说过的话作为结尾吧: 海岛,比关于海岛的来历更经得起磕磕碰碰。 台湾,比关于台湾的政治纠纷要来得实实在在。 台湾人,比关于台湾究竟“代表”着什么更显得亲亲切切。 附上几张台北火车站的照片: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