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在佛山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人們指責路人無情和冷漠,而站得高看得遠的人說悲劇後面是司法獨立問題。 在加拿大時,有個朋友說他到學校開家長會,一位羅馬尼亞人家長說你們中國人能讀書,有好工作,能買大房子,儘管人也多,但是沒有他們有力量。 以前,有一位華人在《蒙城華人報》寫了這樣一個 故事,說一位猶太裔女士告訴他她沒有想到華人對自己同胞受到的不公平會這樣的冷漠和膽怯。原來, 1999年7月,加拿大西岸溫哥華海域突然漂來了幾艘漁船,四百餘名來自中國福建的漁民要求以難民的身份進入加拿大。加拿大頓時一片譁然,當地媒體趁機大 做文章,許多報刊和電視台刻意報道我們華人的負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加拿大政府也一反常態,對此事件進行了公開的炒作,讓這些船民穿上囚服,戴上手銬, 列隊在媒體的攝像機前徐徐走過後,再把他們投入監獄,加拿大政府顯然把他們當成了罪犯。聯合國難民總署駐加拿大辦事處對此做法也提出了批評,但卻遭到加拿大主流媒體強硬拒絕。有幾個白人還到政府門前抗議政府的做法,而擁有 百萬之眾的加國華人卻噤若寒蟬,這個時候不知都躲藏在什麼地方。作者說這位猶太裔女士有幾句深刻的話語讓他感覺比偷渡的船民還丟臉:"你們連自己的同胞都不敢保護,怎麼可能得到別人對你們的尊重?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其他少數民族身上,相信他們不會象你們? 因為,那位猶太裔女士,許多人和人權組織指出了加拿大政府和加拿大主流媒體對中國船民事件的炒作處理明顯是種族歧視。 都是冷漠,有差別嗎? 重溫椰子老師的學生的話:"true American worthy of equal rights "“一個真正的美國人,一個值得給予平等權利的美國人。”。我注意到大家的討論多集中在“真正的美國人”,很少討論話的核心“平等權利”。誰需要公平? 其實,也就是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才需要公平。大部分的我們有一房兩車,一房太太兩個娃,受歧視和冤屈的人是極少數的。那些船民需要公平,他們做為人的尊嚴應該得到尊重。關鍵是誰來幫他們爭取尊重和保護?加拿大政府嗎?法院?印度人嗎 ?這位猶太裔女的話已經很清楚。"true American worthy of equal rights "表明上看是針對個人,深層是團體力量的較量。 鶯歌的文章談論 怎麼把自己當主人,有很多人認同。其實,有可取,也有不可取。我主要討論其不可取處和回答一些所提問題。 “不要總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問題5: 一朝被受害,是不是永遠就是受害者了?美國有沒有不是受害者的?) 生活在北美, 我們是不能迴避歧視這個話題,因為最黑暗的地方,就是最真實的地方, 也是最需要幫助的。人權對華人社區意味着什麼?人權問題滲透於我們生活方方面面,從生孩子,到子女的教育,工作,住房和休閒。對移民社區來說,倡導人權意味着被社會包容及享有平等的權利。儘管,北美的人權受到法規的尊重和保護,是不是說歧視就不會發生。 如果因為在你我的有生之年,這個歧視現象不可能消失,我們就能不在乎嗎? “不要總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 這其實是自己歧視自己。因為,針對華人的歧視從來沒有停止(至少加拿大是這樣),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思維一朝被受害,是不是永遠就是受害者了?那位猶太裔女士的話回答得很好,你們連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怎麼可能得到別人對你們的尊重?因為,在他們看來抗爭不公平就是最大的社會貢獻,這維護他們做人的尊嚴,體現其社會的價值觀 。 你可能覺得是歧視到別人,與你無關。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讓別人看來就是對人性的冷漠,社會會包容這樣的人嗎?你這種人性冷漠的行為在移民國家還特別突出,因為,大家都是移民,移民團體都在為本種族抗爭不平,唯獨我們華人,人家說能讀書,有好工作,能買大房子,儘管人也多,不說話。 我們用事實來說話吧。有個印度人被加拿大逐出後又持真假護照回來,一直躲藏; 教堂,大概後來腦中風出來治療被移民局關押再逐出,但移民局沒法逐出,因為兩次要去機場都被印度人給攔回。同樣在當地(溫哥華),一位精神病的中國移民慘死在移民局手上,他父母來加拿大為兒子申冤。有家華人大報第一時間是這樣報導<<兒子犯事,父母遠到來申冤>>,有名人在報紙表示為兒子立碑為可行外,沒啥冤好申。 這無疑在別人眼裡形成巨大的反差,你們不就是一邦在加拿大路過小悅悅的人。 這位中國移民死得這樣冤屈,有幾個華人這樣認為了。 因為,我們大多人還是這樣的思維“不要總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即便你就是受害者。所以,“教育、鼓勵和行動” 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在加拿大,反抗種族歧視一直是猶太社區一項重要工作。社區有專門的機構比如League For Humain Rights of B’nai Brith Canada,僱傭一批熟悉當地社會的專業人士,由他們負責專門負責處理整個加拿大境內歧視和仇視猶太人的事件。 加拿大有兩家基本上互不往來的大型華人團體,一個是華聯會,另一個則是平權會,應該說他們都有類似猶太社區的那樣機構作用。幾十年了,他們幫助過新加拿大移民反抗種族歧視嗎 ? 沒有。 問題3 (不被歧視,被尊重,是不是就是要被敬畏?百分之五的亞裔是不是要把百分之九十五的踩在腳下了才算克服了種族歧視?) 這個問題問得不是好,就是不左就右,本來不回答就是回答,但也回答一下。同樣用那位華人在《蒙城華人報》寫的故事:2000年12月,魁北克有一位政界人物在接受當地CKAC電台採訪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總是你們(猶太人),好像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你們這個民族受過苦似的ō。此話一出,蒙特利爾猶太社區立馬群起抗議反擊,指出這是種族歧視,有煽動民眾反猶太人之嫌疑。結果這位政界人物被猶太人趕下台,同時也被取消了競選議員的資格。通過這件事,看到了猶太人在反對種族歧視方面的敏銳和機智;也看到了猶太社區人才濟濟,因為對付上述這類的隱性歧視是需要知識和智慧的,可以說是一場知識和智慧的較量。相信任何重要人物在攻擊猶太人之前務必先掂量一下自己,這根高壓線是否值得一碰。 鶯歌說“要讓別人把我們當主人看,就要學會遊戲規則,”,上面這個故事就是這樣。 我們華人的機會比別人多多了,因為在加拿大我們是最受歧視的人,而我們則不敢反擊,原因這個加拿大社會是很敵視華人的。我們連翻身都不了,還有踩人的機會嗎? 問題10 (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提高我們形象,從而提高我們的地位?把你的故事寫出來與大夥分享。) 請先讀讀我寫的< 加拿大版的陳果仁案 “ 又是誰殺了這位中國移民?”>, 這個故事反映的問題是永遠的話題::"你們連自己的同胞都不敢保護,怎麼可能得到別人對你們的尊重?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其他少數民族身上,相信他們不會象你們? ” 最後,和大家重溫<< 團結就是力量>>的歌詞: 團結就是力量,力量是鐵, 力量是鋼,力量是不能用飯量來量。 謝謝大家光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