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毛后中国: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China After Mao: The Rise of A Superpower)。
这是荷兰历史学家冯客(Frank Dikotter)2022年出版的新作,在时间上是延续他的《文化革命》一书对中国当代历史的叙述,主要从毛贼一命呜呼(文革结束)开始到2012年为止的中
英国记者Katie Stallard (凯蒂·斯塔拉德) 的 Dancing on Bones: History and Power in China, Russia, and North Korea (《在骨堆上跳舞:历史与权力在中、俄、北韩》,2022年)是一部非常有洞察力的作品。
把中国、俄国、北韩串在一起,用历史与权力两个关键词把它们串
近年来,我读的中文书不多,因为关注的重点在中国历史,而关于中国历史的主要论著是西方人写的。依然读的少数中文书主要是鲁迅、胡适、周作人等五四一代作家的作品。中国当代作家的书我读的最少,原因无他,好书太少。
杨潇的《重走》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说意外,是因为
偶然在书架上发现这本很多年前买的The Communist Manifesto(《共产党宣言》),作者David Boyle,然而红色封面上的大头显然是老马克思。
顺手拿起来读了一遍,除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的篇幅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英译之外,三分之二是英国作家David Boyle(1958
互联网上总可以看到这两种人,一种自诩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言必子曰诗云,还时不时要秀一下自己写的诗词,当然那得是古诗古词。还有一类人与之相反,倾向于否定一切中国传统,动不动就要把中国人民的苦难归罪于数千年前的孔子、老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糟粕
许久不看电影了,结果偶遇了《伊尼舍林的女妖们》(英语: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看时忍俊不禁,大笑不止。观后反思,回味无穷。
伊尼舍林(Inisherin)是一个虚构的爱尔兰岛屿,风景优美,人烟稀少,典型的“好山好水好无聊”。
女妖们(Banshees)是爱尔兰民间传说
随着中国全面放开抗疫的封控政策,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生产的帕罗韦德(Paxlovid)或“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在中国一药难求。
综合网络上的情况,以及个人社交圈里了解的信息,似乎主要有两类人能够拥有这种进口药:
有权的和有钱的。
有钱的可以通过网购,以两三千元的高价购买
我举起一张白纸
站在十字街头
我举起自己的良心
那比北方的雪更纯洁的白
那把浑浊的眼珠晃瞎的白
那看惯了黑暗的黑眼球
无法忍受的刺目之白
我举起他们的良心
五四先辈的纯洁与热血
视千年帝制如无物的勇气
六四先烈的血迹
那面对坦克与枪炮的平静与从容
那“It's my duty”的纯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帖子。帖主说:老婆让他别管中国政治的事儿,因为中国和他有十万八千里远呢。
生活在海外,中国在地理上确实远在天边。对中国的政治,大多数海外华人都是围观者,是看客。
如果你入了籍,在异国他乡有了选举与被选举权,有了言论自由等民主自由权利。
昨天是世界人权日。十二年前这个时候,一张空椅子代表刘晓波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
十二年后,刘晓波先生已然故去。他作为“中国的良心”,因为其非暴力地争取民主自由权利而被中共政权迫害致死的事迹怕被世人,尤其是中国人遗忘了吧。
最近中国出现地白纸运动,也是一种非暴
这一阵,中国出现了一波抗议示威活动,主要以大学生为主,据说发展到百多个高校。因为示威者以举白纸为号,美称“白纸革命”。夸张了。比较准确的说法,或许是“白纸运动”。
在白纸运动波及中国多地多所大专院校,且溢出国界,在西方多国多地的海外华裔学生中争先恐后展开之
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大约不过三条路:走老路(维持现状),自上而下的改革,自下而上的革命。
走老路是短期成本最低的一种选择。然而不是每一次都可以走老路。老路走久了,终于会走到绝路。
想想中共政权继承的清朝政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鸦片战争大败,清帝国不思悔改
小的时候,听说过一句格言:知识就是力量。据说出自英国的培根。
力量与权力在英语中是一个词:power。培根的格言或许也可以译成:知识就是权力。
想到这句格言,是因为最近读的两本书:《破茧》(书评见此)和《李鸿章传》。前一本书是中国21世纪的新进学人施展在殚精竭
坐九路车到红海滩【译注】且做好准备。一望无际的平地上绿色的不生,自然的不生只有一种野草展开一面迎客毯红得像血,红得让人不适
这里弱肉强食。鹤们立足于泥地寻找蛤蜊或螃蟹河流盲目地来来往往却找不到大海而前方贴出的警示牌上面的文字无人能读
海湾外他们钻井
因为朋友的推荐,读了中国大陆的学者施展的《破茧》。
施展是中国新进的学者,研究方向似乎是历史,然而其近年的著述似乎偏重于世界当代政治经济现状与未来走向。比如,几年前,我读过他的《枢纽:3000年的中国》。就感觉到他的意图似乎是为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局势服务,从
最近偶遇了一本关于日本茶道的书:《茶道六百年》。作者是日本的桑田忠亲(1902-1987年),是日本茶道史研究的学人。该书版权显示是1979年出版的日文原版,2015北京出版的简体中译本。
一年前读过一本英国的Jane Pettigrew (简·帕替古陆)的 A Social History of Tea
看了这个题目,或者有网友以为是“标题党”来了。事实并非如此。
英国历史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音译:朱丽亚·拉佛尔,1975年-)的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China (《鸦片战争:毒品、梦想与打造中国》)中指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founding
偶然看到这本书,之所以会读起来,不是因为译者林少华(他的日文翻译实在不咋地,尤其是其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翻译,和台湾的译者比较的话),而是因为两点:
一是川端康成。该书的完整标题是《侘寂之美与物哀之美:川端康成与安田靫彦》。很多年前读过川端康成的小说,虽然
162年前的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49年之后,火烧圆明园是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宣传(洗脑)要点。
首先,中共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简单地说几句,那意思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后就疯狂地劫掠文物、珍宝,然后还一把火烧了这个号称“万
在不久前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一文中,我说明自己同时读《陈寅恪与傅斯年》、《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与《王国维与陈寅恪》三本书,但是最先读完的是岳南先生的《陈寅恪与傅斯年》。
从出版日期来看,《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出版于1995年,《陈寅恪与傅斯年》出版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