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改造与全面主义心理学:中国“洗脑”研究》(Thought Reform and the Psychology of Totalism: A Study of "Brainwashing" in China,1963年首版)是美国精神病学家罗伯特·杰伊·利夫顿撰写的一本非虚构类著作,探讨了中共的洗脑心理学。
罗伯特·杰伊·利
最近淘到台湾《九歌文库》的两本梁实秋的《雅舍散文》,通读了一遍。
梁实秋(1903 - 1987),中华民国和台湾的著名散文家。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在教科书里的鲁迅文字,被骂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然而当年找不到梁实秋的文字来读。
后来,听说梁实秋散文写得好
Ecclesiastes (《传道书》)是《圣经》旧约中的一篇。标题出自希腊语,意为“教师”或“传道人”。
《圣经》是我的阅读计划之一,断断续续进行了好多年。
最早接触到《圣经》,是在大学,一次,一个一身黑袍、模样像神父的外国人到大学宿舍楼卖中文版的《圣经》。我买了一本
夏志清(英文名:Chih-tsing Hsia, 1921-2013),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人物。
第一次听说夏先生之名,是因为张爱玲。那时候在国内,是个文学青年,读古今中外各种小说,觉得中国近现代没有什么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
然后听说夏先生和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起初他们》是一首著名的诗歌,全文中译如下:
“起初他们来抓共产党人,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然后他们来抓社会党人,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社会党人;然后他们来抓工会成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然后他们来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汪精卫,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被污名化最严重的历史人物。
提到这个名字,有几个华人不知道他是个“大汉奸”,抗战中成立了日本人扶持的”傀儡政府“?
除此之外,读者朋友,您对汪精卫的了解有多少呢?
被中共洗脑教育的结果是:出国前我对汪精卫只有一些类似的、标准化的、片段
(续前,前文链接在此)
14. 建立私密的生活。卑鄙的统治者会利用他们对你的了解来摆布你。要经常清除你电脑中的恶意软件。记住:写电子邮件就像空中书写【2】。考虑使用其它形式的互联网,或干脆少用互联网。多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出于同样的原因,解决任何法律的
7. 如果必须携带武器,请三思。如果你在公共服务中携带武器,愿上帝保佑你平安。要知道,历史上的邪恶势力曾把警察和军人卷进去,让他们做不正当的事情。请准备好说不。
【批注】这一条针对的是警察、军人、特勤人员,等等公务持枪人员。
以史为鉴
《论暴政:20世纪的20个教训》是2017年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出版的畅销书,英文书名:On Tyranny: Twenty Lessons from the Twentieth Century。
我读过提摩希·史奈德的两本书: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 (《通往不自由之路:俄国、
陶渊明(365-427),中国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诗人。
作为历史上被低估了的诗人,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傲视群雄。
我近年读古典文学作品,觉得以诗而论,陶渊明的水平比杜(甫)诗、李(白)诗都高出许多。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
On Freedom (《论自由》,2024年出版)是美国历史学家提摩希·大卫·史奈德(Timothy David Snyder, 生于1969年)的近著。
提摩希·大卫·史奈德原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2016年川普第一次入主白宫。2017年,提摩希·史奈德出版了On Tyranny: Twenty Le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英国大文豪,世界闻名。
然而悲哀的是:知道的人多,了解的人少,读过的人则更少。
这位说了,我读过。好的,请问:您读的是谁的译本?
对这个问题,我相信文学爱好者的回答不外乎:朱生豪、梁实秋、或方平,等等。
本人
读过我博客的网友或许知道,我基本上同意鲁迅的看法:要少读或不读中国书。
虽然如此,我的博客也有关于中国书的。不仅如此,几年前我开始对中国的古书感兴趣,在读“四书五经”。
作为诗歌爱好者,我第一本拿起来的当然是《诗经》。
同时,我读了《易经》(评论见此),和四
几周前某日,气温在零度左右,路上的积雪也不多,此前一天不过五厘米左右。十多年来头一遭,我的车陷入了雪地,动弹不得。
早晨驱车去办公室,在郊区一个平缓的上坡道,我略加油门,结果发现前面一串车停下来了。于是我踩刹车,发现路面滑,刹不住。
眼看就要追到前车的尾
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 (《通往不自由之路:俄国、欧洲、美国》) 是美国历史学家提摩希·大卫·史奈德(Timothy David Snyder, 生于1969年)2018年出版的当代世界史著作。
这本书我在几个月前(大约在川普胜选前后)读了四分之一左右,然后搁下了
最近再读了一遍The Dialogues of Plato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篇》(Phaedo)。
印象中这是我第二次接触柏拉图。许多年前读过一些柏拉图的中译本,似乎也读到过苏格拉底临终前与弟子的交谈。似乎也读过这一篇。
《斐多篇》是苏格拉底的弟子斐多叙述的哲人临(死)
《老残游记》是清末小说,署名“洪都百炼生”。作者刘鹗(1857-1909)。鲁迅把这本书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做学生的时候听说过。然而少年人爱看《七侠五义》、《说岳全传》,等等。当年,《老残游记》坊间似乎也不常见。
最近读到台湾三民书局2007年第二版的《老残
《目送》是华语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完稿于2004年,首版于2008年。
这部散文集,分成三个部分,核心主题似乎是龙父的最后岁月与送葬、龙母的老年生活、龙子的长大、龙应台自己及朋友的变老……
《目送》是一次文字的告别仪式。
在文字中,龙应台送别父亲、母亲、孩子、朋友乃
《革后余生》是中国知识人徐友渔(1947年生)的一本回忆录。全名《革后余生:从牛津大学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在台湾出版于2023年。
徐友渔之名早就在网络上见过,然而对他的生平、学术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并不了解。最近读到的这本回忆录,让我对徐先生的思想与人生有了比
《细雪》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1886-1965)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是1936年至1941年之间日本一贵族(日本人称为“华族”)家庭(莳冈家四个姐妹的悲欢离合。其英译本名为The Makioka Sisters(直译是:《莳冈家的姐妹们》)可以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转译,但是却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