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不成的》是《南方周末》创办人左方口述的回忆录,是2014年在香港出版的。
前半部书是左方个人的自传,后半部才是《南方周末》的故事。
总体感觉:好看。
西方社会批判理论有一个重要概念:“个人的即政治的(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个人的生命历程
最近看了点中国拍的美食纪录片,画面搞的很漂亮:清晰度高、色彩鲜艳、解说充满诱惑力,然而对于食品的评论,除了“好吃”、“鲜”等反复出现的单调赞语之外,我几乎听不到别的。
从《舌尖上的中国》一路走来的中国美食纪录片之长篇大论似乎都在说:
中国人之所谓美食就是味道
《回望》是上海作家金宇澄(1952年生)的非虚构作品。讲的是他的父亲、母亲对往事的回忆。有人说是他父母的回忆录。
说是回忆录,也不全是。其中的父亲看来并未用第一人称写回忆录。然而金宇澄大量使用了其父生前留下的片言只语,有时是照片背后的回忆文字,有时是出版物
把川端康成的《古都》读了一遍。
很多年前或许囫囵吞枣读过,然而完全不记得了。这次读的是唐月梅的翻译。
《古都》的节奏真好,不疾不徐的,让人不能不练习一种平常心。
我读过的中国作家中,沈从文的节奏也是不疾不徐。不久前在读他的《湘行散记》和《边城》。
和第一次读
最近读了谢泳的《钱钟书交游考》。书不厚,却颇有趣。值得评论一下。
中国据说有所谓“钱学”,也就是研究钱钟书的学问。这一殊荣在中国近现代名人中怕是绝无仅有。
比钱钟书在文学上成就更高的鲁迅、周作人、老舍、沈从文、张爱玲,等人;比钱钟书在学术界更受尊重的陈寅恪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以百岁高龄(按中国人的算法也许是一百零一岁)在中国天津去世。
叶嘉莹(Florence Chia-ying Yeh,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号迦陵,土默特蒙古裔旗人,女,中华民国和加拿大双国籍。
我第一次知道叶先生之名,就找了她的书来看,当
最近读了阿城的《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感觉好极了。
阿城显然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不仅如此,他还爱思考。
如果说读他的小说,如《棋王》(评论在此),或散文如《威尼斯日记》(评论在此),我们可以领略他干净、简洁、流畅的文笔,领略华语白话文之美的话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韩国的作家韩江(英文名:Han Kang, 生于1970年)。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仅如此,她还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素食者》(The Vegetarian) 2007年出版于韩国,2015年在英国出版了英
美国大选的真人秀终于落幕了。下一次得四年后。
读过我博客的朋友一定知道:我看不起川普这个人,更对于他再次入主白宫的前景不看好。我认为:他再次掌权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多大的灾难?我们要拭目以待了。
美国本次大选创造了一项记录: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一个重罪犯被选
Erasing History: How Fascists Rewrite the past to control the future (《篡改历史:法西斯分子如何重写过去控制未来》,出版于2024年)是耶鲁大学教授Jason Stanley(杰森·斯坦利,生于1969年)的新书。
一读标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共一直以来不断反复地篡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