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放下成见。 人在经历到某种情绪时会对该情绪迅速贴上好或坏的标签。好的意味着我们想要的;坏的意味着我们不想要的。这一价值标签往往影响到我们对情绪本身的体验。我们迅速告诉自己“焦虑是不好的”,甚至在我们搞清楚自己感觉到什么,或者在身体的哪个部分感觉到那种情绪之前。焦虑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 从手发抖,到肚子不舒服,到电流跑遍全身;我们或许会觉得坐立不安,甚至感到末日降临;思绪、记忆的碎片在脑海中飘来飘去;等等。然而许多人快速地将焦虑体验判断为“坏的”然后飞快地逃离。 那个先入之见,那个为焦虑贴上标签的想法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努力。当你做出消极判断之后它就告诉你:你需要逃离。如果你能够学会放下这种先入之见,或者暂时搁置它,拒绝为自己的情绪贴上标签,那么你就可以试着了解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的焦虑反应。你可以问自己:我的焦虑反应出现在身体的哪个部分?焦虑让我想做什么?除了焦虑我还感到什么别的?描述自己的焦虑体验,理解并感激它,你会由此获得心理的成长。 第二,拥抱焦虑。 在焦虑下面,通常有别的情绪希望得到你的注意。比如,悲伤、孤独、悔恨、嫉妒、甚至愤怒。当我们没能有效地应对这些情绪时,更多的焦虑怕是免不了的了。健全的对策是:拥抱焦虑,以及所有隐藏的情绪。拥抱焦虑的意思是:花点时间观察与感受自己身体里的情绪。观察那些情绪,感受那些情绪。然后吸气,允许那些情绪在你身体里膨胀。你可以问自己:我还感觉到什么?在这些情绪中还有些什么? 放下成见与拥抱焦虑不是一次性的做法。应对焦虑就像是与某个重要人物展开持续性的交谈。请放弃一开头就停止对话的做法,保持好奇心与开放的心态,坚持对话与学习。 第三,放弃控制。 焦虑与控制欲有关。焦虑的人处心积虑地寻求控制。对于治疗焦虑而言,放弃控制也许是我们赢得控制的最佳方法。 放弃控制意味着知道什么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什么是我们不可以控制的。比如,天气不好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但是如何看待坏天气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同样的,会不会出现焦虑的情绪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然而,出现了焦虑的情绪后,如何面对焦虑,是让先入之见主导,积极地逃避焦虑;还是搁置偏见,好奇地观察、了解焦虑?这种选择,着眼于自我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情绪本身。因此可以说是放弃了对焦虑的控制,但赢得了应对焦虑的控制。 第四,焦虑的反面。 拥抱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造成困扰的情绪下面往往隐藏了我们最深的愿望。我们在乎的事物会伤害我们;当我们被伤害的时候我们会很在意。有社交焦虑的人恰恰非常希望与人交往。如果某种情绪困扰你,停下来,把它翻过来看。那种情绪背后是否有你非常在意的什么? 第五,倾听身体。 人类思考的历史不会超过几十万年。我们的动物祖先感觉与通过经验学习的历史也许有五亿年之久。假如把“解决问题”的心态暂时搁置起来,我们就可以从焦虑以及其它情绪中获得知识。面对焦虑,把注意力不放在解决问题上,而是从身体上去感觉焦虑。放下自己对情绪的价值判断与先入之见,保持对情绪、感觉的观察、描述和感激的姿态。 第六,与“好”情绪脱钩。 我们的社会教育我们要快乐,要自信,要自豪。然而如果僵化地那样想,往往会出问题。快乐、自信等等感觉不可能一直与我们同在,而是来来去去的。一个人如果过分追求“快乐”,他往往是不快乐的。紧紧抓住“快乐”的行为说明其背后的想法:快乐不能跑,否则就糟了!该想法本身就导致不快乐。某些躲避某种情绪的人有一个类似的心态:愤怒(悲伤、焦虑、等等)不能有,否则就糟了!在情绪的世界里,如果你不愿意失去某种情绪,那么你已经失去它了。 很多人以为:心理健康只和百分之二十诊断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有关。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包含了个人发展心理力量与弹性,意味着与自己的内在体验(思想、情绪、记忆、冲动和感觉)连接,且同时不让它们影响到自己对目标、价值与抱负的追求。这种心理力量与弹性的组合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每时每刻都有关联。 (编译自斯蒂芬·海耶斯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