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偶感“汉未央”以古礼祭奠“嘉定三屠”中的民族英雄黄淳耀、黄渊耀 据新华网《别样祭奠》的图文报道,清明前夕, 4月3日上海民间社团“汉未央”,以汉服古礼,在嘉定祭奠明末民族英雄黄淳耀、黄渊耀兄弟。 在上海这座现代国际化大都市中,目前有以古装旧礼来举行清明公祭的仪式,还是不多见的。 祭奠活动,古朴、庄严而又隆重。我想,英雄“二黄”如泉下有知,定会有几分的慰藉,而作为闻讯者,被当代青年人恭敬缅怀历史英雄和热崇弘扬传统礼俗文化而深受感动。我在网读时,乍一见到这些图片,还以为是前不久我在韩国首尔景福宫见过的古代礼仪。 其实,“汉未央”的古典民族礼仪活动,几年前就开始举办了。恕我寡闻,生活在上海已六十年了,闻知清明节以汉服古礼祭奠古代英雄的,恐怕还是头一回。在当今某种程度上物欲横流,功利充斥的社会环境下,还是有些志愿青年,虚心学习和探索,克服种种困难,身体力行地在发扬光大着民族的文化。他们把爱国纪念活动与再现民族传统礼仪相结合,实在是我中华传统文化能在当代神州弘扬之大幸!故借拙笔和他人的资料,以博文将“二黄”英雄史迹并这次祭奠活动来记之。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继4月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严重伤害汉族百姓的民族感情,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顽强激烈。分别于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3岁读千字文,5岁读四书五经,14岁县试名列前茅,17岁补博学弟子。由于诗文出众,入钱谦益家执教蒙馆。黄与门人陆元辅组织“直言社”,倡导经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时。崇祯十六年(1642年)中进士,因生性耿直,不满朝廷黑暗,不愿做官,宁愿返乡教书,淡泊一生。有《陶庵集》等传世。 1645年闰六月,嘉定各地自发组织乡兵抗清,共推乡贤侯峒曾、黄淳耀为领袖。侯、黄领导义军守城廾日,杀清江南提督李成栋之弟李成林,至七月四日,终因寡不敌众,城陷。侯峒曾不降,投叶城自尽。黄淳耀上吊自裁于西林庵,留下绝命书:“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在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予心!” 遂与其弟渊耀相对缢死,淳耀年四十有一,渊耀年仅22岁。 值得一提的是,黄淳耀殉国前,有僧侣对黄曰:“公未服官,可无死。”淳耀曰:“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 兄弟自缢时,碧血溅入墙砖,久久不灭,故后人有“陶庵留碧”之说。 二黄”殉难后,百姓重葬俩人于其祖居地嘉定方泰盐铁河畔鲍家宅南,墓地九亩六分,栽有青松翠柏。原墓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坐落在方泰乡水产村,墓地0.64公顷。 “二黄”殉国,消息传到杨行后,百姓在镇西街城隍庙南,横街来凤桥北堍建黄公祠。内悬“双忠世家”大字匾,立黄淳耀、黄渊耀神位、神像。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追谥侯峒曾、黄淳耀为“忠节”。 民国21年(1932)1月28日,中日淞沪之战后,嘉定人民为唤起民族抵御外侮的信心与决心,重修叶池,在其入口处大门两旁撰楹联:“赍恨在清池,碧血寒漪溶一片;捐身完大节,忠臣孝子各千秋”(叶池纪念碑,今移在原址西南约130米的清河路与城中路交叉口)。 1962年,吴玉章手书“陶庵留碧”和七绝一首:“长虹碧血气冲天,爱国英雄继万千;且喜纪元新世界,翻天覆地换人间。” 嘉定二黄墓,1962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1990年,上海市文管委拨款按原墓式样重建。1992年6月再次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门有楹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更值得一提的是,黄淳耀不仅是个英雄,而且是位著名的学者。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位名家和高级知识分子。请读一下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黄淳耀的为人和学术,及其两者的关系所作的极高和极精辟的评价吧:“淳耀湛深经术,刻意学古。所作科举之文,精雅纯粹,一扫明季剽摹谲怪之习,天下皆传诵之,而平日讲求正道,孳孳不倦。尤能以躬行实践为务,毅然不为荣利所挠夺。如《吾师》《自监》诸录,皆其早年所订论学之语,趋向极其醇正,而平易可近,绝无党同伐异之风,足以见其所得之邃。文章和平温厚,矩矱先民;诗亦浑雅天成,绝无懦响。於王、李、锺、谭馀派,去之惟恐若凂,其立志之坚确如此。卒之致命成仁,垂芳百世,卓然不愧其生平,可以知立言之有本矣。” (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7册第621-622页。)可见,黄淳耀以自己的学识、气节和精神,将永远把那些无论以什么面目出现的卖国求荣、变节投降者,钉在历史的耻辱碑上,将鄙夷和嘲讽御用之流。 “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在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予心!”黄淳耀悲壮的诀别之言,让千古后人,能闻之而不哽咽动容吗? 感谢“汉未央”社团的汉服古礼的祭奠活动,并使我们有机会再重温了一下黄淳耀和黄渊耀的爱国悲情和民族的气节。 黄淳耀 黄淳耀、黄渊耀墓 祭拜前轮流净手 举行跪拜仪式 向民族英雄黄淳耀、黄渊耀敬香 咏读祭文 主要参考资料及来源: 1、新华网http://sh.xinhuanet.com/2012-04/04/c_131506575_5.htm (图片为冷伟文摄) 2、百度百科“黄淳耀”:http://baike.baidu.com/view/769141.htm 3、西陆空间沉思曲:http://club.xilu.com/wave99/replyview-950484-25877.html 4、明·黄淳耀《陶庵全集》二十二卷,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7册第621-871页。 5、附录:《明史·儒林一》: 黄淳耀,字蕴生,嘉定人。为诸生时,深疾科举文浮靡淫丽,乃原本《六经》,一出以典雅。名士争务声利,独澹漠自甘,不事征逐。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缊袍粝食,萧然一室。 京师陷,福王立南都,诸进士悉授官,淳耀独不赴选。及南都亡,嘉定亦破。忾然太息,偕弟渊耀入僧舍,将自尽。僧曰:“公未服官,可无死。”淳耀曰:“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乃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二十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鸣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遂与渊耀相对缢死,年四十有一。 淳耀弱冠即著《自监录》、《知过录》,有志圣贤之学。后为日历,昼之所为,夜必书之。凡语言得失,念虑纯杂,无不备识,用自省改。晚而充养和粹,造诣益深。所作诗古文,悉轨先正,卓然名家。有《陶庵集》十五卷。其门人私谥之曰贞文。 渊耀,字伟恭,诸生,好学敦行如其兄。 (见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1974年4月版。,第二十四册,第7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