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布斯到“第三次浪潮” 文 / 王继洪 (注:本文已发表在2012年10月12日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原稿题目为“从乔布斯想到《第三次浪潮》”,图片为发博文所附) 据报道,十月二日,已故苹果前CEO兼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一九八三年的一次演讲被完整的公开。令人惊奇的是,在近三十年前乔布斯就表示,终有一天电脑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同时还预言了与iPad相似设备的诞生。读罢这条新闻,在感叹之余,不禁使我想起了近三十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他凭借自己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向世人揭示: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一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十七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资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近三十年来这本书不仅轰动世界,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重要的是他在书中所预言的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动手做)运动的兴起等等,事实证明,尽管托夫勒对资讯社会的预言,不可能描述当今资讯和数位化网路世界方方面面的细节,但其预言毕竟大多都已成为了现实。 今天的年轻人也许知道乔布斯的远比托夫勒的多,但托夫勒也许比乔布斯更了不起。他不仅成功地预见资讯社会的到来,还忠告人们,由于科技和资讯的发达,人类应该在思想、政治、经济、家庭领域里会有一场革命。强调人们应尽快适应这些转变,以迎接将要来到的第三次浪潮的文明。当时这本书不仅在世界上掀起了「浪潮」,也席卷了和震动了刚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 我们不得不佩服某些西方人在科学和技术上的预言及前瞻方面的能力和胆魄。无容置疑,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至今能诞生像一九六五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样被世界所公认的科学成果,也为数并不太多。我们在GDP、「政绩」和「指标」等的层层负重之下,在职称评定和应付眼前利益等严峻现实的面前,我们在这方面的预言,似乎也在放弃某种应有的话语权。我们申报和获准的各种级别的科技研究专案,总是要求短则一二年,长则三五年内完成,这样难免会造成急功近利的态势,甚至个别弄虚作假也时有所闻。纵观重大的科技创造和诺贝尔奖项,常常是灵感创意与深厚的基础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多少是在长官的「领导」「规划」和「限期」之下诞生的? 说起预言,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有预言类的名作传世,如久传不衰的《推背图》《烧饼歌》等,但这些大多既玄乎又与朝代的兴衰更迭与灾难有关。世界历史上也有预言,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从托夫勒和乔布斯的预言可以看到,当代有些西方人在有关科技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预言,似乎已没有或少有以往的宗教成分,而是较能从科学和社会人文观出发,来关注、思考人类和自身今天的命运,探索和认知明天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具象。 孔子早就告诫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优秀的民族不仅在于其辉煌的过去,更重要的是在撑起今天的同时,还能洞察明天,把握和领跑趋势,并准备应对将会到来的艰难和创造未来。我们不仅需要中国式的乔布斯,我们更盼望能有中文原创版的《续第三次浪潮》问世,也能在全世界发行几千万册,也能有我们的未来学家。地沟油、假奶粉和苏丹红等诚然可怕,但一个民族,如果缺乏预言、超前意识和前瞻的能力,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低着头跟在别人的后面,成为别人的代工和作坊,满足于因袭翻版和蝇头小利,甚至拾人牙慧,也许才是更为可怕的。在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史上,我们在这方面吃的亏难道还少吗? 本文的大公网连接http://www.takungpao.com/fk/content/2012-10/12/content_121556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