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 1 月 19 日發布了國家衛健委經商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答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促進米糠回歸人類食用提升國民營養的建議》。此文一出,引來了一些關注和熱議。有人質疑道“衛健委說‘發展米糠產業有利於糧食減損增效’,央視不是說我國糧食又大豐收了嗎?”。也有人借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紀曉嵐與和珅的對話暗喻此為應對缺糧的舉措。那兩句話是這樣的: 紀曉嵐:“麩糠是給牲口吃的,不是給人吃的!” 和珅:“紀大人有所不知:這一斤口糧,可以換三斤敷糠。原本只能救一人,現在能救三個人嘍。” 民眾由於對過往“瓜菜代”以及“雙蒸飯”的慘痛記憶,對“吃糠咽菜”現象有餘悸和預悸,因此本能地產生疑慮,這種情緒完全可以理解。不過,當我把上文通讀一遍,覺得這些朋友實在是有點反應過度了。 該“答覆”首先介紹說“目前,米糠主要用於生產飼料,作為食品原料主要用於生產米糠油。近年來,國家衛健委積極配合各有關部門不斷出台政策,完善行業標準,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普及營養健康知識,積極推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發展。發展米糠產業,挖掘米糠營養價值,有利於促進糧食減損增效和國民營養健康。” 然後針對代表所提“支持米糠安全食用產業發展”等五個方面的具體建議,做出了相應的回覆。 據“答覆”一文披露,“鼓勵大型農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園區推進加工副產物循環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推進稻殼米糠、麥麩等副產物綜合利用,提升增值空間。”始自 2020 年。此舉旨在開發米粉、米線、米糠油等食品或食品配料,提高糧油綜合利用效率。 把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深加工,進一步利用起來,既減低了處理“廢物”的費用,又增加了產值,對企業有利,也減少了糧食的消耗。民眾看到“米糠安全食用”這幾個字,首先聯想到的恐怕是“以糠代糧”現象的回歸,其實那是誤解。讀“答覆”一文可見,米糠等糧食副產品的深加工有幾個方面,《食用級米糠》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部分,其他的加工品主要包括了米糠油、米糠粕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等。 雖然我在少年時期經歷過吃“雙蒸飯”的日子,卻不曾以“吃糠咽菜”度日。不過下鄉期間,不時舉辦的“階級教育活動”有一樣指定項目就是“吃憶苦餐”。那“憶苦餐”的標準配置就是一團蒸熟了的雞糠,外加一盤帶老梗,沒有油鹽的水煮番薯葉。真要把那兩樣東西吞咽下去,實在是夠苦的! 叫人感到欣慰的是,如今關於“促進米糠回歸人類食用”的提案,畢竟不是簡單粗暴的“憶苦餐”,着眼處在於“提升國民營養”。不要覺得這是忽悠民眾的漂亮話,看看現如今貨架上那些糙米賣得比白米還貴,講究的並不是“返璞歸真”,是在於其營養價值。明白了這一點,對於“促進米糠回歸人類食用”這項舉措就無須過分解讀而產生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