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其基本含义是通过事先设定的价格来决定付什么代价得到什么样的货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格,有些被认为是公平的,有些被认为是不公平的。所谓公平的价格包含了很多的含义。从卖方来说,首先它应该是物有所值,而这又包含了不应含有暴利及合理的使用价值与价格比。另外,它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长期和大范围的公平;比如,如果一个人所得到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及他人的付出和帮助,那么当他与社会及他人进行交易的时候,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将他所得到的帮助反映在他的价格上。从买方来说,它不应该是依仗势力强压价格,甚至违背对方意愿进行强买。很显然,对于具体价格的公平与否的判断是具有相对性的而且是主观的。 尽管市场上的价格有的公平有的不公平,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市场的价格机制本身通常被认为是公平的,而一切不公平的市场价格都会被认为要么是无良商人的个别行为,要么是社会的分配体制的缺陷所造成的。经济学家们更是把商品市场的价格机制作为资本主义的公平性的主要依据。总之,价格机制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天然的公平。 实际上,被认为是天然公平的价格机制是本博客曾经讨论过的公平前提下的不公平(公平悖论)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在物资丰富的时候,人们可能不易感受到这里的不公平的实质,因为它被所谓的市场公平竞争的机制所掩盖了。但是,在物资贫乏的时候,决定哪些人有权享受有限的物资而哪些没有资格享受(更严重的时候就是哪些人有权继续生存,而哪些人不再具备地球人的资格)的机制就是这个被认为是天然公平的价格。由于有了这个价格机制,人们的享受所反映的不是需要,不是对社会公益,社会发展,社会正义的贡献,而是因财富而划分出的社会等级。而这种由价格机制决定的因财富而划分的对社会物资的享受权所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一方面社会及大量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少数人在进行无止境的大量的挥霍浪费。 但是,因为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所以任何对于价格机制所带来的不公平的挑战都可能导致对于市场经济的挑战。历史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曾试图用所谓的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来代替市场经济,但结果也都失败了。即便是在那些社会尝试的过程中人们所放弃的也只不过是模式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并非完全摆脱了价格机制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而是用一些受公权力操控的变相了的市场经济来代替自然的市场经济而已。比如,在中国,人们既非完全按照劳动所得获取报酬,也非可以直接到商店里拿走自己所需要的,而是在一些更加繁复多变的游戏规则下,用比单一货币系统更为复杂的货币加辅助券(如粮票,布票等)的系统进行一种特殊形式的市场交易;除此之外,公权力的介入所带来的特权阶层使得那些非自然的市场经济比自然的市场经济可能更加不公平。 人类历史上的这些尝试的失败不但为在价格机制上构建的市场经济增添了一份不可战胜的色彩,而且更增加了人们对于价格机制的表面公平的错觉。其实,不但价格机制并非完全是天然的公平,而且它的不公平性也并非完全不可克服。不过,对价格机制的不公平性的挑战可能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切不公平的一个最大的挑战,绝非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也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实现的。要想对价格机制的不公平进行挑战,人们首先需要对人性对人类社会的动力学特性比现在有深得多的认识,而这一点又需要有哲学上的突破;可是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却有对哲学缺少兴趣。因此,人们就陷入了一个catch22的困境,这种困境使得人们很难对价格机制的潜在的不公平性进行任何挑战。但是,即便人类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对价格机制的不公平性本身有任何有效的挑战,能否认识到价格机制的不公平性也会对社会的经济及公平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破除了对于价格机制的天然公平性的迷信之后,人们多少可以对价格机制可能带来的不公平有所警觉因而有所节制。 关于价格机制的公平性就先谈这么多。而人们对于价格机制所产生的天然公平的误解这一点本身又让我想起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那就是人类通常很容易对表面的简单答案感到满足;对于价格体制的天然公平性的假设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最近又有另一件事让我对人类的这种满足于简单答案的通性感慨不已。这就是人们对于与我们这个地球文明息息相关的月亮的认识。 我们知道,月亮不但对于包括潮汐及节气的变更,地球自转轴的指向等关乎我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人类的心理和文化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西方文化比较侧重的是太阳的影响,而中国文化几乎离不开月亮,不但我们的历法是基于月亮,我们对自然的了解的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对月亮的观察,而且如果没有了夜晚的明月光,整个中国古文化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这不但因为月亮是千百年来的中国的文人墨客的重要的创作源泉,而且因为如果月亮和太阳看上去大小相差很大,那么整个中国的哲学恐怕也要有所变化,因为中国的阴阳平衡理论的阴的最基本出发点就是月亮,如果月亮看上去是太阳的十倍,那么古人恐怕就会觉得阴盛阳衰了,反之则阴虚阳亢。 但是,人们对于月亮的认识,尤其是过去几百年里自有了现代的自然科学之后对于月亮的认识,却表现出了一种很奇怪的浅尝则止的状况。古时人们把月亮与太阳看成是照耀地球的两个光源,多数人在这点上仅此而已没多想什么。后来有了科学,人们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月亮只是我们的卫星。这时人们开始提问:为什么月亮这么小却看起来和太阳一样大(即一个量级的大小)。答案是:月亮离得近,太阳离得远。这个答案听起来很得体,也很科学。人们很满意,也就不多想什么多问什么了。 但是,只要我们在稍微地多想一层我们会发现,其实两个与我们有着不是一个量级的距离的物体如果要在我们这里看上去一样大,必须要满足相当精准的几何比例关系,即月亮的直径与太阳的直径的比需要与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的比相等。这个精准的比例关系其实不具备任何自然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学关系来说,这个比例是不重要的,甚至对于对地球上的潮汐和季节的变更以及地球自转轴的指向这样的自然参数的变化都不是必须的。这个精准的比例关系的唯一的作用恐怕是对于人类的心理和文化的影响,是对于在没有人造光的时期走夜路的人的生活便利的影响。试想如果月亮看上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大小,或月亮看上去是太阳的十倍的大小,今天人类的文化将会是什么样? 按照现代的自然科学的理论,月亮产生于几十亿年以前,是在地球产生后不久就产生了的。因此,从产生这种科学理论的自然科学的体系来看,月亮的大小对太阳的大小之比与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对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之比的一个精准的巧合对于亿万年之后出现的人类的心理及文化的影响绝对是一种很不自然的现象。这不禁让我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在对于月亮的认识上是否又一次陷入了人们满足于表面和简单答案的迷途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