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份写完的八万多字的《公平人生》英文版一直在电脑里睡觉,最近将它po在了英文博客里,链接是:http://fairlifebook.wordpress.com/, 欢迎对这一类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前来指教。该书的核心内容是提供一种从公平出发来对人类社会进行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如果把今天主流学术界与社会问题相关的学科看作是对社会的结构分析的话,那么该书所提供的公平分析法则相当于是对社会结构进行力学分析。 对动力学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都知道,力学场内部本身具有与几何结构不完全相同的力学结构,相应地,人类社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结构的主导,但是也存在着独立于政治经济结构的动力学结构,这样的动力学结构反过来又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作用,该书运用公平分析法对于人类社会的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目前这只是一个起点而已,以后有机会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当然,我也期待着其他对此感兴趣的朋友或哲学家能够在这方面也有所斩获。 该书的主要写作方式是从对公平的特性及作用的讨论出发,对人类文明进行形而上学式的分析。全书是基于我2006年写的中文版的《公平人生》来改写的。由于两本书之间有着若干年的时差,我本人的世界观及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的成熟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两本书的内容含金量上自有很大差别。不过基本的概念和思路没变,那是因为客观存在没有变。这就是形而上学的特点。 说道这里顺便对形而上学的特点进行一下讨论。过去几个世纪里形而上学在很多地方受到了不公平的批判。而人们对形而上学的一个批判就是说“形而上学是静止地片面地看待问题,所以是不对的”。最初提出这个批判的人不但很武断,而且在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这一点上其本身就显得很可笑而且无知;可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对于形而上学的了解也就跟在后面学舌说“因为形而上学是静止地片面地看待问题所以是不对的”,乃至今天一些字典或百科恐怕还在对形而上学进行这样的评论。 其实,人类看问题都是片面的,尽管人们经常地想要表现得很全面,但是仍然摆脱不了自身的局限所带来的片面。所以,对于批判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就没有必要进行更多的辩论。至于说形而上学静止地看问题,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也没有太冤枉形而上学,至少这是形而上学的一个目标,而正是这个目标赋予了形而上学一个强大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功能。举例说,如果一个人形而上学地说每个物体下落的速度都是9.8米/秒,那显然是不对的;这时你可以用人们批判形而上学的典型套话来批判他试图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变化的世界。但是,如果一个人说所有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都是9.8米/平方秒,那么虽然他还是试图用静止不变的观点来看待千变万化的世界,却可以在相当多(多到不知多少亿万)的情况下都基本正确。形而上学的目的之一确实是要找到不变的规律和模式,但并不等于形而上学的内容里面不带有时间变量,那个9.8米/平方秒就是空间变量与时间变量结合的结果。 不过,被称为哲学的皇后的形而上学虽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也有着很大的弱点。其弱点也是导致过去几世纪里人们对于形而上学进行批判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当然,也有着进行批判的人们自身的主观原因)。可以说形而上学有好的形而上学,也有不好的行而上学;即便是对于好的行而上学也存在着好的理解和不好的理解。下面举一个例子来看一下对于形而上学的不好的运用可能带来的效果。 近些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活在当下”。这本是一句针对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与客观现实进行有机的连接并无忧虑地生活的一句挺有意义的形而上学的话。但是,由于它具有形而上学常具有的开放性的特点,也容易被用作其它的解释。最近我在纽约的地铁里看到了对这句话一个非常妙的诠释,而诠释的意义不在语言而在于出钱把这句话放进纽约地铁的人。那是由大西洋城的凯撒宫在纽约地铁里做的一个广告,广告的内容就是“活在当下(living in the moment)”。不用更多的语言,大家一看就知道那个广告的意思,而且广告人可以说用词非常贴切,因为还有什么比大家不顾明天把所有的钱拿去赌场作乐输掉能让凯撒宫的老板更高兴的呢?这个广告不但与大家通常用“活在当下”所公开表达的意思相反,实际上揭示出了当人们平时在说“活在当下”时内心可能隐藏的一个放纵自己的潜意识,同时也表明了形而上学的表述可能具有的局限性。 另外,前面提到的用“静止的观点”这一论断来对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形而上学的很不好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