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利用两天业余时间对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一书中关于构造时间定义的几个段落进行了中文翻译,由于所翻译的原文有近两千字,在挤出两天业余的时间翻译的过程还是有相当的体力消耗,所以翻译后连校对都懒得做,匆匆地加上几段评议就贴出了(罗素如何构造时间的定义http://blog.creaders.net/murongqingcao/user_blog_diary.php?did=220604)。。。本打算周六有时间时补充些必要的讨论。可周六一早起来发现那位从不读我的文章(因为他读不懂)最近却每次都抢着跟帖的网友又有一个跟帖,因为他前几次的跟帖都与我相关的原文无关,所以这次我开启的评论审核。但是我却无法在审核中看到他的跟帖内容。所以我就一方面求助网管,让他们帮助解决,另一方面想着等看到他的跟帖内容在补充讨论。可是,当天下午我在外面用手机上网时,却赫然发现,尽管我没有审核批准那网友的跟帖,他的跟帖已然大咧咧地呈现在我的文章后面,而且一如既往地表明他根本没有读我的文章(因为他读不懂),只是一些从别的地方抄来的简单而片面的哲普的内容外带推销他自己的(在我看来根本就是谈不上是哲学的)私货。这不但分散了我的精力也影响了情绪。今天赶上长周末,想想还是把该补充的给补充了吧。下面就是我的补充讨论:
1)与阅读哲评或哲普读物相比,学习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伯格森,罗素等等这些哲学大师的原著不但可以帮助读者澄清一些哲评和哲普中常有的对那些大师原著的曲解或误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习领会大师们的精细,全面,严格地考察和论述问题的思维。可以提高读者对于充斥于世面上的逻辑混乱,故弄玄虚,鼓吹哲学只重理论不重应用的虚幻的伪哲学的鉴别能力。
不象有些专炒哲评哲普的人试图让读者以为的历史上哲学大家们的主要价值在于他们的理论的结论,恰恰相反,如果你真的去读那些大家的原著,不但会发现他们有些结论在今天来说是明显地过时了或错误的,而且就是在他们当时论述过程中就可能表现出一些对于自己的论述漏洞的意识以及所进行的权宜的处理。本文所翻译介绍的罗素对于他所构造的时间序列的紧致性的讨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很显然,他在进行讨论的开始对于他自己的构造所应具有的数学意义上的紧致性是信心满满的。但是,讨论到最后,却发现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世纪稍微多一点的时候,这位大师在写那部十多万字的著作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逻辑上有不完美之处(作为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他是以逻辑严格而著称的)而进行左支右绌煞费苦心(甚至可能寝食难安)的情景,但是他最后还是相当漂亮(graceful)地,虽然显得有些疲软地,替自己圆了场----最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象今天世界上的很多所谓主流专家那样采取文过饰非的手法掩饰或跳过自己所面临的难题。。。。。。
具体地说,如他在文中的【17】里所指出的,他给时间序列所加的紧致性要求将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不存在一个事件刚结束另一个事件马上开始这种情况。
对于这一点,用今天的电脑程序运算更容易理解:在电脑运算中如果一条指令刚结束另一条指令就开始的话,按照罗素所说的紧致性条件,在前面一个指令结束之后和后面那个指令开始之前的那个短暂的时间中,仍然会有某些事件存在于整个宇宙的某个地方。。。。当然,如果电脑运算速度极高以致于两个指令之间的间隙已经远小于普朗克常数量级,那么就进入微观量子脉动层次之后,宏观的紧致性结论就未必完全成立了。
按照罗素的紧致性假设,由于(至少在宏观领域中)两个事件之间(不论多短)总有其它事件存在,因此为了要是紧致性条件与人们日常的一个事件结束之后另一个事件马上开始的经验常识相吻合,就需要假设它们之间必须至少有一个重合点(至少是普朗克常数量级之上的宏观领域中是这样的)。罗素显然隐隐地觉到这种对于重合点的要求又有悖于人们的生活常识因而让他感到不安,但是他又不愿放弃作为数学上的严格性要求的紧致性条件,所以就在声明了“我不知道这是否应该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的前提下,留有余地地说,“我们只要能证明当给出其中一个完全先于另一个的任意两个事件时,一定存在一些事件它们完全后于第一个事件而与某些完全先于第二个事件的同时,就能说明我们所构成的瞬间的序列是紧致的。至于说现实中的事件在时间上的排序是否真是这样的,那是一个经验性的问题;但如果它不成立,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所构造的时间序列是紧致的。”
其实,就日常的生活经验来说,没有人会在乎两个相邻事件之间是否还在宇宙的其它地方存在着什么事件,或两个相邻事件之间是否有重合点(别忘了,他的《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不是一本物理书,而是一本哲学书),但是他仍然不愿在逻辑细节上含糊(这当然与他所讨论的对象----时间所具有的普世性有关,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的严谨的态度与今天有些鼓吹哲学不在乎应用,怎么说都行的伪哲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一方面,在普朗克量级之上的宏观世界里,他的紧致性条件是成立的,其实并没有必要非让这个条件来削足适履地适应日常的生活经验。但是,尽管我们不知他在这个问题上对于当时刚兴起不太久的量子力学有多熟悉,我们可以肯定他是不愿在这个问题上扯进量子力学的,因为那样一来,他所声称的他对于时间的构造是完全数学性的而不需要牵扯多余的形而上的概念实体的宣言就破功了。
但是,我认为不论是大师们的结论被日后的科学或哲学的发展所淘汰还是大师们本人在论述过程中表现出的权宜或无奈都不会降低大师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因为他们对于世界哲学乃至一般文明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些具体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世人所起到的如何认真有效的诚恳的充满智慧地进行思维的模范作用。
2)今天的哲评与哲普(包括大师们所做的哲评与哲普)中常出现用人为的标签来将历史上的哲学家们的理论进行割裂的情况。这种割裂对于介绍不同时期不同人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但是客观上却不但对于人们理解具体哲学家的理论起到误导的作用,而且更严重的是使得读者看待哲学发展的时候很容易用只看树木不见森林的方式而忽视了不同时期的哲学理论之间的相互承继和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对于唯心论的批判,康德批别人是唯心主义,黑格尔批康德是唯心主义,然后别人又批黑格尔是唯心主义。似乎谁都觉得前人唯心,这在哲学家那里其实并不打紧,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所说的唯心指的是什么。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他们这种对于唯心主义的批判到了根本不懂哲学却把哲学当作政治工具的东西方的老百姓那里,这种对于所谓唯心主义的批判本身就成了一个唯心的标签式的群众性斗争武器,并因此不但对哲学的发展造成阻碍,而且还常直接对一些相关人士的人生造成伤害。
罗素在《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第四讲中提到庞加莱对于时间的观点过于康德化。其实,他的所谓的私世界本身就是康德的现象界与本体界(糯米馕)划分的一个逻辑上的延续。根据罗素的私世界理论,对于每个人来说的世界是不同于对于其他人来说的世界的,而物理学所研究的一个单一的世界,是对于每个人来说的私世界进行相关统一而成的,而这种统一并不是天然的,是值得人们去研究的。
这种思想不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柏拉图研究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研究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时虽然对于人们认识世界的条件进行过探讨,却没有明确划分出个人所面对的世界与其他人所面对的世界之间的差异来。到了笛卡尔他从理论上探讨了个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不那么天然的一致性;休谟更是因此指出人们的认识本身不那么天然,而是与每个人的经验有关;康德则在休谟的基础上试图对于什么是属于经验的什么属于非经验进行探究,但是他的一个结论是人们的认识不可能超出经验范围,因而存在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划分。
另一方面,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其实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指出个人经验与外界并非天然的一致,另一面却也指出人对于自己的意识是了解的。而黑格尔恰恰是从人对自己的意识是了解的这一面出发来批康德的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划分(尽管他也承认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外部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同时他的现象学却在进一步地强调了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观察世界的同时试图找出一个普世统一的所谓辩证规律来。到了罗素这里,他一方面批康德的本体界是不可知论,一方面对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不以为然,但是他本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在原则上基本上就是康德与黑格尔的理论的延伸:每个人观察到的世界都是个体特异的,而我们可以用逻辑思辨出一个统一的世界的规律。之所以说他是康德他们的理论的延伸,因为这种观点本身并非人类自古天然地就有的。罗素的观点听起来似乎比康德的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划分积极很多,可是康德并没有否认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只不过他一方面强调我们无法知道客观本体到底是什么(黑格尔,罗素都没有否认这一点),另一方面他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表达为我们用自己的智力来组织出对于世界的描述,这一点与黑格尔和罗素的观点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罗素所考虑的用逻辑对于物理世界的分析思考(归纳)本身还不就是人类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出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论框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