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在校成绩是现代教育关心的一个重点议题。虽然对于什么样教育方式或者如何看待理论考试成绩与实际动手能力之间关系的问题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甚至争论,到头来,不论持什么样观点的人都无法否认学生在校成绩的重要,不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运动项目的发展或是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除了个别有着突出的社会履历的人之外,最后一般还都需要用各种成绩来进行衡量。人类目前恐怕还没有找出一个比可以量化表示的成绩更有效的衡量学生的在校成长以及学校的教育水准的一般体系来。而每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够有个好的成绩,即便是对于自己孩子未来的出路毫不担心的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在校成绩不好看。 但是,一个普遍影响孩子们在校成绩的重要因素却没有成为现代教育学的重点议题,或者说它还没有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所能影响或改变的问题,那就是家长与孩子在校外的互动对于孩子们在校成绩的影响。相信没有任何人会否认家庭对于学生在校成绩的影响,但是家庭显然又不是学校能够左右得了的,这应该是家庭影响没有成为现代教育学的重点议题的基本原因。但实际上,虽然每个学生的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家长受教育程度都可能非常地不同,普遍存在于家长之中的一些基本的人性特点却可能对世界各地的在校生的成绩产生一些具有共性的影响,因而或许应该而且也可以成为教育学关心的重点议题。家长的骄傲对于孩子们在校的成绩的负面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同所有人的骄傲一样,作为家长的骄傲也有着很多不同的形式,这里重点讨论一种骄傲形式:试图证明自己比孩子强。 这是一个细想起来极为荒唐,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却普遍存在于各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的世界各大洲的各个角落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在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家长通常学的知识是比中小学生多,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还拿过硕士博士什么的家长;2)证明家长比孩子强能帮助建立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从而便于对孩子进行管教。 但是,这两个合理性其实由于人性的弱点又带有很大的欺骗性,一方面帮助掩盖与之相应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会帮助掩盖家长本人人性弱点。首先,家长学的知识比孩子多可能不假,但这并不等于家长在孩子这个年龄的时候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就一定比现时的孩子强,这里既涉及到家长本人的资质问题,也涉及到家长当时所在环境条件及所遇到的老师的水平问题;第二,如果我们对现实生活及文化材料中的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进行考察,不难看出很多时候很多家长从证明自己比孩子强中得到非常大的心理满足甚至享受,这就完全超出了便于管教孩子的需要,而是家长为了使自己脆弱的心灵得到抚慰或满足自己的心理享受而至孩子的成长于相应的风险之中了。 而家长在为了证明自己比孩子强而对孩子造成的最大的潜在危害其实是通过心理暗示限制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潜能的信心。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的学校告诉家长孩子下学期要学什么或者孩子告知家长他们现在学什么,然后家长马上根据他们自己做学童时的经验夸张地告诉孩子“这个很难学的”,孩子听了之后通常不是更努力地学而是干脆自我放羊了,反正家长都说难学了,自己学不好也很正常了,而家长在表示很难的时候的情绪通常也不是要孩子加倍努力,而是带着我都没学好你也不可能学得好的潜台词,有的人甚至还会津津乐道地讲一些自己当年在这“很难”的科目上遇到麻烦的趣事。 我们常发现一些学习特别出色的学生的家长常常是教育程度很低,而那些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的孩子多数虽然学习不错但常常不是最出色的。这里会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家长受过高等教育,但不等于家长在校时都是班里顶尖的学生。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从小到大一路过来在班里学习都是中等,有的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还是艰苦卓绝地用功才勉强毕业的。这时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拿自己作为孩子的样板来通过心理暗示或明示来影响孩子的眼光和自信,那么他们的孩子就很可能不如那些自知不行所以根本不干涉孩子学习的家长的子女的成绩优秀了。 世代交替新陈代谢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推陈出新发展进化的基本机制,所以,作为这种机制发生效用的重要环节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各种影响尤其是消极的影响应该引起人类的重视,成为教育学所关注的重点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