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乐团演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和梁祝一道,被西方音乐界发现,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演奏这支曲子别有意义。演奏水准还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略胜一筹,不仅因为奥地利与中国音乐交流较多,《瑶族舞曲》音乐会请了中国指挥,也由于《瑶族舞曲》本身比梁祝更适合西方乐队演奏。
《瑶族舞曲》的产生和梁祝类似,也是由民族作曲和西式作曲两人合作产生。 《瑶族舞曲》的创意产生于广东连南县,那里的瑶族人古代隋朝起就聚集在那里生活,他们“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作曲家刘铁山1951年去广东采风,参加瑶民“耍歌堂”盛会后,根据当地民歌素材,创作了《 瑶族长鼓舞歌 》。之后的1952年,另一位作曲家茅沅将刘铁山的创作改编为管弦乐,中国管弦乐作品的经典——《瑶族舞曲》问世,刘,茅成为共同作者。 管弦乐很成功,大陆几乎人人会哼,我记得初听时好奇:瑶族怎么有这么洋气的音乐。 1960年,民乐指挥家彭修文又将舞曲从管弦乐改编为民乐,由于结合了西式管弦乐的风格,被认为促使“国乐”经历了现代化的改造。
总之,《瑶族舞曲》的旋律确实悦耳好记,雅俗共赏,中西咸宜,和梁祝可做中西音乐结合的双壁。 可能由于周恩来是浙江人,偏好越剧,据说他招待国宾最爱点梁祝,所以梁祝名声大。但《瑶族舞曲》的流行度也很广,例如在台湾,乐迷将《瑶族舞曲》戏称为“国乐中的国歌”。我听过台湾成功大学,新竹乐团,桃园少年乐队,和交通大学国乐团的演出,比较欣赏交大国乐团。他们在民乐队中,配了两把低音大提琴,演出中低音先声夺人。
新加坡,香港,和多伦多的中乐团也经常演奏《瑶族舞曲》。越南有瑶族人群体,也喜欢奏《瑶族舞曲》。还有一位日本人宗子圣用日本乐器演奏《瑶族舞曲》,有CD流传。
广东连南瑶族的“耍歌堂”、“长鼓舞”、“优嗨歌”等一大批民歌后来被誉为“民族活化石“,问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民祖居的油岭乡获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正在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瑶族舞曲》现在被选入大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 《瑶族舞曲》还有一个混声合唱的歌曲版本名为《瑶山夜歌》,其影响力与原曲几乎同样大:20世纪中期传唱至今;还有一个独唱版本,名为《爱的月光》。
《瑶族舞曲》还被改编为摇滚乐,名为《幽灵》,也经久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