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重重(2)- 两国一市柏林墙
俄罗斯和美国又谈冷战了。 冷战时,普京在东柏林当克格勃上校,直到见证89年柏林墙倒塌。 美国蓬皮奥显示他80年代在柏林墙下开坦克,引以为荣。他们当然不知,小古当年也到柏林墙东西观赏一番。
85夏,拿着通票到欧洲漫游。英法之后,到德国。
慕尼黑之行,还记得标志希特勒兴起的奥运体育馆,条件完好,见证50年的建筑质量,但场馆各处如今泛着一层黑色,令人寒心。
波恩,当时的西德首都,是沿一条被称为浪漫之路的河流去的,记得河边有核电站,巨大的,两头大中间小的水泥烟囱第一次见识。
巴伐利亚制片厂在南德的密林中,参观内容近似好莱坞环球片厂。进去时最后一班游览车已开出,失望离去之际,管理员专门把车调回来接我,感怀德意志的礼貌,小美女的善意留在老相片中。
由行中听到特里尔的站名,那是马克思的故乡,即兴下车。 该市地标是“大黑门”-古罗马时代的城堡,历史把它染的乌黑,故名。 马克思的老宅子还在,当时在大修,只看到门面样子。门前的马路命名为卡尔 马克思大道,来回走了一会儿,奇怪西德是冷战前线,却为共产祖师留下扬名的大道。据说特里尔大学汉学系很有名,不知他们是否也知“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柏林四面被东德国土包围,由西德到柏林的火车由东德管理,铁路范围是禁区,拉着铁丝网和东德分隔。 那天天气晴好,窗外原野一马平川,地面是青草地,挂着露水,气氛润泽。听说东德的科学文化经济基础原来比西德好,东德的土地看来是比西部平坦,水源丰富。 沿途车站有东德军警站岗,牵着军犬,雄赳赳的。半路有东德边防上来检查护照,态度严肃,但也不是传说那种凶巴巴的样子。
到西柏林后,不用护照就出站了。西柏林最初印象就是城中森林,不是中央公园那样在市中心,也不像巴黎的公园在城市两边的郊区, 柏林的森林有很多片,和商业区不分彼此。在街上行走,一步就可以踏入森林,森林没有多少花花草草的苗圃,多是高大多叶的大树,枝叶如大伞遮住地面。在树林里可以走很远,柏林好像由森林里长出来,很有特色。
西柏林的马路也是一景,宽大笔直,干净如洗,红漆的路标十分清晰,人人守规矩,车不按喇叭。都说日本讲规矩,德国略胜一筹。 柏林是传统的都城,古典建筑比慕尼黑,波恩集中,古意当然不能和中华比,建筑定义是新古典主义。
虽然仅是半个城市,西柏林功能齐全, 都市里还有乡村景色。 信步走到郊区,地形变成起伏的小丘,有日耳曼农舍,外墙有米字木条的那种,市民穿民俗服装。 村前广场,有卖烤肠的小贩车,一位带礼帽的手风琴手在演奏,通俗优美,我听了好一会儿。这个镇子很有名,很久还记得它的名字。 典雅,自然,和谐,是西柏林一日的印象,不觉得是围城一座。
寻找东柏林签证处,先看到柏林墙。墙高2人以上,不像西德处处讲美学,东德的建筑粗糙厚实就讲实用。柏林墙也一样,只是墙上画满七彩涂鸦,还有墙的冷战象征,成了一道国际风景。 墙内东德一则散布着高高的岗楼,窗口玻璃涂着暗色,岗楼顶端已经越过墙头,哨兵可以看西柏林这边的一切,前线气氛浓重。 墙里是一片泥土的开阔地,是防止越境的无人区,冷战时期有几百偷渡者倒在这里。
被称为德意志民族建筑的勃兰登堡,被围在墙内东柏林一边。门下是一条贯穿柏林的主马路,被大墙拦腰截断;四个门道的壮观城楼上,女神和四匹青铜快马栩栩如生,也被粗糙冷漠的柏林墙在门下封住,就这样定格几十年。 此情此景,不要说当地国民,在游客眼里也是丑陋的一幕。 东柏林签证手续不多,先要一比一的兑换西马克和东马克,拿着收据就可以排队递护照盖章,签证说明只限东柏林市区活动,午夜12点前必须返回西柏林。第一次接触东德官员,都穿着便服,待人也社交化,办证挺快。
选择在查理口岸过关,想看看这个有名的关口。 口岸是一个岗亭,设在马路中央,英法美三种军服的士兵在守关,士兵表情轻快,不看护照,摆摆手就放行。 对面东柏林边检是一条建筑通道,前线是苏联兵警戒,后面是东德兵负责看护照。过关就看看护照,没有特别检查就到了东德,被称为铁幕的边界原来轻易就过关。
一进东德,社会主义气氛就来了。不远处对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面积之大,建筑之高中国没有可比的,看样子是集体宿舍。几栋大楼一摸一样,只讲实用,不讲美观,但质量不坏。 其他大部分老建筑都很陈旧,维修不善,地面道路也不清洁。和西德差别明显,和老北京,老南京,上海,广州的旧区类似。
柏林墙应该在原来的市中心地区,很多著名机构,如洪堡大学,德国歌剧院就在墙下附近地点。 洪堡大学是德国从古到今最有名望的大学,黑格尔,爱因斯坦都在这里任教,马克思,恩格斯都是洪堡学生,德国历史上有名的知识分子大部分与洪堡有关系。 这座大学的建筑古色古香,不过大学在东德管理之下维护的很好,大理石的门堂一看崭新的。恩师赵先生50年代在洪堡交流过,我想进去参观,被门口一位女士挡住去路,称谢绝参观,不知德国其他大学如何。 在波士顿,哈佛,麻省没有什么禁区,有仪器的实验室也可以自由进去,可惜人到洪堡只能给老师寄一张大门图片。
最高艺术殿堂德国歌剧院也在附近, 我白天先去看了一下外貌。晚上又去,没有时间看戏,想吃顿饭留念。 这个德国顶级的歌剧院,当然和巴黎,维也纳等歌剧院一样华美, 惊讶的是攻克柏林,柏林轰炸这些战争都留下它完好无损,东德政府也维护如新。 剧院里有一间莫斯科餐厅,联想起北京有同名餐厅,不知苏联是否早就有连锁店的概念。 服务员是身材高大的俄国人,但摆出一副傲骨的样子。 我点了一份最贵的菜式,吃完不打招呼,不留小费就离开了。
也在大墙附近,偶然在一个院子门口看到布莱希特研究会的铭牌,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改革后,大学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流行,吸引人的是,他认为戏剧不是要引人入胜,融入角色,忘却自我;他认为作家要不断提醒观众戏剧不是现实,提醒观众不要感情用事,而是理性的分析剧情。那时戏剧受他影响,经常让画外人,画外音出现,打断观众的情绪;电影中彩色和黑白交替,提醒观众历史和现实的区别,现在也常看到。 布莱希特的理论在西方也流行,原以为他是西德人,到东柏林才知道他是德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家。
东柏林战胜西柏林的是柏林电视塔,建在东区,东西柏林那个地方都能看到。至今是柏林的地标。
为了看看东柏林郊区,去搭火车。那条铁路也是纳粹时代的老路,一直通到西德,当时被截断。车票极便宜,相当人民币几角。我不敢越界,看到有村庄就下车。所谓村庄就是独立住宅地区, 环境很好,家家都树丛环绕,房子大小,式样都类似,比较简易,社区宁静,有秩序,但很少人出来。
离柏林墙不远,走进一间超市,看出东欧农副业落后名不虚传。商店里大部分是瓶装汽水,是50年代中国流行的包装,买副食的区域很少。肉食大部分是皮,蔬菜极少又不新鲜,中国新闻一直报道苏联东欧农业不行,现场一看,是比中国差的太远。就看到一位军人推着车来买东西,不知他能买到什么。 不过他和大部分东德人一样,本人气色倒不错。 传说他们主要靠黑市。 晚饭后,我到墙下的酒馆喝啤酒,消磨最后的时间。 当地人都很开朗,不谈政治,都有点玩世不恭。喝完酒,把余下的东马克都留给老板,她也不客气。 归路和两个巴勒斯坦人同路,我问他们印象,他指着黑暗的东区,又指着华灯弥漫的西区,称“That's the difference."
回忆一市两国的一天,在东德车站找零钱买票时,一位妇女过来塞一把硬币就走了,连样子都没看到,就记得一身蓝衣服。 在西柏林一间小店买明信片,然后到柏林墙下游览,那位店主忽然出现,原来我忘记带走明信片,她应该找了好久。 人之初,性本善,信然!
出关时,最后一位苏联兵还是冷冰冰无言无语,一位德国兵讲了”Aufweidezen!“ 一个再见,令我至今记得他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