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舞曲和查尔达什舞曲之辨
听了DECCA 出版的一首手风琴曲《匈牙利舞曲5号》,是立陶宛乐师演奏的,很出色。该曲是布拉姆斯写的21首匈牙利舞曲中最流行的一首,属于那种一听就懂的古典音乐,广受欢迎。原来是钢琴曲,再改编管弦乐,之后长笛,小号,提琴,二胡,高胡都拿来演奏。
我对该曲一直有个问题,因为有的节目单在《匈牙利舞曲5号》后面又加上“查尔达什舞曲”的注解。而意大利作曲家莫迪也写有一首查尔达什舞曲,两者的风格十分相像,不知关系如何。 今天花了一天,总算得到一个自以为是解释的解释。
据查,查尔达什-Csárdás,源自匈牙利语 csárda,原意为“客栈”。查尔达什舞曲指的是一种民间舞蹈,起源於古代匈牙利的马札儿人及吉普赛人。起初為匈牙利軍队徵兵时所使用的音樂,至19世纪中叶发展成一种流行的民间舞蹈。
古代的匈牙利在欧洲各地的音乐界是一个中心,因为匈牙利人的来源多元,不仅有欧洲的芬兰人,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还有突厥人,蒙古人,甚至中国边界的人。去匈牙利旅行时见到那里是群山中间的一块大草原,又有多瑙河流经全境,不知是否吸引各地人群的原因。 总之,多来源带来丰富的文化传统,使匈牙利地区的民谣特别发达。近代欧洲浪漫主义文化兴起,主张回归自然,在音乐上就发展为向民间音乐学习的运动。布拉姆斯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健将,通过一位匈牙利音乐家的介绍,他开始大量收集匈牙利民歌,作为创作素材,于是发现了查尔达什乐曲的形式,并以匈牙利舞曲为名写了21首乐曲。不过,他的第5号舞曲实际上是以贝拉. 凯勒尔的查尔达什舞曲为基础创作的,勃拉姆斯误将其当成了一首传统民歌。也许,这就是后人在5号曲后面加注查尔达什舞曲的原因,以说明来源。事实上,布拉姆斯21首作品中只有三首是原创,其余都是改编曲。
再说意大利的莫迪,他也是匈牙利民歌的爱好者,抄写了许多民谣。对于中国人,这是古已有之的做法,中国古诗的源头“诗三百”就是这么来的。像中国很多诗作“无题”一样,欧洲浪漫主义也兴无标题音乐,布拉姆斯就写了不少无标题乐曲,表示“纯音乐”。 所以,莫迪的曲子也就以查尔达什舞曲的名字传下来了。
由于同一个传统,莫迪的曲子和匈牙利舞曲5号很相似,音乐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2/4或4/8拍子,本来是民谣中男子独舞者出场时的音乐;第二部分2/4拍。这段舞曲节奏鲜明,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用来伴奏男女双人舞。听到它们,好像展现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风俗画。
个人还很欣赏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一号》,觉得它跟5号曲和莫迪的舞曲有很多共性,猜想也是查尔达什舞曲的传承。不知各位乐友以为然否。
阅读中,看到这样的记录:匈牙利民谣使用“五位音阶”,和中国一样;他们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后,也跟中国一样。兹记录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