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水井和井蛙的博客  
潜水, 望天, 呱噪  
我的名片
井蛙
来自: 北京
注册日期: 2008-05-22
访问总量: 348,95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中共联手美国做大的可怕前景
· 顶级专家分析:俄罗斯必胜的十大
· 美国 - 上帝保佑的国家 - 因有拼
· 俄罗斯 - 上帝的子民 - 地上最后
· 存档人类历史的重要事实
· 丑陋的中国文化
· 伟大的川普时代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伟大的国家】
· 中共联手美国做大的可怕前景
· 顶级专家分析:俄罗斯必胜的十大
· 美国 - 上帝保佑的国家 - 因有拼
· 俄罗斯 - 上帝的子民 - 地上最后
【水井杂感(8)】
【水井杂感(7)】
· 水井:杀?还是不杀?这是个问题
· 水井:一党之失,全国之得
· 水井:中国的慷慨与吝啬
· 水井:刘晓波案与安定团结
【水井杂感(6)】
· 水井:比基尼与黑面纱
· 水井:酒肉和尚算不算真和尚?
· 水井:撞车记
· 水井:老虎偷情,干卿底事
【水井杂感(5)】
· 水井:怪哉,奥巴马的用兵之道
· 水井:美国医保改革与三峡大坝
· 水井:引经据典的美国总统
· 水井:四十仍惑的奥巴马
【自娱自乐】
· 我们乐队的辉煌事迹居然荣登华邮
【水井杂感(4)】
· 水井:看电影的昔与今
· 水井:程咬金卖私盐与小沈阳、黄
· 水井:钱学森的功与过
· 水井:法网恢恢,可漏可不漏
【井蛙呱呱(2)】
· “邮件门”的惊悚真相
· 闻希拉里败选痛哭有感
· 8964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 联邦政府办医保 - 成事不足败事
· 美国登月真伪引出的题外话
【井蛙呱呱(1)】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蝴蝶兰
· 后院的鸟儿
· 寓言故事新编:蚂蚁和蟋蟀(儿童
· 我也蒸出了一锅馒头
【水井杂感(3)】
· 水井:周郎妙计安天下,不舍夫人
· 水井:奥巴马的空话
· 水井:豆腐渣工程与乌纱帽
· 水井:两会和娱记
【水井杂感(2)】
· 别选错 - 写在2016大选前
· 水井:奥巴马犯兵家大忌
· 水井:户籍制度可以休矣
· 水井:好人温家宝≠好总理温家宝
· 水井:习主席莫学山大王
【水井插队的故事(续)】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五):地主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四):社员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三):几位
【水井杂感(1)】
· 水井:登月的困惑
· 水井:温家宝、布什和鞋
· 水井:赵老师
· 水井:奥巴马何妨先忧后乐
【夏威夷之行】
· 水井:天堂惊魂记
· 夏威夷杂记 - MAUI
· 夏威夷杂记 - 波利尼西亚文化中
· 夏威夷杂记 - ALOHA!
【水井看台(西)】
· 水井:文人无行,政客无信
· 老英雄配女州长:剑走偏锋,险中
· 高科技与奥运
· 姚明与野兽
【水井看台(南)】
· 水井:乒乓球,圆又圆(下)
· 水井:乒乓球,圆又圆(上)
· 水井:床前明月光, 此床非彼床
· 从阿扁洗钱看台湾民主
【水井看台(北)】
· 水井:何来“龙的传人”
· 水井:暴戾之风不可长
· 棍下留情─请放老聂一马
【水井看台(东)】
· “美女文化”几时休
· 何妨淡看刘翔退赛
· 诚信重于金牌
· 北京奥运印象点滴
【水井插队的故事(下)】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二):苦中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一):过冬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秋收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九):夏锄
【水井插队的故事(上)】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四):队干部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三):队部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二):集体户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一):插队落
【水井插队的故事(中)】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八):春种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七):杀猪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六):食无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五):做饭
【俱乐部】
· 2018俄罗斯世界杯 - 俄罗斯good
· 2018俄罗斯世界杯 - 俄罗斯vs西
· 2018俄罗斯世界杯美丽花絮
· 2012伦敦奥运4:光荣与梦想
· 2012伦敦奥运3:五环榜
· 2012伦敦奥运2:人均奖牌榜
· 2012伦敦奥运1:金牌榜
· ZT:大型纪实漫画:春运运动会
· 水井:凄恻迷离的天国之路 --
· 逻辑推理--代数篇(ZT)
【井蛙观天】
· 存档人类历史的重要事实
· 丑陋的中国文化
· 伟大的川普时代
· 观日环食记
· 台湾大选,小英冻蒜,可喜可贺!
· 高玉宝网友的假设,和地平的证据
· 读《我的前夫》- 泪流满面
· 电大走读科普 -- 接受大地是平的
· UA骚扰乘客有感 -- 乘坐UA被歧视
· 电大走读科普:地是平的吗?
存档目录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01/01/2020 - 01/31/2020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7/01/2017 - 07/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02/01/2016 - 02/29/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2 - 11/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1/01/2011 - 01/31/2011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3/01/2009 - 03/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01/01/2009 - 01/31/2009
10/01/2008 - 10/31/2008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水井:户籍制度可以休矣
   

在我国实行六十余年的户籍制度,终于有了松动迹象。最近上海宣布,凡在上海住满七年的外地人,只要符合其他相关条件,即可获得上海人身份。上海此举,可喜可赞。

 

中国从1958年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国人凡事讲究名正言顺,1954年的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迁徙自由,显然不合时宜,于是随后几个版本的宪法与时俱退,取消这一条款。在中国存在数千年之久的迁徙自由,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从此,不但农民只能固守农田,就连云游和尚也有了临时户口问题。

 

据说,中国的户籍制度是效法苏联老大哥。大哥与小弟同施户籍制度,然而宽严不一。莫斯科、列宁格勒有如北京、上海,户口最为难得。苏联人要想成为莫斯科、列宁格勒的合法居民,只要和莫斯科人、列宁格勒人结婚,便可如愿以偿。在中国,则没有这等美事 -- 城里人和农村人结婚,只能把城市户口换成农村户口;大城市的人和小城镇的人结婚,只能把大城市户口换成小城镇户口。也就是说,只准俯就,不准高攀。爱情诚可贵,户口价更高。数十年间,中国多了成千上万对每年只能团聚十几天的牛郎织女。城市户口既然成了金不换,城里人见到乡下人,立刻鼻孔朝天,也就不足为怪了。

 

说到实行户口制度的理由,当局理直气壮,四字以蔽之曰:便于管理。令人不解的是,若论辐员辽阔,中国不及俄罗斯;若论人口众多,印度较之中国不遑多让;若论人口密集,日本等许多国家更是远远超过中国。世界各国都不实行户籍制度,为何中国自居例外?实行户籍制度便于管理,这一点显而易见,但各国都不以这一点便利为由剥夺公民的迁徙自由,唯独中国坚持另一套价值衡量标准。

 

眼下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流动工人之于城市,已是“行不得也哥哥”。上海常住人口一千九百万,其中六百多万是没有上海户口的“沪漂”;北京常住人口一千七百万,流动人口超过五百万。为保经济发展,当局法外施恩,把昔日“盲流”正名为“农民工”。然而,因户籍制度而形成的一系列二元制度依然存在,在住房、子女上学、医疗保险、贫困补贴等方面,流动工人仍是二等公民。户籍制度已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得七零八落,当局抱残守缺,徒然招致民怨,却是何苦。

 

印度曾有种姓制度,生于低等种姓家庭,则世世代代不得脱离低等种姓。我们把种姓制度斥之为愚昧落后。美国曾有黑奴制度,黑人世世代代受人奴役。我们把黑奴制度斥之为野蛮残忍。中国有户籍制度,只要生在农村,就要子子孙孙甘做农民,“农转非”之难,难于上青天。印度废除了种姓制度,出身贱民的纳拉亚南1997年出任印度总统。美国废除了黑奴制度,奥巴马今年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中国为什么迟迟对户籍制度不忍割舍?

 

近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至于“特色”的具体内容,则语焉不详。但愿这个“特色”是举世皆无、唯我独有之长,而非举世皆无、唯我独有之短,譬如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