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可待成风暴 zt 原本只是一篇民進黨前黨工控訴主管性騷吃案的臉書貼文,非但對民進黨造成衝擊,還掀起了一波台北#MeToo風暴。曾經受到性騷擾經驗的男女都產生共鳴,紛紛透過社群媒體分享隱忍幾十年的痛苦經驗,從學校、媒體、名嘴、文化界到體育界、政界,每天都有駭人的案例被揭露,上從總統府資政,乃至到基層警局主管,都有人被這風暴波及而辭職道歉,整個社會為之沸騰,也直接衝擊到總統選舉走勢。
這波風暴的原動力,來自號稱「台灣第一部政黨職人劇」Netflix原創影集《人選之人》,以民進黨為原型,闡述青年政治工作者實踐理想,同時對抗職場性騷擾霸凌故事。這部影集紅到連民進黨主席賴清德都要模仿劇照宣傳,強調民進黨是有理念的「造浪者」。不料現實比戲劇更有衝擊性,一個個前黨工站出來揭發黨中央的陰暗面,從婦女部、青年部到組織部,結果多年來都有性騷醜聞和權勢霸凌吃案現象,讓民進黨過去經營的重視婦女,照顧青年形象一夕崩垮,也對原本青年票支持率不高的賴清德,雪上加霜。
對這波風暴來襲,民進黨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拚命找在野黨類似案例,想藉以轉移焦點,但網路側翼的操作非但惹起反感,更因民進黨自家人爆料愈來愈多,從黨中央到民進黨小英之友會,甚至智庫、親綠學界全有人遭殃,逼得蔡英文、賴清德幾度道歉猶難息怒火,非要賴清德親令,以最嚴格標準自清,黨主席親上性平課,期能為風暴止血。
MeToo風暴愈滾愈大,不僅跨出了政界,也跨越性別,讓多年來僅限耳傳人云的故事紛紛走上檯面。幾位男性公開指控前民運人士王丹涉及性騷,讓清華大學停止了他的課程,多少位獨占文壇祭酒地位的作家,紛紛遭爆有不當性騷行為,儘管可能是多年往事,但昔日文人間的風流,一夕間成了性騷疑犯,許多媒體巨筆名嘴也被指為「性騷老手」,騷擾細節描繪讓這些昔日偶像跌落神壇,就連獨派理論大師吳乃德都為舊事道歉,因失去社會信任而宣布退出公眾事務。
受傷害的弱者能夠走出多年的心理傷痛,鼓起勇氣向社會公開,撕破偽善者的假面具,當然是一場嚴肅而重要的性別平等教育課。性騷的複雜,在於私密難以舉證,往往是司法等領域無從救濟的範圍,而高位者藉由權力不平等欺凌弱者,在保守東方社會裡,更受到權力結構的容忍與坦護,更造就這種性騷惡事無所不在的環境。
這波MeToo風暴來得又快又猛,再藉由社群媒體匿名且快速傳播的特性,昔日的弱者頓時有了可靠的宣洩武器,像是到處埋藏著不定時炸彈,誰也不知道何時會突然引爆。
許多長輩面對這波風暴感到不知所措,因為人與人間互動的親密舉動,稍有不慎,都可能成為令人不舒服的性騷,必須反思自我社交舉止。同時,因為性騷有極具「個人感受」的主觀標準,自也不免有挾怨報復情事。日本曾有過「鹹豬手事件簿」電影,反省因性平指控造成電車癡漢冤案的現象,為求自保,許多日本男性在擁擠電車上一定雙手拉桿或互握。
美國在當年MeToo風暴時,當時副總統潘斯有所謂避嫌的「潘斯規則」,不單獨與女性用餐,甚至造成減少任用女性的「厭女情事」,成為女權倒退現象。同樣的,這波台北MeToo風暴也有疑似「冤錯假案」尚待調查,有些長輩辭職以止血,也有人發表聲明,對自認莫虛有的指控表達憤怒,指豈能由一紙匿名爆料或模糊記憶,毀人一世清譽。
其實,關鍵不在於個人舉止是否性騷擾,而在於是否利用不平等的權勢,欺凌弱者以滿足私欲。民進黨中央所引爆的憤怒,關鍵在於黨中央的官官相護,最應保護婦女權益的婦女部主任竟然是共犯結構的欺壓者,當時職司管理婦女部的前副秘書長林飛帆也因此出面道歉。
麻煩的是,林飛帆才剛被提名為北市立委候選人,和賴清德要推行的「民主大聯盟」政策支持對象李正皓同時在黨中央亮相,也同樣被捲入這波風暴,李正晧在黨內怒火下宣布退選,但林飛帆在黨部調查報告裡是「符合規定」,換句話說,民進黨棄李保林方向已定,在政治權力考量下,民進黨對性平事件仍然是雙重標準,並未從這波風暴裡有真正的反省與改革,也將在選戰裡,勢必付出一定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