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遊記-2隨想
聯想中國的情人節
七七七結婚潮讓我想起了中國的情人節。
今年西方“七七七結婚潮”喜卷全球。在我國,農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被認為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 、“女兒節” 或“七姐誕”,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這先後一個月可謂名副其實的“愛月”。
七夕,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傳統上,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中國大陸、港澳、台灣、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人都會慶祝七夕,但日本由於明治維新後改用西元,所以七夕現也改在陽曆7月7日慶祝。七夕登記結婚是人生中的一個很特別的日子,選擇‘七夕’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日子很有紀念意義,‘七夕’結婚能更好地見證愛情,希望我們的愛情像牛郎、織女一樣不離。今年的七夕陽曆8月19日。雖然今年有些地方七夕結婚預訂遭遇“滑鐵盧”,因為部分新人迷信“無立春不宜結婚”。可是七夕扎堆登記的人已經預熱中國情人節。這不老外也有扎堆的時候,我只是在教堂前,晃蕩了一會兒,就碰上三對結婚的。俄羅斯激進組織近日發起“為祖國而做愛”露營活動,1萬名年輕人在莫斯科城外安營紮寨。活動期間規定不准喝酒,但鼓勵做愛生育。那此時中國人結婚,其數量不海了去了。西方此刻叫“七七七結婚潮”,我們中國則一定是“七七七結婚汪洋大海潮”。
我現在選幾首古詩,再添兩首我個人兩首來湊熱鬧,以詩為證:
《詩經·小雅》中有一首詩:
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
《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中,也都有牽牛、織女雙星的記載。晉代宗懷的《荊楚歲時記》裡,說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一個鮮明的輪廓。
南北朝時,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古詩十九首”,其中的一首描寫《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干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說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南朝時吳均有《續齊諧記》云:
“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牛郎。’至今云:‘織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講述唐玄宗與楊玉環故事。
北宋秦觀有《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總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的詩詞、戲曲,不勝枚舉。
下面貼上我寫的兩首詩,請朋友們拍磚:
望 月
不知今宵誰望月,願月此時照君顏。
月隨人影孤光明,可憐相看不能言。
月夜隨想
夜來悠閒離山莊,空朦遠樹着月光。
舉頭向月話嫦娥,桂花醅酒數吳剛。
此去寒宮多寂寞,劉阮信步走四方 。
遙想天河需乘槎,牛郎織女日月長。
最再搭配上我在大教堂(Notre-Dame Cathedral Basilica)拍到的其他婚禮照片,仍然是同樣的三對新人。有一些重複之嫌,反證圖片不出重複,就當再次祝福他們吧。
另外,我們是沿着401公路趕到渥太華的,401公路沿途儘是湖泊河流,見到教堂婚禮場面,很多人會想起瓦格納和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而我想到的是斯梅塔那的《我的祖國》“沃爾塔瓦河”中的婚禮的旋律,那是一段歡快的舞蹈旋律,令人動聽的旋律,沒有婚禮進行曲那樣莊重,如此自然地喚起這個旋律,讓我感到輕鬆,恰好大教堂也就在河邊上。我真想在此鏈接這段旋律,不過本人還沒有學會鏈接,等日後補上。反正,我通過貼博客文章,已經很有興致了,好事多磨,來日方長,預祝中國情人節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