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消除与GPS代差
7月29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3、34颗卫星发射升空,进入工作轨道。
2018年被视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密集组网年, 2018年3月30日,8颗北斗导航卫星在空间就位,意味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完成了简系统的部署。 中国官方将第一代北斗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被称作北斗一号。该系统于1994年启动,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在中国境内提供导航服务。
第二代北斗系统被称为北斗二号,由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共16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完成对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并正式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第三代北斗系统“北斗三号”于2009年正式启动建设,首颗卫星于2015年3月30日发射升空。其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同步轨道卫星。自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次双星成功发射,此后接连3次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加速了全球组网进程。 北斗三号采取星间传输、地基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高轨、低轨卫星及地面站的链路互通,按计划该系统将在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完成全面建设,开始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供应商分别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北斗”系统具有短文通信、精密授时、定位精确、系统容纳用户数大四大优势功能。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民用的定位服务主要由美国的GPS垄断,早前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站定位签到、搜寻附近服务等应用都是基于GPS的位置服务。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性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1至2倍的定位精度,达到2.5米到5米的水平,在保留北斗二号短文功能的前提下,提升相关性能。
引发全球注目的是,北斗三号将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及搜索救援服务。同时,还将采用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
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组建“太空军”,称美国必须保持太空霸主地位。在发展国家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国也不只着重于北斗的定位功能,其他诸如侦察监视、指挥、协助攻击等“纯军用”能力也在开发中。 在军事领域,近年来北斗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信息化指挥手段,不仅嵌入到各种大型武器发射平台,还广泛应用于单兵侦察和分队作战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使中国军方的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升数十倍。 北斗的定位精度、授时精度、抗干扰能力等都已与GPS相当,且北斗具备的无源定位和短文通信功能是独家技术,较之其他导航系统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野外作业、突发灾害等场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在其他通讯失效后,只有北斗系统能以短文的形式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 又因北斗和GPS兼容,因而保证了其应用范围如同GPS一样广泛。关键的是,中国人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不再为他国关闭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而受干扰。中国拥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后,GPS系统将失去影响中国的能力。
据悉,美国通过GPS每年从全世界获得的收入是千亿元以上级别。随着北斗的竞争,GPS的世界份额随着北斗的竞争而不断降低。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北斗系统已在巴基斯坦等国进行推广。同时,也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泰国、韩国、澳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交流和合作。除了增加选择的灵活性之外,亚太地区的国家亦能享受到比以往更好、更优质、更低廉的卫星导航服务。 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推进,其各方面应用对全球的影响还必将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