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高仓健
日本硬派影星高仓健去世消息传出的时候,中国的“微信”、“微博”上人们点燃了无数根“蜡烛”,报刊纷纷发表纪念评论,影迷们四处寻找高仓健的影碟。日本社会也认为中国影迷对高仓健的称赞真是让人动容,打破了民族误解的高墙。
为什么高仓健会如此深受中国人喜爱?1979年,一部电影上映,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冲击。那就是日本电影《追捕》(日本原作名为《涉过愤怒的河流》)。1976年中国刚刚结束让人们深陷文化沙漠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底“改革开放”开始。在这一背景下,决定引进外国文化的中国,选择的电影便是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和《幸福的黄手帕》。不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两部电影,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欧美电影对中国而言还是遥不可及的世界,所以选择了与中国拥有很多共同点的国家——日本的电影,而且选择的似乎都是政治色彩较淡的电影。
《追捕》和《幸福的黄手帕》在中国各地的影院、学校及国营企业等播放。如今45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都看过这两部电影。不仅看过,而且还进行了细细品味。很多中国人说这两部电影有两个令人震惊的地方。一是一直被教育宣传为“残暴、没有人性”的日本人居然饱含爱情,怀有正义之心;二是从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城市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可以看出,比起日本的发展水平相比,中国十分落后。
1980年代之后,一心追求经济增长的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或许存在相信“也有高仓健那样的日本人”的想法,以及希望“中国能像日本一样发展”的愿望。如果引进的是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仅仅是在心里憧憬一下而已。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除了高仓健,还有其他受欢迎的日本明星,例如宇津井健和山口百惠等。但是,高仓健之所以成为特别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其不惜脱离集体也要追求正义的孤高形象的跨越国界意义,在中国也引起了共鸣。
中日两国关系的前途似乎仍然荆棘密布。岛屿争端、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企业战前和战时强征中国劳工的问题、有关资产接收的赔偿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中国游客在日本的不文明行为等等,中日之间的问题堆积如山。有观点指出,要想改善中日关系,除了外交途径外,还应该推进产业界、学术界和年轻人的交流,也就是所谓的“第2条道路”。电影等软实力的作用不应该忘记。
也有很多日本人因为观看了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和《一个都不能少》而喜欢上中国,继而希望从事有助于中国发展的工作。不过,让中国人喜欢上日本的电影或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日本明星不能刻意打造,而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将真实反映日本和日本人面貌的作品介绍给中国。众多中国人难忘内向,质朴,仗义的高仓健的现象值得文艺界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