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作者的正名
北京官方CCTV 为协奏曲《梁祝》的小提琴的首演者俞丽拿举办了一场纪念节目,这次节目等于对《梁祝》的作者排名做了定论。节目安排何占豪和俞丽拿一道出场,另一位作者陈刚只是在节目中插播的短片上出现了一下。俞丽拿还在节目中特别指出,何占豪在理解越剧背景方面对她的帮助很多,又强调何不但是作者,而且作为提琴手一直在创作和演出团队中。
《梁祝》60年代推出当初,作者排名是何前陈后。后来,在节目单中,陈刚逐渐排在前面,以至很多人以为何占豪只是助手。
何在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之前,是浙江地方越剧团的二胡手,在创作《梁祝》之前,就写过一首梁祝题材的小提琴四重奏。在上音成立小提琴民族化实验项目时,何和俞丽拿一样,是小提琴专业一年级学生,从开始就是实验项目成员,并有份提出以梁祝故事作为实验节目之一。
由于实验采用交响乐形式,小提琴专业的何占豪作曲知识不足,校领导才安排作曲系4年级的陈刚参加实验项目。陈刚是作曲家的子弟,入校前就学过作曲和钢琴,但不会提琴,也不了解越剧。何是越剧专业出身,了解梁祝的故事,也熟悉民族乐器和曲调,本身小提琴专业,《梁祝》的主旋律应该是他为主创作的。西洋交响乐有一套程式,旋律定了,和声和章节据此展开,不太困难。但是交响乐团的乐器复杂,弦乐有大中小提琴,管乐分铜管木管,打击乐也有多种,陈刚的作曲知识在声部配器上应该发挥作用。所以何陈合作是必要的,只是何的贡献应该排第一,陈排第二,开始也是如此。
陈的影响后来高于何,因为他之后创作的曲子如《阳光照耀塔尔库什干》,《苗岭的早晨》等等,都很成功,至今仍是中国小提琴曲的经典,以至于节目单上他的名字开始排在何占豪前面。
文革后,香港出的《梁祝》唱片只有陈刚一个人的照片;由于《梁祝》的影响,美国纽约有公司单独授予陈刚作品奖项,报道得奖原因的文章的题目就是《蝴蝶的爱情感动斯》。这使何占豪愤怒,南方有杂志安排何陈对谈。对谈中,何质问以上两件事,陈回答是美国和香港方面是自行安排的,没有问过他本人。何问陈领奖时为什么不解释清楚,陈无法回答。 总的来看,何处于质问立场,陈则显得理亏。
对于这样重要的经典作品,CCTV的做法是可取的,第一,第二都是贡献,实事求是最重要。 音乐界有种看法,陈刚后来的作品成功的几首都是改写的,如《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民歌的改编,《苗岭》也是少数民族歌曲改写的,而陈刚个人原创的歌曲则不是很成功。何占豪创作《梁祝》主旋律,陈刚配器,应该是合理的分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