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與中國學術界的交往
哈佛大學校長最近在北京大學演講,提到哈佛和中國學校和學者交往歷史的資料,茲擇錄於下:
1879年,戈鯤化先生帶着妻子和六個子女,不遠萬里從上海來到波士頓,成為了哈佛的第一位中文教師。他從中國帶來的經典書卷,是哈佛獲得的第一批亞洲語言文獻,也是哈佛燕京圖書館最早的館藏。
一百四十年之後,哈佛燕京圖書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一百五十萬冊藏書的大型圖書館,是亞洲以外最大的東亞學術資料庫,其體量在哈佛全校八十餘座圖書館中位居第三。哈佛燕京圖書館有很多數字化館藏,比如“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向全球的學者在線提供北大和哈佛共同收藏的珍貴文史資料。
在哈佛大學各學院的教授學者中,有超過三百位中國問題專家利用我們的東亞資料從事研究。我們研究中國的學者數量,在全美所有大學中首屈一指。這些學者和老師們從方方面面推動着我們對中國更深入的理解,包括中國的文化、歷史、宗教、人類學、社會學、法律、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政策,以及商學。
哈佛成立了一系列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來支持、推廣研究。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哈佛亞洲中心以及哈佛中國基金等機構,全面地影響着哈佛對中國的思考方式,從教學研究到交流合作。
它們當中最老的是哈佛燕京學社。九十年前,哈燕社正是在這裡,從燕京大學的故址起步的。今天它仍然在支持各個領域的中國青年學者的學術成長。我們的這些機構當中最新的是哈佛全球研究基金。它從四年前啟動時開始,就一直為不同規模的研究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大部分是關於中國的。
今年一年之內,就有一千多名中國學生和超過一千名中國學者來到哈佛求學求知。這比來自其他任何國家的學生學者都多。他們的足跡遍布哈佛的每個學院。我們還有超過兩千五百名中國的校友。
中文已經成為哈佛第二熱門的外語科目。
在1957年緊張的冷戰局勢下,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二位著名科學家聚集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討論熱核武器的發展及其對文明的威脅。他們的集體努力為1963年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1968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其他若乾重要協議奠定了基礎。這二十二位與會者中,七位來自美國,三位來自蘇聯,三位來自日本,兩位來自英國,兩位來自加拿大,另外各有一位來自澳大利亞、奧地利、中國、法國和波蘭。物理學家周培源教授是這二十二人中唯一的中國人。他後來還擔任了北京大學的校長,並在1978年率團訪美,談判促成了中美之間的學者交流。
目前,哈佛本科學院最熱門的課程之一是“中國古典倫理與政治理論”。上個學期有425名本科生選修了這門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