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的初婚為包辦婚姻,他的原配沒有誕下子女,連名字也沒有留下。
葉劍英的第二任妻子名叫馮華。馮華生於何年何月,是何處人,有何經歷,工作於何單位,與葉如何相識,一概不詳;葉的妻子馮華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為葉誕下一子一女,這就是今人對馮華的全部了解。
1924年初,時任粵軍參謀長葉劍英與馮華在廣州結婚。同年12月20日(一說11月份某日),馮華在梅縣生下了葉劍英的長子葉選平。
1927年12月中,中共發動的廣州暴動失敗,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團准尉文書曾憲植隨團長葉劍英從廣州逃至香港。12月底,曾憲植、葉劍英在香港結婚(一說二人28年春結婚),曾成為葉的第三任妻子,曾時年17歲(一說18歲),葉30歲。
葉、曾結婚時,馮華正有孕在身。1928年,馮華在香港生下了葉劍英的長女葉楚梅。葉楚梅的出生月份未向外界公布。葉楚梅的丈夫是鄒家華(鄒韜奮之子,中共中央委員,人大副委員長,國家副總理)。
生下葉楚梅後,馮華便仿佛人間蒸發,再無任何音訊,再沒有任何資料、任何毫末點滴傳之於世。
曾憲植生於1910年1月23日,湖南湘鄉縣荷葉鎮(今屬雙峰縣)人,是曾國藩弟弟,湘軍九帥曾國荃的嫡玄孫女。
1928年夏,曾憲植在組織安排下前往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同時就讀於華南大學。
1928年冬,葉劍英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東方大學學習。
1929年5月,就讀華南大學的曾憲植,因參加反政府遊行示威、張貼標語而被捕,獲釋後曾憲植被安排赴日本留學。
1930年底,葉劍英自蘇聯回國;1931年初,曾憲植自日本回國。葉、曾在上海重逢。時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安排他們前往中共蘇區(江西瑞金一帶)工作。二人由上海先至香港。據說,由於擔心曾憲植相貌出眾,不易化妝通過國民政府封鎖線,所以曾留在了香港,而葉劍英則在大埔交通站站長盧偉良護送下,通過中共地下“紅色交通線”,於1932年4月初到達中央蘇區。
在中央蘇區,葉劍英遇到了一位故人、同學和老部下,工農紅軍大學黨委委員,俱樂部主任,八一劇團編劇、導演,危拱之。
1932年冬,危拱之當時的愛人(一說戀人)郭化若(時任紅一方面軍參謀處處長,代總參謀長)被打成了“托派”(托洛斯基)分子。危拱之沒有緊跟組織,拒絕了政治保衛局布置的監視任務,還為郭化若仗義執言,被隔離審查。12月,危拱之被蘇區中央局宣布“永遠開除黨籍”,但被允許留在紅軍大學繼續從事文藝教育工作。
危拱之,1905年生,原名危玉辰,出身河南信陽的書香門第,多才多藝。危拱之和曾憲植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的同學,她們同是廣州暴動時葉劍英的教導團部下;危拱之還是葉劍英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時的同學。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征,在葉劍英(時任中央軍委四局局長)的關照下,危拱之得以參加長征,是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32名女兵(多為各級首長夫人)之一,也是唯一參加長征的被開除黨籍者。在過草地時,她生病發燒,雙腳淌着膿水,仍頑強地拄着木棍追趕隊伍。蔡暢(李富春夫人)曾回憶說:“整個長征途中,危拱之連一步牲口都沒有騎。”
到達陝北後,朱瑞(時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譚政(時任紅1師政治部主任)於1935年底為危拱之恢復了黨籍。
1936年春,陝北成立抗日人民劇社,危拱之被任命為社長兼導演。
1936年6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危拱之與張聞天、陸定一合寫了歌曲《團結地久天長》。
1936年9月,在剿共中不斷損兵折將,唯恐實力不保的西北剿總副總司令張學良與中共秘密簽訂了所謂“抗日救國協定”;在此之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也與中共達成了類似的協議。中共,張學良東北軍,楊虎城西北軍結成了互通情報,互助協作的西北“鐵三角”。
1936年7月,為聯合、統戰東北軍,時任中共軍委參謀長葉劍英帶隊訪問安塞(時為東北軍駐地),危拱之率抗日人民劇社隨同出訪,並為安塞一帶的東北軍部隊演出20多天。
在安塞期間,葉劍英向危拱之求婚,略經猶豫後,但32歲的危拱之成為40歲葉劍英的第四任妻子(一說結婚時間是1937年,地點是延安)。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危拱之以紅軍聯絡處會計的身份抵達西安,協助葉劍英及中共全權代表周恩來工作。據說,在西安事變發生時,奉毛澤東、周恩來指示的葉劍英,已在張學良官邸潛伏了一個月之久。
葉劍英在西安的活動見報後,葉的第三任妻子,危拱之的同學、戰友曾憲植寫信與葉劍英聯繫。“危拱之得知這一情況後,心情十分痛苦”。
1937年4月,危拱之隨中共特別小組赴上海秘密接運共產國際資金。有孕在身的危拱之順便在上海作了一次身體檢查,發現腹部長了一個瘤子(應該是良性),治病期間,危拱之請醫生為她打掉了五個月的胎兒。
1937年8月初,葉劍英自西安飛南京,與周恩來、朱德一同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防會議。8月22日,國共雙方達成改編協議,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葉劍英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還被中共任命為八路軍駐京(南京)首席代表。
在南京期間,葉劍英、李克農(時任駐京辦事處主任)與時任國民政府立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元老何遂交往密切,葉劍英在何遂家認識了經常來此參加青年聚會,談論時局的女青年吳博。吳博是何遂二子何世平(原名何鵬)的吳淞中學同學。
1937年6月初,曾憲植母親李氏去世,曾憲植在長沙郊外曾氏墓廬屋守制一個月。此後曾憲植的行蹤有二種可能:一是前往武漢,參與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籌辦;二是可能前往南京,參與《新華日報》籌備。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則曾憲植將與葉劍英在南京重逢。 (中共中央機關報《新華日報》是1937年秋於南京開始籌備的,11月下旬淞滬會戰即將失利前籌備工作向武漢轉移,《新華日報》1938年1月11日正式創刊於武漢。)
1937年11月下旬,南京保衛戰前夕,葉劍英率八路軍駐京辦事處人員撤離南京,乘汽車經蕪湖抵達武漢,南京八路軍辦事處與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合併。
如果之前曾憲植在南京,則她將隨葉劍英同至武漢;如果曾在武漢,那麼她將與到來的葉再次聚首。
1938年6月中旬,武漢會戰爆發。
在之前的5月上旬(一說4月),葉劍英由武漢南下廣州、香港、澳門治病,同時進行統戰、募捐活動,曾憲植隨葉同行。在香港期間,葉劍英在中共地下黨員柯麟任值理的鏡湖醫院做了割瘤手術,術後,葉劍英、曾憲植在柯麟家住了幾個月。
10月,曾憲植在香港生下了葉劍英的第二個兒子葉選寧(葉選寧的出生時間還有八月、九月等不同說法)。
葉選寧出生後,葉劍英返回武漢,曾憲植與幼子則留在香港。
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為避免遭日軍合圍,10月25日,國民政府主動棄守武漢。
25日凌晨,周恩來、葉劍英率領最後一批八辦工作人員撤離武漢,他們輾轉於27日抵達達湖南長沙。
1938年底,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撤銷了王明任書記的中共長江局,39年1月,中共另設南方局,負責領導華南及西南各省的工作,任命周恩來為書記,葉劍英為南方局6常委之一,負責對外聯絡工作。
1939年2月中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南嶽衡山成立“西南遊擊幹部訓練班”,蔣介石兼任訓練班主任,葉劍英被任命為副教育長。
1939年2月23日,周恩來陪同已從新四軍出走4個月的葉挺返回皖南雲嶺新四軍軍部。
1939年3月中旬,離開皖南雲嶺返重慶時,周恩來從新四軍速記訓練班抽調了兩名速記員,其中之一是速記訓練班的支部書記吳博。5月初,吳博與另一位速記員方卓芬到達重慶,成為中共南方局重慶紅岩機關的機要員。
吳博,上海人,畢業於吳淞中學。本文前面提到過,吳博與何遂二子何世平(原名何鵬)是吳淞中學的同學。
吳博女士是個神秘人物,關於她的信息寥若晨星。吳博可能出生於1923年,或者出生於1918年前後。
吳博很可能還曾就讀於蘇州女子師範,和張太雷次女張西蕾是女師的同學,吳博可能就是和張西蕾一道,於1938年9月下旬抵達新四軍軍部駐地——安徽涇縣雲嶺鎮的。
葉劍英在南嶽訓練班任教期間,還利用各種機會穿梭於桂林、重慶之間,進行統戰工作。
1939年6月9日,葉劍英抵達山城重慶,任南方局軍事部長、統一戰線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協助南方局書記周恩來開展工作。
1939年夏秋之際,曾憲植將未滿周歲的葉選寧送回荷葉(湖南湘鄉縣荷葉鎮,現屬雙峰縣)老家大夫第。另有說法稱曾憲植送葉選寧回荷葉曾府的時間是39年春。曾憲植39年冬也曾回過荷葉曾府。可以推測,39年年內,曾憲植曾多次往來於湘鄉曾府與外地,湘鄉離“西南遊擊幹部訓練班”所在地南嶽衡山非常近。
1939年底,曾憲植獨自來到桂林八路軍辦事處,擔任交通聯絡工作。
1940年,在周恩來的撮合下,葉劍英與吳博在重慶結婚。時年22歲(也可能年僅17~18歲)的吳博成為43歲的葉劍英的第五任妻子。葉、吳二人結婚的月份秘不外宣。
1940年12月初,皖南事變發生。
1941年1月,中共安排南方局的部分工作人員及家屬撤往延安,已懷有身孕的吳博搭乘董必武的小車從重慶來到延安。
41年2月,葉劍英再次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長(仍兼十八集團軍參謀長),從重慶調返延安。曾憲植也同行來到延安,進入馬列學院中央黨校第二分部學習,結業後被分配在中共中央敵工部工作。
同年,吳博在延安生下了葉劍英的次女葉向真(即凌子或凌孜,電影《原野》的導演,鋼琴家詩昆的前妻)。和吳博的結婚時間一樣,葉向真的出生月份也未向外界公布。
1943年7月,已延續了兩年多的延安整風又進入了“搶救失足者”(即審查幹部,抓特務、叛徒、反革命、嫌疑分子)階段,河南黨組織被打為“紅旗黨”(康生宣布,“河南從省委到基層都有紅旗黨問題”。紅旗黨,即打着紅旗反紅旗的特務黨),危拱之(時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等省委負責人受到刑訊、虐待逼供。7月22日,整風動員會後的一個夜晚,危拱之在床上用褲帶勒住脖子自殺,雖及時發現獲救,但自此精神狀況開始出現問題。
危拱之與同遭審查的豫西南地委書記郭以清在患難中相愛。但是,郭以清的年齡比危拱之小十幾歲,黨組織沒有同意他們的結合。
抗戰勝利後,1945年12月,葉劍英陪同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赴重慶,就調停軍事衝突、和平建國等事宜與國民政府會談,在重慶期間,葉還出席了國民政府政治協商會議;曾憲植作為鄧穎超的秘書也參加了這次中共代表團,她同時還被任命為中共南方局婦女組組長,負責婦女統戰工作。
1946年1月,葉劍英赴北平任軍調部(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首席代表,與國民政府代表、美國政府代表共同調處國共軍事衝突,並監督雙方執行停戰協議。
出身名門世家,剛剛畢業不久的輔仁大學青年教師王光美,被介紹為中共代表團的英文翻譯兼葉劍英的英文秘書。
著名的美國友人,李敦白,在中國從事革命工作長達34年,入獄時間長達16年。據他回憶,早在1946年夏天,他前往延安前,就在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遇到了剛剛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的王光美,當時的她年方24歲,是時任軍調部中共首席代表葉劍英的英文秘書。
據其它有關回憶,“王光美在軍調部幾乎天天有會議,有翻譯任務”,葉劍英還安排她教軍調處的中共人員跳舞,學習使用相機。
“葉劍英還經常向軍調部翻譯人員王光美詢問了解大學校園裡的情況,了解北平學生和教授們關心的問題,以及社會動向等,並經過王光美等多方聯繫,接見了許多教授,進一步開展統戰工作。後來,王光美去延安前向他辭行,葉劍英親切地囑咐說:‘青年人要有理想,要把學習的知識用來為人民服務。到解放區去,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知識青年要正確看待工農出身的同志。’”
“葉劍英女兒曾對王光美女兒說,在北平軍調部時,葉劍英曾經對王光美很有好感,但考慮到人家是洋學生,看不起自己。。。”
1946年7月,國共內戰全面爆發。8月,馬歇爾宣布調停失敗,“三人委員會”、“軍調部”也都隨之逐步解散。
11月1日,王光美匆匆告別父母,乘一架延安專用的小型軍用飛機抵達延安。
到達延安後,王光美認識了劉少奇。據王光美回憶,葉劍英的時任妻子吳博還為劉少奇和王光美的結合牽線搭橋。
這應該是指1947年3月18日,胡宗南部國軍占領延安後的一件事。約在3月下旬,當王光美從延安撤至瓦窯堡時,吳博給她轉來了一首劉少奇寫的詩,劉在詩中‘鼓勵我(指王光美),說我表現比較好’。
變故轉瞬又至。
1948年5月23日,葉劍英赴石家莊華北軍政大學,擔任校長兼政委。在這裡,葉劍英迅速結識了又一位年青女子-剛剛入校的學員李剛,並成功地與之“建立了感情”。進入華北軍政大學前,李剛曾就讀於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外語幹部訓練班。
1948年8月21日,劉少奇和王光美在西柏坡結婚,這是劉少奇第六次婚姻。
1948年底,平津戰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尚未結束,已被毛澤東任命為中共北平第一任市長兼軍管會主任的葉劍英到達房山良鄉,準備接管北平。在良鄉,葉劍英與李剛結婚,李剛成為葉劍英的第六任妻子。此時葉51歲,據說李剛時年22歲。
與葉劍英的婚姻結束後,吳博再未結婚。
沒有任何人專門為吳博寫過文字,世人對她的了解只有寥落殘缺的只鱗片爪。新四軍速記班的戰友李幼蘭(張愛萍的夫人)曾是她的好朋友,八辦的同事方卓芬(丈夫許滌新,當時的《新華日報》黨總支書記,後來的社科院副院長)和她一同從皖南到重慶,她在吳淞中學有不少同學,但這些人都從不開口談吳博,至多是順道一語帶過。
保持沉默的,還包括吳博的兒女葉向真,和吳博自己。
仿佛她沒有權利為世人留下她的話語,她的事跡,她的作品,她的喜怒哀樂;或者她不需要這樣的權利,這位曾經的南方局中共機要員,黨性堅定,堅守組織紀律,無論對任何事都會守口如瓶;再或者,有關她的信息曾經存在過,但消失了?
1949年初,由於患上精神分裂症,同時肺結核發展到三期,葉劍英的第四任妻子--危拱之就此離開了工作崗位。
休養期間,由於護工照顧不周,危拱之在上廁所時摔斷了大腿。
危拱之,這位過草地時,雙腳淌着膿水,仍然拄着木棍,忍着劇痛追趕部隊的前黃埔軍校女生,在沒有家庭、沒有兒女、沒有親情的孤獨和病痛中度過着自己的餘生。
1952年11月28日,李剛在北京良鄉生下了葉劍英的三子葉選廉。
1955年,李剛、葉劍英二人離婚。1961年,李剛為葉劍英生下了三女葉文珊。葉文珊的出生月份、日期亦未向外界公布。
李剛出身於湖南婁底漣源的一個書香門第(漣源在民國時屬湘鄉縣,曾憲植也是湘鄉人),父母開明,自小外出求學。中共建政後李剛從事外交工作。著有詩集《學步集》。
李剛出生年份不為人所知。和吳博一樣,李剛仿佛也只是一個簡筆勾勒的符號,同樣沒有任何人專門着筆講述她的故事,包括她的子女,她自己,包括她外交口的同事們,她華北軍政大學和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的同學們,包括她的姐姐李蓬茵(黨史專家,前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廖蓋隆的夫人),包括她的胞兄,曾經的新華社副社長李普。
李剛和吳博兩位女士,做了同一件事:將自己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永遠深埋心底。
1973年2月,北京,危拱之在孤獨和病痛中悄無聲息地死去。
通常的說法是:葉劍英與第六位妻子李剛離婚後,便再沒有正式結過婚,但在此後的日子裡,葉帥身邊長期的還有過三個女人,主要是照顧葉帥的生活而沒有正式身份。
這一“葉劍英六位妻子三位‘忘年紅顏’”的說法並不正確。
葉劍英死於1986年10月22日,享年90歲。
葉的養女戴晴曾寫道: 他或許有着常人難以企及的感情經歷,但那結局在常人看來,也許稍嫌寂寞了一點。這個一生對女性懷着不倦的激情,也一直為她們所眷愛和景仰的人,在他“輝煌地”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一名愛過他和被他愛過的女子被允許守在“身”邊。他的葬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他的四任夫人,還有在他五十歲上鰥居以後的30多年的歲月里,曾比較深入地介入他的生命的三位女性——當時她們七人全在世——都未能露面。
曾憲植女士1989年10月11日病故; 吳博女士至少2009年仍健在; 李剛女士2018年5月仍健在。
86年葉劍英死時,六位正式妻子:原配、馮華、曾憲植、危拱之、吳博、李剛,仍在世的有曾憲植、吳博、李剛三人,與戴晴的回憶尚差一人。
中共開國大將羅瑞卿兒子羅宇的回憶錄《告別總參謀部》道出了答案:葉的最後一任妻子是一個小護士,後來這個小夫人因為吃醋裸體投海未遂,被送去了精神病院。此前大陸博客文章曾介紹了葉劍英的六任正式妻子(原配姓名不詳,後五位有名有姓),其中沒有提到這個小護士。
書中說,在主政華南時期,葉劍英娶了一個小護士當老婆。 1956年在北戴河,由於葉和其他小護士睡覺,這個已經成為葉夫人的原來的小護士大哭大鬧,脫光衣服要投海自盡,從房子裡跑出來奔向大海。警衛發現後就趕緊追。一個前面跑,一個後面追,在淺水處已經追上;警衛膀大腰圓,無論小夫人如何掙扎硬是把個光溜溜的小夫人拖了回來;鬧得北戴河沸沸揚揚。
(註:1955年,葉劍英、李剛離婚)
於是說小夫人是精神病,送去醫院,再也未能回府。葉劍英從此也再沒結婚;但誰都知道,是小護士陪睡,過一陣換一個,護士個個不久照樣成家立業,而且有的還經常帶着丈夫、孩子回來看看,開生日會等,關係良好。
葉劍英去世後,那個曾被送進精神病院一陣的小夫人還來家裡看羅瑞卿夫人,請羅夫人幫她向中央要求恢復她的葉劍英夫人的地位。羅夫人說:“這我可幫不了你。”
另有消息稱,葉劍英與“精神病”小護士的婚姻材料,已經通過特別手段,全部銷毀了。
由是可知,葉劍英至少有七位正式妻子,三位忘年“紅顏知己”。
有說法稱,和葉有過關係,但沒有“名分”的“忘年知己”,不計其數。
據說,葉劍英的最後一位“忘年知己”是解放軍301醫院一名20多歲的護士,當這位比葉小近60歲的護士被葉QJ後,護士的父親,301醫院的一位副院長,一度還曾找葉想討個說法。
據說,葉劍英長子葉選平曾作如下聲明: 社會上總有人傳說我父親是“花花元帥”,我們全家對此表示遺憾!但我可以莊嚴聲明:我父親生前的四任妻子,以及在他鰥居時的孤寂歲月中比較深入地介入了他的感情生活的另外三位女性,儘管在我父親去世時都在世,但均未參加我父親的葬禮,這並不是我們做子女的意見,而是當時中共中央的決定。我們這些子女,至今仍同這七位女性保持着良好的關係。
官方說法是:葉劍英病逝後,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參加追悼會的親屬名單,在聶榮臻的力主下,葉劍英的7位健在的遺孀均未參加,這就免去了很多麻煩,聶確實是個“厚道人”。
以下摘選自《戚本禹回憶錄》:葉劍英。。。換老婆太多,這個比高崗還不像話。。。 1957年黨校輪訓,他愛人也在黨校,是我的同學。。。那時還很漂亮,他就不要她了。。。她那時就大罵葉劍英‘老不死的,老東西,玩弄婦女,老不正經,好話說盡,他很會。。。’。還有很多難聽的話!葉劍英家裡沒有全家福。。。總理卻是支持葉劍英的,這是為什麼,我是有點不理解。
那些頭頂着無數閃耀頭銜,號稱要為全人類謀幸福的偉大人物們,不會把他們的女人排除在人類之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