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亲情—看完《女大当嫁》的一点感受 2010-11-08 用了一个周末,突击看完了国内热门的电视连续剧《女大当嫁》。一共25集,看得我脑袋都大了。女主角姜大雁的确有一定的代表性,看到她与那位电台的名人苏如是的那段戏,我竟想起了女儿的姑姑—这是题外话了。 《女大当嫁》中姜家一家人之间的亲情,很感人,甚至令人羡慕。父母和孩子之间,奶奶和孙儿孙女之间,姐妹和解地之间的感情描写得都很合情合理,就是少了点做父母的夫妻之间的感情描写。做父亲的提出离婚,出走离家,应该主要是因为夫妻感情,而不应是为了女儿婚事,所以这段戏让人看着不那么自然,因为在姜--党之间并没有离异的因素,仅仅因为“大女”一天嫁不出去家里就一天不得安宁,未免也太过分了。 “剩女”或是“大女”姜大雁所遇到的这些“结婚对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那位“海龟”博士,让人哭笑不得。姜大雁最后的归宿—一位曾与她在一个部队当过兵的复员转业军人,很和情理,可也让人感到这种巧合也只能是小说和戏剧中的了。 姜大雁一次次“相亲”、恋爱、失恋都给家里带来一些波动,甚至做母亲的为了让女儿尽快成婚,竟能制造出自己患了癌症的假象来利用女儿对自己的感情催促女儿与自己还没拿定主意的对象成婚。这一骗局戳穿后,女儿所受到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亲情,走到了这一步上,就成了令人痛心的极端了。家里怎么就放不下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呢?“嫁不出去”这个词,从父母的嘴里出来,比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更加伤人。记得母亲也这样说过我二姐,我真为二姐抱不平!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可心的伴侣,为孩子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不是当事人,会比恋爱中的的孩子看问题更清醒一些,但不能以为自己比孩子看人看得准,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心上!就连跟大雁那么亲近的奶奶认准的那位出租车司机大志,经后来的相处,还是走不到一起去。 亲情,如何才能把握得好,如何才能让家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记得女儿也跟我说过,我在乎她就说明她在我心中还是占有位置的,如果我什么都随着她,好像是并不在乎她是好是坏了,那也就说明她在我心中没什么重要的了。可是我要是像她老爸那样管着她的话,她也肯定会反感的。或许,亲情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吧。 做父母的,对孩子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不管,就是放任自流,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人不能称为是父母—孩子会被人骂成“有人生无人教”的畜牲;管,不等于代办,要舍得让孩子自己去做事儿,就是知道他会做砸,也不必太在意,吃一堑长一智呀。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哄也要罚,大了就要渐渐地跟他讲道理,这要有耐心的,等孩子成年了,就不应管得太多了,像这个剧里的姜-党那样,我觉得有些过分了,毕竟有个代沟啊!还是那位老奶奶想得开:“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跟我们的不一样,时代不同了嘛!” 亲情,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亲人的可信可靠;可有时也会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亲人,有许许多多的“放不下”,有许许多多的“馋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