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孤独” 2012-1-17 在网友那里读到了这两篇文章,觉得写得很好,转抄在这里来勉励自己。 实在说,我真的想好好地孤独一下,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态、思路。可像我现在是成天碌碌无为,能得到一点只属于自己的时间,的确是太宝贵了。常常禁不住留恋独身生活的那些年月,。。。 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只有在同事们都下班了,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时,我才能静下心来,干出点儿漂亮的活儿来。 前不久去看望一位朋友,提到我父亲,(我们是通过我父亲认识的)说老父就是喜欢寂寞,乐于孤独,朋友说,孤独并不是件坏事儿,人可以寂寞,但不能空虚;人应该有孤独的时间,但不能无聊。。。 ------------------------------------------------------------ 论“孤独” ZT 读古往今来文化伟人的传记,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的孤独。米开朗基罗给侄儿的信上说:“我永远是孤独的。”贝多芬在笔记上写道:“没有朋友,孤零零的在世界上。”18世纪哲学巨人康德是孤独的,蛰居哥尼斯堡僻静小巷,每天下午三点半准时出门,沿著菩提树林荫小道散步,市民们用他来对怀表。20世纪的哲学奇人维特根斯坦是孤独的,他干脆离群索居,结庐爱尔兰西海岸,漫步荒海滩,与鸥鸟结伴。爱因斯坦称自己是“孤独的旅人”,他说:“我从未悉心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乃至我最亲的亲人。在这一切面前,我总感到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保持孤独,这种感受正一年比一年强烈。”孤独,真是他们的宿命? 人来到世上就是矛盾。每个人既是精神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群体的一员,生活在共同的精神家园中。有朝一日“自我”厌弃墙内生活,离家出走,独行天下,就难免感到孤独了。海涅说:“莱辛有一个从没有向朋友们讲过的不幸,那就是他那可怕的孤独,他那种精神上的孤立。同时代的一些人热爱过他,但没有人了解他。”这也就是鲁迅所谓的“前驱者的孤独”了。 思想文化领域的每一次进步同时也是一次精神的叛逆。叛逆是离群,它拥抱孤独。思想的根固然扎在现实中,但思想的实结在孤独中。齐克果称孤独沉思的一刻是“幸运的时刻”,这时候头脑“被思想弄得沈甸甸的,犹如稻穗,因成熟而低垂。”优游俗世如鱼得水之徒就难得有发自灵魂深处的孤独感了。陈子昂之前登幽州台的人不在少数,但只有陈子昂唱出了内心深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 萨特说,他有时喜欢独自在餐馆用晚餐,为的是体会自己的孤独。孤独其实是精神的盛宴。我喜欢坐火车长途旅行,一上火车就会想起李白的名句:“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丰满的孤独从心头升起,带著点儿“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的惆怅,带著点儿“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的忧郁。渐渐地,觉得自己越来越疏离于身外的世界,仿佛分身到了另一个星球上,正眺望地球,眺望在地球上行驶的这一列火车,眺望火车上的这一个我。于是在回忆中盘点尘封的往事,重作评章,仔细思量。从社会到人生,从历史到现实,数不尽的兴衰荣辱、成败得失、悲欢离合、力命争执……在眼前纷纷追逐而去。待到从孤独中出来时,已将人世看破了一角。 没有感到过精神孤独的人是没有出过家门的孩子。三百来年前,法国的拉·布津耶尔说:“不能离群索居是多麽的不幸啊!” 再论 “孤独” ZT 朋友打来电话,说在网上读到我写的那篇《孤独》,问我读了上面的读者留言没有?还有人留言?这倒要看看。挂了电话,马上上网,找到《孤独》,从文章下面的“我要说两句”点入,果然有一条韵竹的留言:“伟人的孤独自有他的价值,但普通人的孤独价值在何处?”那就容我“再说孤独”。 这里说的孤独不同于孤单、孤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体验,一种精神境界。高尔基谈到罗曼罗兰的孤独感时说:“对于罗曼罗兰这样的人,孤独赋予他更加深刻、更加明智地观察生活的高度。”孤独是超脱现实回归自我的沉思;孤独是一间静修室,灵魂在孤独中直面自我、反思求索;孤独是一次默默昂头的蚕眠。索菲娅·罗兰说:“在寂寞中,我正视自己的真实感情,正视我真实的自己。我品尝新思想,修正旧错误。我在寂寞中犹如置身在装有不失真的镜子的房子里”。齐克果(Kierkegaard,大陆译作克尔凯格尔)说:“我像一棵孤独的枞树,兀然向上,孤身只影,只有鸟雀在枝杈上筑巢。”他常常独自一人静听内心的私语,期待孤独的沉思带来启示的一刻。卢梭晚年回到巴黎,贫病交迫,他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一朵开在孤独中的奇葩。孤独离不开沉思,孤独而无沉思,也就沦为空虚和无聊。上世纪50年代,大学校园里发出过“独立思考”的呼声,结果被批为企图摆脱党的领导,成了向党进攻的罪状。孤独也成了罪孽:只有脱离党、脱离人民的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者才感到孤独,于是孤独在“集体”中窒息而死。扼杀了孤独,也就扼杀了独立思考精神,思想清一色,都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了。即使改革开放30年,把人们的思想从脑子里取出来,还是能辨出铸件的轮廓。 我可以回答韵竹君“普通人的孤独价值在何处”这一问了:价值在于孤独中的沉思,在于独立思考。早年我在天山脚下教书的时候,有个也被“阳谋”过的同事老刘,好看电影,但事后大家议论起来,他往往连故事梗概也讲不清。后来他告诉我,他其实根本没有看,只是坐在周围都是人的黑暗中,享受这份离群的孤独,眯上眼,沉思冥想。我问他想什么,他笑笑:上穷碧落下黄泉,什么都想。我说,夜里躺在床上想不一个样?老刘说:不一样,电影散场出来,你会有一种重新来到这世界的感觉,真好。人们在当前这放纵物欲、迷失自我的世上活着,也许更应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找回自我。罗曼罗兰说:优秀人物孤独自处,免得受制于俗人。还有一句名言,我始终没有引,也不想引,但临了还是忍不住要引,那就是易卜生《人民公敌》中的那句话: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