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母校近期有个纪念77,78级毕业30周年的活动,因和先生同班,家里有孩子要照顾只能去一个,此番未能成行。在此撰文以纪念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历程,献给我们的30周年。
二 深深割我一刀多好啊
有那么几天,厂里的广播和宣传栏里,在号召各车间和科室的有志青年们,走出来接受祖国挑选,踊跃报考大学,争取为祖国和四化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我在厂里领取了上面有“大学”字样的报名表,好像一个改变自己现状的机会已经来到眼前,同时也觉得是站出来相应党的召唤,非常兴奋。领表时,在厂办二楼遇到了厂组织部的一个大姐,她笑眯眯地对我说:“花儿,我知道你能行,好好干”。我师傅也对我说:“你一定能考上”。她们的这些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77年这次报名,我们是在考前填表时就被要求报了志愿。
我只知道想要去上大学。学什么,去哪里,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家这两代没人上过大学,也没去找人问。
那个年代,社会上流行的观念是年轻人要为四化做贡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对于文理科之选,我毫不迟疑的选择了理工科。因为当了车工,对机械相对熟悉,报了一个机械专业。
在院校选择上,我不敢造肆,因为知道我没有多少时间能用来复习功课,什么清华北大的,想也别想,目标就定个当地的工学院吧。重点大学一栏,记得好像是选了大连工学院,武汉大学(考古系)。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玩,为什么我那时候喜欢考古?差一点还选了地质系,原因可能觉得自己可以为祖国找到宝藏吧。好像还选了一个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这个也不是工科啊?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可以这样报的。报播音的原因是我觉得自己的朗诵一直被人夸奖,在中学朗诵大赛得过奖,后来下乡时的各种文艺表演,报幕或朗诵也是我一个人的节目。但后来才发现,我是有口音的。
这次的填报,如同一个参加游戏的小女孩,傻大胆,万分热情,但胡乱出牌,连游戏规则都没搞懂呢。
时隔34年,具体有多少天复习时间我已经记不准了,大约不足30天。记得报名结束后,算了一下,我有效的复习时间是20多夜。我必须开始一种冲刺型复习。我对自己说,我要创造这20多天的奇迹。
说也奇怪,倒计时开始时,又遇到冲击。那天下班回家,见有个年轻的男人坐在客厅里,侧背朝着我,只见肩背宽阔挺拔。我一进客厅门,他转脸冲我一笑,我瞬间有点愣住了,他真的是太帅了。他是妈妈南下时老战友的儿子,75级工农兵学员,毕业留在了省城某局。听见妈妈问他有没有女朋友,他说没有。然而,劳作一天的我疲惫不堪,惦记复习的心很快让我从愣神到缓过神,说了几句话就走回了自己的房间。他后来给我家送了两次复习材料,第一次我见他也就一分钟,说了声谢谢。第二次我妈妈喊我,我应了一声,没出自己的房间门。妈妈把材料收下了,从此他也绝迹了。当然,人家对我也未必有啥意思。呵呵。。
看着剩下的时间,我有些沮丧,因为绝对不够用。
我们厂是国企中全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77年第四季度,厂党委领导全场职工每天工作12小时,厂里马路上的大红横幅标语是“学习铁人王进喜”,“每天大战12小时向新年献礼”,“决战四季度”等。
我一早去厂,晚上9:30下班。到家里能坐到桌前的时间就是晚上10点10分以后。我不得不开始了整夜不睡觉的生活。每天的24小时被用在两个战场,厂里大战12小时,工余大战12小时。
高中毕业已经近4年,数理化忘记的差不多了,何况高中最后一年知道要下放,大家都无心学习,基础真的很差。
考试科目有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一张卷子)。
我给自己的复习做了一个安排。
鉴于时间这么紧,语文就不复习了,写几篇作文练练感觉就好。政治可以看看,要利用上下班步行途中和公共汽车上的时间。数学要做点题,放在中午工休时间。物理和化学难度最大,是重点复习科目,放在夜里的大段时间,数学和政治也必须在夜里各占2个小时。
我买了一个手电筒,晚上等车的时候,拿出那个政治复习的小册子,照一下,开始背诵。来去的乘车和步行过程中,我不时地掏出小册子看和默背。
数学怎么学?中午工休除了吃饭还剩一小时休息时间可以利用。开始时我是做几道题。但做题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变得很慢。后来就少做题,争取把书看完一遍。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就是上厕所的时间。原来上厕所只用5分钟左右,如果大号也是尽量憋到午休时间才去。可这20多天,我想借用一下这个时间。每天去厕所四次,每次10分钟,其中每次约有5分钟可以利用。这样,总体可以得到额外的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看数学。
物理和化学对我来说真的是太难了。每逢夜里到家时,已经是筋疲力尽,各2小时数学和政治复习后,已是凌晨3点左右,再打开理化书,感觉脑子是一团浆糊。原理有时候能看懂,但书后的题目不会做,一道题常常要做很久。后来只好和数学学习方法一样,多看书,少做题。我也知道做题是最重要的,但就这么点可怜的时间,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弟弟们在家里的厅里开着25瓦的灯复习。大哥考前最后一周出差回来了,也在家里开着灯复习。我就缩在自己大约10平米的小屋里,用了一盏3瓦的荧光灯为复习照明。那时候为了节电,家里的厕所里装的就是这种灯,只能大致看见。我用这个小灯,是考虑到我们几个昼夜开灯,电费太贵,给父母增加了负担。我的灯光是蓝蓝的,也幽幽暗暗的,仅仅勉强够照亮眼前的书本。我想的是,在乡下的时候,煤油灯下看书写字的日子不也过了吗?(其实这灯没有煤油灯亮)
最初的几天,整夜不睡,白天干体力活还能挺着。后来不行了,看着物理化学书,常常就趴在桌上睡着了。我对自己很生气,把爸妈的茶叶找来,泡上很浓的一大杯用以提神。最后还是撑不住,隔天要睡上2个小时左右。
我在一张纸上写了小说《红岩》里江姐的一句话用以鼓励自己: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
报考大学这件事,我在车间里不想对人说起,只有师傅和车间领导知道,我也不会请假。虽然师傅说我一定能考上,我知道不一定行,不想让大家觉得我不安心工作,也担心让人笑话自不量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有一个一直就有的信念就是:什么时候都要把公家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个人的事情往后放。在这20多天里,我白天的工作还分外卖力,生怕被人看出来夜里没睡觉。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个电视剧叫《请你原谅我》,讲的是77年高考前后的故事。剧中有个情节,说的是一个叫陆秦生的男车工,为了大学考试,自己拿锤子把自己的手指给砸烂了,赢得了病假。我觉得演的非常真实,那时候我就希望自己出点什么工伤以换来病假。平时总是经常手被铁屑割破,有次飞到眼睛里,有次把手指割了一个大口子。我想,只要不致命致残,现在就深深割我一刀我多好啊。遗憾的是,小伤倒是有,但不足以请假,大伤没有发生。
想着考生来自文革后10年中各届中的精英们,真是恨自己不能长出翅膀飞到一个清净之地,把书本都吃下去。想到应届生们正耳聪目明地坐在课堂里听老师的教导,想到在乡下的考生们可以精力充沛地在大白天就复习功课,真是羡慕之极。我没有老师,没有时间,感觉自己很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想飞,可是一振翅就被笼子给困住了,瞎扑腾呢。
尽自己最大努力吧,把睡眠的时间压缩再压缩,绝不浪费白天可能得到的一分一秒。
20多天复习结束时,成果为:政治基本背下来了;语文试写了3篇作文;数学还凑合,书看完了,做了少量题目;物理书和化学书各看了一半,做了很少量题目。这就是我上场的全部武器了。
1977年的12月的某天早上(准确时间已记不清),我第一次走向了高考考场。
年轻的心,无惧失败,不言疲惫。
(待续)
相关博文:
请欣赏: http://www.youtube.com/watch_popup?v=EEu42L0uf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