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习近平访美,外界除了对习近平与其夫人彭丽媛进行关注之外,美国媒体还把聚光灯聚焦在此番陪同习近平出访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身上。
《华尔街日报》6月5日发表题为《王沪宁:学者出身的中共高级幕僚》的文章对王沪宁进行剖析,将其形容为“中国新保守主义教父”。而在过去几天习近平访问
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时,王沪宁也紧密跟随在他的身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也许不像美国媒体分析的那样,虽然辅佐过江泽民、胡锦涛两任总书记,但是在今
天,恰恰是王沪宁最有可能离开习近平,不再成为其智囊团队的一员。
“帝王师”情结下的中共智囊
截至目前,习近平以中共总书记的身份执掌中国权力已逾半年,在这半年中,地方大员调动频频,人事基本盘已定,中国各派系权力再次达到初步平衡状态,多
维新闻此前亦曾在文章《观察站:四大政坛势力重新整合》中有所分析。但是除了中央部委以及地方省委书记、省长这一群体外,另有一群官员值得外界关注——他
们就是围绕习近平和整个中央决策层周围的“智囊”们。这群人远不如一般官员那样受人关注,他们隐身幕后,低调行事,如同胡锦涛的贴身秘书陈世炬那样,直到
胡卸任,陈世炬的个人资料乃至照片都罕有流传。但是这一批人却围绕在中共最高权力核心的周围,把控着中央办公厅、总书记办公室、国家主席办公室、中央政策
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机构,为中共执政出谋划策,提供治国方略,其政治能量完全可以影响整个政坛。
他们是中国文人“为帝王师”传统思想在当代中国官场的具体体现,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君为臣纲”的人治思想今天依然存在于中国官场文化之中。正如同
江泽民身边有曾庆红、王沪宁,胡锦涛身边有陈世炬和令计划一样,目前在习近平身边也出现一批学者型的智囊人才,这其中就包括多维新闻此前曾独家披露的习近
平钦点由上海调京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丁薛祥,以及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下简称中办)主任的栗战书,被认为将取代王沪宁担任“首席智囊”的何毅亭,以
“习近平秘书”亮相公众面前的朱国锋、钟绍军,两大文胆李书磊、刘鹤,当然还有从江泽民时代就进入中央,参与过“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建
立的王沪宁等。
从目前情况观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栗战书将继续尽职尽责完成他中办主任的工作;政策研究室主任或将由何毅亭主管;丁薛祥将主导“国家主席办公
室”甚或“习办”;钟绍军、朱国峰、李书磊、刘鹤等人将分别从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以秘书的身份辅佐习近平,习近平智囊团队雏形初成。
低调务实丁薛祥
北京时间5月16日,据大陆媒体《天津日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4日至15日在天津考察,王沪宁、栗战书、刘鹤、尹蔚民、韩长赋、丁薛祥随同。报道显示,丁薛祥职务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丁薛祥此前任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根据以往惯例,中国国家主席出访时,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往往也随行,但在此前习近平首访俄罗斯、南非等国时,官方新闻报道并未提及主席办公室主任。但从多维新闻得到的消息人士爆料来看,丁薛祥极有可能在担任中办副主任同时兼任该要职。
1962年出生的丁薛祥之所以能被习近平相中,上调中央,出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丁本人的低调务实和能做事的风格。丁薛祥仕途起步
于陈良宇时代,在陈良宇主政上海时期官至组织部副部长。后陈良宇落马,习近平走马上任后,即面临着要稳定上海政坛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之下,丁薛祥作为
当时习近平的“左膀右臂”,很快就稳定住了局面,完成“一把手”易人之后的平稳过渡。而这也让习近平注意到了丁薛祥的能力和低调作风,并将其从办公厅主任
提拔至市委秘书长,并担任上海市委常委。
在习近平离开上海、俞正声接任之后,丁薛祥的能力也被这位现任政治局常委赏识,不仅继续担任市委常委一职,并于2012年5月担任了上海市政法委书
记。接连被陈良宇、习近平、俞正声三任上海市委书记重用,其中更有两位是现任政治局常委,这是丁薛祥能够最终上位,成为习近平“智囊”的重要原因。而丁薛
祥仕途也再次印证了对于习近平来说,在选取智囊之时,除了相应的个人能力外,低调务实也是重要因素。
压阵老将栗战书
而对于现任中办主任的栗战书来说,这位曾担任贵州省委书记的高官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特殊”。原因在于中办主任这个位置,通常来说并不会交给一个曾经主
政地方的“诸侯”来做。无论是此前的令计划、王刚、曾庆红以至于后来担任中国总理的温家宝,他们虽然被认为位高权重,直接“通天”,但是他们均没有过主政
一方的政治经历。
对于栗战书的从政经历,多维新闻也在《观察站:独家揭秘栗战书30年仕途之路》进行过详细解读。公开资料显示,栗战书和习近平都是在1983年成为两
个相邻县的最高官员,又同时在1985年离开县委书记岗位,分别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政治迁徙之路。1985年10月栗战书获升为相当于(地级市)市长的行署
专员,不到一年旋即在1986年4月担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栗在中国政坛被认为业务能力很强,工作细节抓得紧,2011年5月8日到11日,习近平以中
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身份到贵州考察,4天时间,栗战书放下一切别的工作,全程陪同,期间并与习近平个别“长谈”,但是当时外界几乎对此事并未过多
注意。
2012年7月,栗战书调任中央办公厅任副主任主持常务工作,开始接手胡锦涛“总管”令计划的各项职务和工作,9月正式成为中央办公厅主任,11月在
中共十八大上晋升到中共核心政治核心圈子的政治局委员,同时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从1983年的县委书记到进入中共的领导层,栗战书用近30年的时间在
党、政、团全方位历练,堪称中共官员的“样板”。从那之后,凡是习近平出访的新闻,其中就一定会出现栗战书的身影。
从栗战书身上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办,很重要一个原因在于他对于各“山头”都熟悉,帮助习近平从中周转,平衡各方势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能够看
出,直至今天,习近平在中央仍然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之所以在十八大之前“临阵”选择栗战书,最主要是1950年出生、现任中央委员、又有足够地方执政经
验的栗“绝对可靠”,能够“压得住场面”。而且其低调、务实的风格也很符合中办主任这个位置以及习近平本人的要求。但是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栗战书今年已
经63岁,这就意味着他将必须在十九大之后退下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之下,谁能接替栗战书继续辅佐习近平,也就成为值得观察的一项人事变动。
文胆何毅亭
相较于丁薛祥和栗战书,现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极有可能在随后转正接替王沪宁的何毅亭被认为更是习近平的“铁杆”。与习同乡的何毅亭有知青和工人经
历,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办工作,任主任科员,副处长。1989年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处长,党建组(正局
级)副组长、组长。2000年6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组组长。任中央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2000年6月任中央党
建领导小组成员、秘书组组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8年兼任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9年任中央学习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成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兼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十七大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并曾多次陪同习近平外出调研,并着有《领导者公共
形象艺术》、《现代领导哲学思维:领导智慧的养成途径》、《领导干部新视野》、《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治理新思维》、《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实务·案
例》、《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观》等书。
通过何毅亭的简历可以发现,虽然同在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的中共最高智囊机构中央政策研究室,但是和擅长马列理论的王沪宁不同,
何毅亭在党建以及官员公共形象方面有其独到见解。而习近平在十八大之前担任党校校长之时,就在“党建”议题上提出“纯洁性”的说法。在十八大之后又高调提
出“习八条”,并在中共党内掀起一股以“反腐”为主要方式的整风活动。而习近平在上任之后的“南巡”、外访以及贴近民众方面也呈现出一种高频率,并借此在
中国民间赢得了巨大声誉。这种在党建和公共形象建设方面表现出的有条不紊,相信与何毅亭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外交谋士朱国锋
如果说上述三人分别在中办、中央政策研究室担任党内公职的丁、栗、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的话,那截至目前为止唯一以“习近平秘书”身份公开亮相公众面前的朱国锋则更具有神秘色彩。
通常海内外政治观察人士是借助中共最高领导人出访的机会,通过新闻介绍、座位排次来观察这些“智囊”的。
可是在习近平初上任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个人秘书”到底是谁,官方没有只字片语的报道。这种沉默直到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在习近平与芬兰总
统、澳大利亚总理等外国政要会晤时,一个具有中国传统学者气息的官员一直陪同在座,并与习近平、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王毅、徐绍
史、高虎城等部长级高官坐在会谈桌的同一排,而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等人则都坐在后排,这显示朱国锋已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时座位名牌上显示他的姓名和
职位是“ZHUGUOFENG/SecretaryToPresidentXijinping”即“朱国锋/习近平主席秘书”。这个场景也在中国官方媒体
CCTV的报道画面中出现,这是习近平成为中国新一代最高领导人之后,其贴身工作人员的职务和姓名首度公开出现在官方媒体上。
可是相较于上述三人,朱国峰为人行事更是低调到了极致,是极少数找不到任何官方或民间简历以及任何消息的中共高官之一。随后有媒体报道,朱国锋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一位“70后”,在十八大之前就已经调到习近平身边工作。
通常围绕在中共总书记周围的几个部门中,参照此前胡锦涛贴身大秘陈世炬的先例,一般会是兼任“胡锦涛同志办公室”、“总书记办公室”和“国家主席办公
室”三个机构一把手。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显然丁薛祥以及何毅亭将有可能直接辅佐习近平。因此朱国峰这个“秘书”,到底在整个习近平智囊团队中担任何种角
色,仍有待观察。
被认为是贴身大秘的钟绍军
但是通常来讲,中共的高层领导都有其个人的秘书班子,而这些秘书也有大小之分。因此亦有媒体称,作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有不止一名秘书,而朱国峰很可能只是习的外交秘书,并由此推断称习的真正大秘是钟绍军。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习近平在福建时用过多名秘书。习近平由福建调浙江时,未带秘书,任他秘书的是浙江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钟绍军,据说钟当时才30出
头,是衢州开化县人。习近平2007年调任上海市委书记时,钟也跟随去了上海,任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当年秋天习近平晋升政治局常委,又将钟带入中南海,一
直在“习办”工作,并兼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组长。
虽然有关钟绍军的消息真假难辨,但是这背后却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外界对习近平的“首席大秘”究竟是谁充满兴趣,因为在中国政坛之上,一直有所谓
“秘书帮”的说法。而作为中国最高领袖的秘书,其政治意义已不是简单的政策起草者,而更多的展现接近、影响权力核心的政治能力上。而他们的命运通常也与领
导挂钩,例如赵紫阳的首席秘书鲍彤,则在“六四”下狱,现在仍不断发表与政府不同的异议,并受严密监控。
北大神童李书磊
除了朱国峰、钟绍军之外,另一位被认为可能目前担任习近平“政治秘书”的是年仅49岁、现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李书磊。李书磊毕业于北大,有“神童”之
称,传其在西安挂职时认识了习近平,并在习成为“储君”,担任当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后提拔其为副校长。由于他有在多家报纸开专栏,写文化评论的经历,因此李
书磊对于当下中国现实的了解和关注,相信是习近平将其招纳在身边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专家刘鹤
除了外交、政治,在经济层面,现年60岁,刚刚在3月份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刘鹤是习近平极为看重的一个智囊型学者,并为习近平的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起草讲稿。同王沪宁一样,刘鹤亦曾辅助过江、胡,为二人起草过经济讲稿。刘鹤之所以能在“人才济济”的习智囊团队占得一席之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其对中央经济规划和大陆经济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他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都曾亲身参与,他了解大陆经济情况,尤其是在“加强党对
经济工作的领导”方面的研究将为习近平在经济方面执政建言献策。而他在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研究又是今天习李体制下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经济
议题。
习近平喜用低调务实官员
观察认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栗战书将继续完成其中办主任的工作;政策研究室主任或将由何毅亭主管;丁薛祥将主导“国家主席办公室”甚或“习
办”;钟绍军、朱国峰、李书磊、刘鹤等人将分别从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以秘书的身份辅佐习近平,习近平智囊团队雏形初成。
而上述几人中,既有60岁的刘鹤,也有年仅49岁的李光磊,既有担任过“地方诸侯”的栗战书,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朱国峰和钟绍军,但他们每个人都拥有其
“术业专攻”的一面。此外他们共同具有的特点就是性格上的低调和工作上的务实,这种品格特性也曾在十八大前的习近平身上有所体现,因此可以初步看出习近平
在任用自己身边官员时的某些个人选择。
当然,除了以上几人,即使是传言即将离开智囊团队、在可能新组建的“国安委”中担任角色的王沪宁,也会向习的施政方针建言献策,与他相同的还包括曾经
在20世纪90年代初因鼓吹改革而名震一时的“皇甫平”三人组之一、已卸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施芝鸿,以《民主是个好东西》而广为海内外熟悉的中央编
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等人。但是正如有接近高层的消息人士表示的那样,作为中共新主,习近平要主导这个拥有八千万党员和十三亿人民的国家,虽然已经上任半年,
不过在中央层面仍然面临“无人可用”的情况,更遑论“习家军成型”。因此也有理由期待,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习周围的智囊仍将不断出现人事调动。同时,观察
习近平周围这些智囊们的表述和动作,或许对理解习近平在未来十年将如何领导中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